更新於 2024/02/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強迫症是因為習慣了嗎?

重複一些微不足道的動作,直到產生了需求,最後被需求吞噬了。

我們在 療癒創傷:多重迷走神經的溫暖與冷漠 提到神經覺這概念。神經覺引發的想法、行為及他人的反應,會型塑並固化大腦的神經迴路,就像透過微小儀式獲得長期累積的控制,可能會逐漸成為強迫行為。這過程涉及了二種大腦區域:目標導向與習慣,這兩者總是在天平兩端,那究竟是目標導向的行動失控或是過度習慣行為被建立?還是這是一個過程?

「目標導向」是具有彈性、高注意力及高酬賞的特徵,也可以根據新資訊對習慣進行控制,即改變行為(如透過暴露不反應改變強迫行為)。「習慣」強調自動化、高效率、低酬賞,是由過去的經驗塑造的,行為與原因會隨時間逐漸分離,也就是我們會忘了強迫症一開始如何形成,然而,自動化可能是有害的且是潛在的適應不良習慣,這種習慣極端化後,可能導致強迫或成癮。

OCD - Nick Fewings on Unsplash

根據對於強迫症的形成來說,隨著時間的推移,對於特定獎勵或焦慮恐懼的目標導向的行動控制,逐漸失控(自動化),以減少大腦需額外耗費認知資源。明顯地,強迫症患者有明顯的焦慮,是由於強迫想法或非理性威脅信念引起的,而焦慮會使患者的注意力傾向窄化與偏向性,以至於無法有效地執行目標導向行為。這裡指的焦慮,主要為特質焦慮(trait anxiety)(註),是一個中介者,它的出現容易影響或引發強迫症。

因此身心壓力會影響目標導向相關區域,也就是與強迫症神經迴路相關的尾狀核(caudate nucleus)、杏仁核、腹內側前額葉皮質之間區域的失功能(過度活化),間接地促使行為習慣化,即後殼核(posterior putamen)與感覺運動區之間的區域活化。(Gillan CM et al., 2016)。而當提高行為的效率時,也就是習慣後,亦可能失去行為的彈性,甚至最後可能遺忘當時目標行為的真正原因了。

「原本是強迫想法引發了強迫行為,但習慣的強迫行為,可能反過來強化了強迫想法與情緒。譬如因為我害怕髒,所以出現過度清潔的行為,但清潔過度的行為,可能塑造強化我是怕髒的想法。」

譬如一個從小在失控的環境長大,經常表現焦慮的孩子,為了尋求生活的秩序感,出現將各種物品擺放整齊的行為,該行為習慣後,若不整齊,則可能再度產生焦慮感,進而再次出現擺放行為。原本是環境讓自己焦慮,後來演變成自己的行為讓自己焦慮。


註:特質焦慮是屬於一種長期的情緒狀態,是後天養成的心理傾向或人格特質。在許多情境中都普遍感受到緊張不安,較易影響生活適應與人際互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