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6|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感覺到被拒絕時

有沒有人在覺得被拒絕之後,就憋著一口氣,然後生悶氣,

明明知道很沒有道理,但就是覺得很不爽、很受傷,然後這樣的心情,就影響著跟伴侶的互動。


“拒絕敏感度(Rejection Sensitivity)一詞為Mehrabian(1970)對其測量個體親和力傾向及拒絕敏感程度的研究中所提出。以依附理論為基點,Downey和Feldman(1996) 對拒絕敏感度做出了一個定義:「在模糊的互動情境中,高拒絕敏感度之個體較容易產生對訊息理解的負面解釋,並較常敏感的感受到他人對其的拒絕,並以過度激發的反應模式做出回應」。並且在Downey的研究中發現對社交排斥敏感的個體,往往會對關係也有焦慮期待、敏銳的感知力並且對於所感知的事情容易有過度激發的反應(Downey, 1996)。馬斯洛(1987)在其需求理論中表述被接受跟避免拒絕被廣泛地認為是人類的核心動機。在Robert(1990)的研究中也表示被拒絕的孩子容易產生低幸福感及不良的人際關係。綜合上述研究,拒絕敏感度高的個體,較容易在人際關係中產生負向的情緒。

”節錄自「王聖華(2022)。知覺伴侶口是心非對親密關係品質的影響 – 以拒絕敏感度為調節變項。」

沒錯,這個是我的碩士論文,

當時從我自己過往的經驗,選了一個研究主題 “拒絕敏感度”也可以叫做 “在人際關係中對於拒絕線索的敏感度”敏感度越高,越容易「發現」對方可能在拒絕你的請求或者關係的連結,也越可能用攻擊的方式來回應被拒絕的可能。

舉個例子來說,小明詢問伴侶你晚上要不要跟我一起吃飯,對方可能想了三秒鐘之後回應小明:好啊。

如果是低拒絕敏感度的小明,可能對這個三秒不會有太大感受,或許會想“啊~對方在想時間可不可以安排” 或者“可能在想要去吃什麼吧”

但如果是高拒絕敏感度的小明,

腦中已經開始閃起警示燈

“她是不是不想要跟我吃飯”

“她為什麼要想這麼久,不想去就直說啊,是在想什麼呢”

“她是不是不喜歡我?”

“我是不是做得不夠好?”

“我已經很努力了,為什麼她還是不喜歡我”

很多人會說“哎呀,那有人想這麼多的拉”

但這些自動化的連結在我的研究的5百多位當事人中,其實佔比不少,只是攻擊程度上有所差異而已。

這些大部分是非理性的信念,我們可以做自我覺察,或者透過自我對話來處理自己的心情,當然,這個跟自己的依附型態是有很大的關聯性,所以也可以透過諮商或者催眠來做回顧跟整理。

在伴侶的互動中,如果安全度夠高的話,也可以透過核對來澄清跟分享自己跟對方的心情,增進相互瞭解的程度,也會提高親密關係的品質。


從論文的開始到現在已經八年,陸陸續續地跟著論文的研究,也在一步一步陪著自己重新與自己連結,昨晚與太太的溝通中,勾起了心中的警鈴,

今早送孩子上學的路上,覺得莫名的煩躁,花了點時間沉澱,反思,

感謝太太願意聽我的內在小劇場,以前會悶一個禮拜的事情,今天一個晚上就發現了,有時候會覺得怎麼需要這麼久的時間,然後都還沒好?

但撇除什麼叫好之外,我也回頭看看自己的變化,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這篇研究不是曠世巨作#指導教授也說碩士論文不需要驚世#只要做我有興趣而且對我自己有幫助的

ps.如果是真正的拒絕線索,最好是要處理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