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教」與「學」的另一種可能

    撰文/張芸慈 (現為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學生)

    Jul 25, 2023

    【校友觀點】跨域共感──「高中跨校數位多元選修課程」教學成果展暨情境體驗式教學工作坊紀實

    ∣ 前情 ∣

    芸慈為景美女中校友,過去修習過蓉兒老師「一卷風雲」的多元選修課。當時在108課綱之前,尚沒有「跨校、數位」概念,連多元選修也只在不算學分的「試行階段」哩!幾年之後,芸慈以學姊身分重返觀聞,走筆為記。

    如果當年的我能夠像如今的高中生一樣,擁有跨校選修的多元課程選擇,也許自己就不會選修當時由佩蓉老師所開設的「一卷風雲──《瑯琊榜》與文化經典闡釋」課程了。當然,倘如此亦將沒有機會參與此次位於台中市大甲高中的跨校數位教學成果展。既跨科、跨校,也跨世代,猶如三種存在於雲端的思想共同體──三門線上課程,被同時下載到了現實世界中一樣。

    活動開始,首先由飛揚合唱團楊茜雯老師與李政峰老師帶來歌曲表演,接著座談中則訪問了楊茜雯老師,以及此學期教授三門課程的三位教師,分別為開設「人權專題」大甲高中閔郁晴老師、「流行病學」數位實驗高中黃翊軒老師,和「才女夜未眠」景美女中李佩蓉老師。

    由於此學期全程採線上授課,縱使學期中段曾安排各校同學相見參訪,但對於老師與同學們來說,線上相處感受仍大於實體互動許多許多。不過這也為教學現場帶來了不一樣的風景。

    臨陣磨槍


    線上遠距的親近

    郁晴老師分享,網路互動保留了一絲隱私性,讓彼此能夠更真誠的對談,教師得以將自身生命經驗反芻更多授與學生,假若換成實體上課,則那些關乎於個人──赤裸卻真實的教學案例,或許便無法在學生充滿好奇的目光之下侃侃而談。翊軒老師則提到,經由課程設計能夠先讓同學觀看影片,將屬於硬知識的部分在此階段輸出,其後教師始能專注於帶領同學討論、引導思考。當「知識領域」和「教學領域」截然區分,同學便能經由自己的內在思路,反覆觀看影片後,在某個瞬間達成兩者的和諧,產生一種「阿哈!我懂了!」的欣喜之感。

    另有同學提問,應當如何說服父母,讓他們信任自己是在使用網路學習,而不是荒廢課業在玩線上遊戲呢?教師們的回應相當俱啟發性,有的老師認為可以將最終成果展現給父母看,興許是一個成就,或一個獎項,讓他們知道這段時間的你不是渾噩度日而是擁有生產力的。也有老師回應,如果是他的話,他不會選擇說服父母,但會試著解決父母的焦慮。不同時空脈絡之下,每個世代皆有各自的焦慮,隨著人生角色轉變,立場亦會相對調整。在此情況下,說服──讓一方同意另一方的觀點,並不是最佳解決之道,因為問題核心在於持相反意見的另一方本身擁有某個巨大焦慮無法被消解。因為焦慮所以拒絕,因為無法解決所以生氣。是以消除矛盾的關鍵未必在於極力辯證,而是適時放下自我,站在對方角度理解對方焦慮的原因。


    跨出同溫層的交談

    教師對談後,接著由同學們簡報各自成果,並由大眾隨意走動參訪,實際與各組同學面對面互動。對於筆者而言,聆聽的過程中有幾點觀察:

    第一,相較以往體制內外結合的教學工作坊,此次來賓年齡層擴大許多,平均年齡約為五十到六十歲左右,對於高中生來說,要如何使用平易近人的話語將課程成果展示出來,著實是一大挑戰。

    第二,即時反饋。許是光陰的魔法讓生命擁有反璞歸真的功效,來賓聽完了同學分享後皆熱情回應著自己對於各議題的想法,進而有效達成雙向互動,使同學們立即獲悉不同視角的觀點觀察。

    第三,則是筆者個人的啟發醒悟,在聆聽同學「才女心計」的主題之時──在此先約略總結同學們的研究發現,即「壞心的心計導致個人悲慘結局,善良的心計則使結局圓滿。」以《平山冷燕》故事中的才女冷絳雪,以及《紅樓夢》王熙鳳二人為例。這令筆者赫然想起當年佩蓉老師曾使用《瑯琊榜》為文本提起的一道叩問:「當好人使用心計的時候,他還會是好人嗎?」當時的自己即使透過文字梳理想法,仍得到模模糊糊的總結,說不明白那具體感受究竟是什麼。但如今透過同學分享,加以隨著年齡增長,面臨愈多人際處事之後,才明白當時老師想要傳達予學生的概念為何。有些事當下不明白,是因為時機尚未到來,等到緣分具備了,果子隨即成熟。


    世代相承的傳響

    這次活動中暗藏著小彩蛋,即是來賓中曾任台中女中的國文退休教師來到現場,同時也是佩蓉老師的高中老師,兩代間的教學經歷都在各自所屬時空背景下不斷創新與突破。印象猶深的則是老師對現場同學們──包含筆者與眾多來賓──的提醒,從前知識取得不易,現今則賴於網路科技的便利性,知識唾手可得,然而這份「便利性」往往也是一柄雙面刃,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當自己被傷害、被利用時,卻毫無知覺,這才是最大的殺傷力。

    飛揚合唱團演出


    活動終了,在飛揚合唱團的歌聲中圓滿落幕,回想四、五年前的自己,也和現場的高中生一樣,汲汲於追求課業上的功名,同時卻又不斷探索自我,嘗試解答自身關於生命、世界的困惑,而這條追尋的道路至今仍在持續當中,未曾隨著高中教育而停止。

    印度詩人泰戈爾詩篇<生命影響生命>說道:「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為你不知道,誰會藉著你的光,走出了黑暗。」那日,不僅每位師長身上散發著教學光芒;每一位願意分享的同學們,本身也綻放著自信光彩。在豔陽高照的台灣中部,和每個與會者一起譜出了生命的一小章節。

    2023.07.09

    ∣ 後記 ∣

    老師的老師說,當年的自己曾被同事說「很會玩學生」,如今看到各位老師辦這場活動,也像是在玩學生一樣。筆者聽了以後很有感觸,當下覺得自己根本是被老師收服的神奇寶貝,老師要我現場發言,我只好站起來講話;老師要我書寫札記,我只好乖乖寫下這些文字了。╮(╯_╰)╭

    自投羅網 ><



    延伸閱讀

    跨域共感 — — 2023跨校數位多元選修教學分享會 ︱ 景美女中×大甲高中×數位實中/邱于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暢談國文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