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問:學習數學有甚麼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取自網路

圖片取自網路

曾有學生發問:「學習數學有甚麼用?日常生活裡又用不到根號、解高次方程、三角函數、微積分。」我回答說:「這些是高科技的基礎。」學生又說:「但如果我將來讀文組,不就用不著了嗎?」我說:「假使你從數學課學到數學的精神--嚴謹的邏輯思考,從而能判斷真假,不輕信未經證實的陳述或訊息,那麼起碼你不容易受騙,不容易被唬住。」在這個充斥詐騙、虛假的世界,這點用處大啊。

 

許多年前,有保險推銷員到辦公室鼓吹一種零存整付方案,施展話術:每年存入10萬元,10年期滿還你130萬。你存入的金額總共100萬,所以獲利是30萬,除以本金之後,利率就是30%。

有同事質疑說:「哪能這樣算?利率一般以一年為期,你那30%還要除以10,其實年利率只有3%而已。」這位保險業務只接受公司的話術訓練,對於同事的質疑卻無法回應,大概真的是數學不夠好。

其實同事的算法也不正確。假如第一年就存入100萬,直到10年期滿才領回130萬,而且以單利計息,那麼年利率的確是3%。但依保險業務所述方式,第一筆10萬元歷經10年,共計息10次,而第二筆10萬歷經9年,計息9次,所孳生的利息,比第一筆少,後面逐年存入各筆錢所生利息將漸漸遞減。所以如果要達到利息30萬,則須利率更高一些。實際上,假設以單利計息,利率約5.45%,而若以複利計息(所生利息滾入本金,次年據以計息的本金增多),則略低於此數,但仍高於3%。倘若不懂得思考,缺乏數學概念,就被唬了,以為投報率很高。

 

最近,網路上有人想為即將卸任的[蔡英文]總統的政績吹風,提出如下的說法:

圖片取自網路

圖片取自網路

當年[馬英九]的最低工資每月20008元,滷肉飯每碗20元;[蔡英文]最低工資每月27450元,肉燥飯每碗50元;多七千元最低工資,讓你整個月能多買234碗滷肉飯。

你頷首稱是了嗎?別讓人耍了。

原先我想不透那234碗如何算出來的,用7000除以20或除以50,都不對。尋思片刻才搞懂,原來是7000除以(50-20)。如果因為數字大,難以明白荒謬之處,另外舉個雷同的例子吧:你原來施捨窮孩子每隔2天給6個麵包,後來改成每隔4天給8個,鄰居讚美你慷慨,平均每天多給了一個。這樣合理嗎?就像老師考你「九分之七減五分之三」,可以把分子相減,分母也相減,答案寫成四分之四嗎?( 7/9 – 3/5 = (7-3)/(9-5)?)這是國小的課程,發文者如果不是故意扭曲誤導,就是國小數學不及格。

幸好腦袋清楚的人很多,隨即予以打臉--事實上,[馬英九]在任時,一個月最低工資可以吃1000碗(20008÷20)滷肉飯,而今只能吃549碗(27450÷50),每月的實質購買力大幅縮水!

 

拿基本工資來表功,有存心帶風向之嫌。基本工資調升,受惠最大的是外籍移工,臺灣勞工只有少數最低薪和打工族得到好處。然則,其他廣大的臺灣勞工由誰來加薪?按[蔡]政府的思維,大家自己去跟老闆說吧,不干大官的事。





avatar-img
16會員
13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傳義(R_Z_)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日勞動部宣佈與印度簽署協議,引進印度移工以解決勞工不足情況。然而,政府應思考如何將產業轉型至高產值省人力,而無人機技術可能是解決之道。潛能廣大的無人機技術,已在各方面發展應用,包括配送餐飲、快遞包裹、清洗高樓外牆、農林業害蟲控制、大樓、橋梁、隧道檢查、水果採摘、救生、動物驅趕、監控等等。
不過,我住北部幾十年所經歷過的唯一罕見最低溫,比8度還要再少3度,那便是2016年1月下旬的「霸王級」寒流,目睹像白米粒般的冰霰從天空飄落,成為此生難忘的經驗。當時大馬路邊有不少車子停了下來,裡面的人好奇地開窗仰頭觀看,伸手承接,也有人拿起手機拍照。因地面溫度在冰點以上,冰霰一著陸,旋即融化成
每天打開手機,就會有大量的訊息、影片透過社群平台傳到我們的眼裡,簡體字也隨之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我實在不喜歡簡體字。 有人說簡體字有易書寫易學習的優點。我不否認簡體字少了一些筆畫,寫起來省時便利,但在現代,幾乎人人用鍵盤輸入,少有手寫的機會,這項優點早已不再重要。而說容易學習,那可未必。
公園即景 路口即景 冬季晴空即景 打草即景
有媒體爆出一段男女婚外親密影片,男主角是正在參選立委的民進黨候選人。值此敏感時機,他尚未經具公信力的鑑定,立即咬定是深偽變造。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隨之鐵口直斷為「中共介選」,但並未提出任何證據。
又來到新年頭舊年尾,先藉這網誌第100篇的文章,祝福諸位讀友2024年生活更幸福,事事更順利。 過去這一年裡,新冠病毒好不容易流感化了,COVID19疫情解除,肆虐人間三年多的可怕瘟疫出現紓緩的曙光。然而,很遺憾地,2023年卻有其他重大的突發災難,繼續帶給人類逾恆的傷痛。以下簡述其中一些犖犖大者
近日勞動部宣佈與印度簽署協議,引進印度移工以解決勞工不足情況。然而,政府應思考如何將產業轉型至高產值省人力,而無人機技術可能是解決之道。潛能廣大的無人機技術,已在各方面發展應用,包括配送餐飲、快遞包裹、清洗高樓外牆、農林業害蟲控制、大樓、橋梁、隧道檢查、水果採摘、救生、動物驅趕、監控等等。
不過,我住北部幾十年所經歷過的唯一罕見最低溫,比8度還要再少3度,那便是2016年1月下旬的「霸王級」寒流,目睹像白米粒般的冰霰從天空飄落,成為此生難忘的經驗。當時大馬路邊有不少車子停了下來,裡面的人好奇地開窗仰頭觀看,伸手承接,也有人拿起手機拍照。因地面溫度在冰點以上,冰霰一著陸,旋即融化成
每天打開手機,就會有大量的訊息、影片透過社群平台傳到我們的眼裡,簡體字也隨之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之中。但我實在不喜歡簡體字。 有人說簡體字有易書寫易學習的優點。我不否認簡體字少了一些筆畫,寫起來省時便利,但在現代,幾乎人人用鍵盤輸入,少有手寫的機會,這項優點早已不再重要。而說容易學習,那可未必。
公園即景 路口即景 冬季晴空即景 打草即景
有媒體爆出一段男女婚外親密影片,男主角是正在參選立委的民進黨候選人。值此敏感時機,他尚未經具公信力的鑑定,立即咬定是深偽變造。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隨之鐵口直斷為「中共介選」,但並未提出任何證據。
又來到新年頭舊年尾,先藉這網誌第100篇的文章,祝福諸位讀友2024年生活更幸福,事事更順利。 過去這一年裡,新冠病毒好不容易流感化了,COVID19疫情解除,肆虐人間三年多的可怕瘟疫出現紓緩的曙光。然而,很遺憾地,2023年卻有其他重大的突發災難,繼續帶給人類逾恆的傷痛。以下簡述其中一些犖犖大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有好友問我對「建構式數學」有何看法? 其實,我對傳統式和建構式的教法,沒什麼意見。各有利弊。 我比較在意的是:一定要孩子用「建構式」的做法,否則就拿不到分數。 不是要孩子、家長,別太在意分數、成績這事嗎? 這做法,最多用到小學三年級,還不是得另外學直式、橫式?
Thumbnail
學習適當的背誦對於數學學習來說是好事,但並不是要求學生把每個算式從頭背到尾,而是需要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不好,但必須接受沒什麼成效的結果。透過自律性的執行計劃,避免沉迷於不當消遣,才能加強學習的效果。
每個數學愛好者, 都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同的挑戰與啟示。 本文想與你分享, 三個我與摯友共同學習數學的重大啟發, 幫助你在數學旅程中獲得更多樂趣與成就。 ▋啟發1 - 不同領域的碰撞啟發創新思維 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時, 發
Thumbnail
面對數學的困難,許多學生總是會質疑為何要學這門學科。 本文以個人教學經驗,分享了數學在日常生活和未來規劃中的重要性, 並透過真實故事強調數學訓練思考邏輯的價值。 「為甚麼要學數學?以後又用不到。」 這篇文章是一個數學老師的回答。
Thumbnail
推薦《數學之前人人平等》這本書,在這篇文章會講到此書談到「對數學天分的看法」與「建構學習支架的教學方法」,最後分享對我教學上的一些影響。
Thumbnail
這學習的數學課,我們延伸了上學期的課程,複習了一點微分之後繼續接著上積分。 每堂課老師都會利用講義跟我們講課,並安排一些題目讓我們進行練習計算,在每週也會有一張兩到三題的練習題,讓我們練習,更加熟悉這週所學的知識,並且在其中還會進行一次期中測驗,讓我們看看是否有真正學會這些知識。  一開始我們主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真正有靈魂的數學家寫作,不會是我們平常看到的那樣。其實這件事,我在台大數學系三年級的時候就有感覺到。當時我意識到這件事,就覺得數學系裡面的人,很多問題很大。但數學很經典的文章,又需要自己底子夠深才看得懂,所以就造成數學文章,許多的表達都是要通靈才能意會。
Thumbnail
有好友問我對「建構式數學」有何看法? 其實,我對傳統式和建構式的教法,沒什麼意見。各有利弊。 我比較在意的是:一定要孩子用「建構式」的做法,否則就拿不到分數。 不是要孩子、家長,別太在意分數、成績這事嗎? 這做法,最多用到小學三年級,還不是得另外學直式、橫式?
Thumbnail
學習適當的背誦對於數學學習來說是好事,但並不是要求學生把每個算式從頭背到尾,而是需要理解和應用數學概念。毫無壓力的學習沒有不好,但必須接受沒什麼成效的結果。透過自律性的執行計劃,避免沉迷於不當消遣,才能加強學習的效果。
每個數學愛好者, 都會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不同的挑戰與啟示。 本文想與你分享, 三個我與摯友共同學習數學的重大啟發, 幫助你在數學旅程中獲得更多樂趣與成就。 ▋啟發1 - 不同領域的碰撞啟發創新思維 我在台灣大學數學系學習代數拓墣、微分幾何、李群與李代數時, 發
Thumbnail
面對數學的困難,許多學生總是會質疑為何要學這門學科。 本文以個人教學經驗,分享了數學在日常生活和未來規劃中的重要性, 並透過真實故事強調數學訓練思考邏輯的價值。 「為甚麼要學數學?以後又用不到。」 這篇文章是一個數學老師的回答。
Thumbnail
推薦《數學之前人人平等》這本書,在這篇文章會講到此書談到「對數學天分的看法」與「建構學習支架的教學方法」,最後分享對我教學上的一些影響。
Thumbnail
這學習的數學課,我們延伸了上學期的課程,複習了一點微分之後繼續接著上積分。 每堂課老師都會利用講義跟我們講課,並安排一些題目讓我們進行練習計算,在每週也會有一張兩到三題的練習題,讓我們練習,更加熟悉這週所學的知識,並且在其中還會進行一次期中測驗,讓我們看看是否有真正學會這些知識。  一開始我們主
Thumbnail
【 好學、自學、共學 】 我常常說,上大學後才是我學習的開始。在中央英文系,我們需要閱讀大量文本、大量對話、大量反思和輸出,我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課堂風景能在數學課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