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從《懸擱判斷與心靈寧靜》談在懷疑論中把握真實的寧靜

raw-image



  本書作者為皮諾主義(Pyrrhonism)的塞克斯圖斯(Sextus empiricus),其理論屬古典懷疑論,認為懷疑主義不是一種可陳述的理論,而是一種「能力」或心理「態度」,我們產生心靈的懸而不決狀態,是為了達到「不被擾亂」或「寧靜(ataraxia)」,因此先將矛盾的苦惱懸擱而不做出最終判斷。但寧靜是一個好的生命態度嗎?若什麼事都沒有好壞、沒有判斷,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樂趣呢?活著的動力、熱情又如何產生呢?


  在沒有絕對真理之下,任何東西都是可以被懷疑的,因為任何理論、感受都是相對的,時間、空間、神、標準、教育、甚至因果都可以被懷疑,唯一不能被懷疑便剩懷疑本身,因為若懷疑本身可以被懷疑,那麼就沒有懷疑的存在了。如同「理髮師悖論」:在某個小鎮,理髮師說他「只為城裡不為自己剪髮的人剪髮」。但矛盾的是,誰來剪理髮師的髮?若按理髮師所說,他應該為自己剪髮,因為他「只為城裡不為自己剪髮的人剪髮」,但同樣的正因為他會剪自己的髮,所以他不應該為自己剪髮。這個矛盾在於,理髮師既不屬於「不為自己剪髮」的集合,也不屬於「為自己剪髮」的集合,即理髮師不存在。因此,懷疑並不涉及呈現「本身(懷疑)」,而只涉及對呈現的「判斷」。


  同樣的,我們無法斷言因果關係的存在,首先,沒有結果便不會有原因,因為原因只有在與結果的相關性中才能被人理解,但為什麼是這個原因而不是那個原因,如同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會擲骰子」,萬物都是有原因的,而不是隨機的,之所以感覺是隨機的在於,我們還未找出「所有」的原因。但站在懷疑論的立場,就算找出所有原因,我們也無法決斷其中哪個原因最具有優先的地位,在沒有辦法斷言存在因果作用之下,假設「原因」的「存在」並不比「不存在」更能證明。


  在三段論證中,最有名的例子是,1.所有人都會死2.蘇格拉底是人→3.所以蘇格拉底會死。邏輯的定律是前提為真,結論必為真。但懷疑論之所以反邏輯的原因在於,如何證明前提為真(理)?當我們說「蘇格拉底是人」的時候,其實已經預設了人是動物的一種,既然是動物,在我們的歸納、印象、經驗中就都會死。因此即便透過三段論證得到對蘇格拉底會死的結論,也沒有對知識有新的發現與拓展。因為我們總是先理解(概念化)被論證的事物,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推論。


  數學便是透過假設的「公理」去「推理」進而產生「定理」,但什麼又是公理的公理呢?假設的假設呢?若沒有不變的「第一因」的假設,則任何標準、原因、歸納、定義、運動等都會有「無限後退」或「循環論證」的問題,例如:證據需要一個標準來確定其真實性,而標準又需要另一個證據來確定其真實性。標準、原因等都是假設的,而沒有「真理」的存在,但沒有「真理」不代表沒有「真實」,於是我們會偏愛或傾向某種假設的原因在於,不全然受知識、理智的影響,而更多是此假設在當下對我們的影響,讓我們產生更「真實」的感受與印象。


  真實是「相對」的,因為感官不能把握外部實在對象的本質,每個人的感官經驗都會隨著當下的環境、情緒而有所不同,因此對於外部事實的真實本性也只能懸而不決。但即便感覺沒有高下(實在與否)之分,當我「說」出我認為較真的感覺時,我就不是懷疑論者而成了反懷疑論者,因為至少我相信個人的感覺,即便經驗會騙人(例如:插在水裡的筷子是彎的)。


  若因為沒有真理,而不對任何事物做好壞的判斷,這樣活著還有樂趣嗎?即便懷疑論讓我們對於意見之爭保持靈魂的平靜狀態,但平靜的靈魂跟死人有什麼兩樣?若每個人都平靜了那便沒有了「自我」;追尋自我是活著的動力所在。懷疑論作為一種積極的理論在於,相對於「教條主義」,「教條主義」承認一個不明白的命題,從而遵循一系列相互依賴並依賴現象(感官)的教條。懷疑論能讓我們透過求知慾持續保有好奇心、保有思考的自由,而不被規範所框限。並藉此反映獨斷論者的自負和輕率,從中發現教條的缺陷及問題,進而有不斷修正與進步的可能。

2019/3/8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