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給人免費的建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約是從去年的下半年開始,我隱約而自覺地開始整理交友圈。

過程中,曾經歷過關於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以及主動放棄不需要的關係的讀書筆記與思考,不過,概念放在那裡,真正要落地實踐起來,或許只在於和某些人在日常互動中輕輕的改變、慢慢地疏遠,倒也沒有什麼大刀闊斧或特別具有代表性的行動。

除此之外,也曾想過,想要改變人生、唯有提升認知模式,藉此擴大舒適圈並且鬆綁既定的慣性,才有機會接觸到不同圈層的人。因為我們的認知即為自身交友圈成員的平均值,而圈層之間的認知差異是很難靠思考能力來彌補的。

認知決定我們和選擇和誰站在一起。



最近,在波瀾不驚的日常裡,感覺自己愈來愈佛系地面對許多人事物,特別是那些的預期之外的互動和不請自來的訊息,絮絮叨叨地說著他們自己的事情,說他們如何解題、如何突圍,暗示著自己的想法與行動是多麼的機智。

其實,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想法與決斷是充滿信心的,他們從來都沒有要聽別人的意見,只是希望被認可,或者透過比較,獲得「我其實也沒那麼差」的感覺。

這些敘述通常是一個故事,透過徵詢你的意見或看法來包裝期待獲得認同的意圖,必須識破對方的意圖,避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與精力認認真真地提供建議。那如何可以識破對方的意圖呢?

辨識意圖就和看人一樣,必須撇開因關係而生的濾鏡

前幾天朋友和我分享他的看人秘訣:

為何你會覺得我看人會準?因為我很少因為我喜歡這個人時,就會給予很高的綠燈,而是會刻意拉一點距離,默默看待這一個人,他在表面下的潛能與興趣。

綠燈,就是對方講的,我都覺得是對的。

不要浪費時間去和對方探討一個從頭到尾它都沒有要接受的看法。



但如果對方是真的要徵詢建議呢?

那還是一樣,不要免費的認真給人建議。

熊太行在他的課程《關係攻略》中曾經提到:

不要將自己的建議主動送上門。在對方開口問你:「我該怎麼辦」之前,絕對不去主動給建議。當對方開口問你,請你分析的時候,也要特別謹慎,看他是不是真的想聽你的意見和建議。大多數人都會對輕易得來的東西毫不珍惜。

所以如果有人要真心請教你,可能他會給你發紅包,請你吃飯、喝茶、喝咖啡。他願意支付成本,那就是真心的想要聽你的建議了。也有的人,可能確實是經濟條件所限,如果是這樣的話,還有一種付費方式。「謝謝你,我欠你一個人情。」

注意了,欠人情的表示也是有價值的,這種收費以後會用勞力來支付。也就是說:一個真想聽你意見的人,會給你錢、請客、幫你忙、給你出力、對你無比感激。絕對不會是:「你的意見呢?說來讓我聽聽啊。」「你的熊老師會怎麼說啊,給我問問啊。」

我說的「想要免費意見建議的行為都是耍流氓」,說的就是這樣的態度,他不是在請教,即使有用,也不會對你感激,他不準備付出任何代價,哪怕是一句謝謝。面對這種態度的傢伙,把嘴閉緊就好了。

作者認為,透過付費建立信任,能過濾掉那些不認真的人。他指出,付出代價,是辨識出對方是否只是開玩笑、說段子或撒謊……最簡單的方法。畢竟,對於不願意付出代價或許幫助的人,他們或許從頭到尾都沒有把你當回事,不管你做了多少,他們都可能會認為你應該做得更多。一旦你顯露出疲憊的跡象,他們可能會發怒,甚至覺得你已經不再關心或愛護他們了。

avatar-img
70會員
99內容數
我和我的日常觀察、讀書筆記,還有基於個人生活經驗的反思與體驗; 我和你和他的互動、以及跨越不同社會關係網絡而激起的煙花、水花與火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ylvie的移動城堡 的其他內容
接著前面在說學術圈與社群專家圈的話題,其實原本只是想起了一些學術圈的事情,寫著寫著,不想卻變成連載了……。 哪一間企業在一開始成立的時候,不是新創公司呢?或者,那些此刻已然成為知名跨國企業的科技公司,或許曾經也是新創公司。 要說新創與一般企業的差異,或許在於,此刻的新創在其主要業務項目上具備因應
順著在說學術圈時,提到那些佔據「邊陲」或「非主流」進行批判的姿態,似乎能讓身在其中的行動者感受到自己比較特別。於是為表達他們不屑與主流社會共舞,便躲到學術理論的詞彙中,藉此假裝自身佔據了某種否些發言權,甚至是思想的制高點。 「邊陲與弱勢」可作為展示正當性的武器 在日常生活與職場中,這樣的人很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前陣子刷手機刷到可愛小狗的影片,一開始是金毛和德牧,接著是坑爹的二哈,再早前,刷的是各種大象小象,一邊看一邊發到限時動態或者不斷傳給IG或臉書好友。 如果可以知道動物都在想什麼就好了。 最近,在YT上面刷到韓國姜訓犬師在《狗很優秀》綜藝節目上的影片剪輯,覺得這節目好好看,且富含教育意義XD
時序接近清明,爸媽準備掃墓的用品包含一項拜拜蛋糕。他們口中的拜拜蛋糕,就是那種一顆圓圓的布丁蛋糕,早些年前,有些麵包店還賣50元一顆。 傍晚在黃昏市場瞥見有攤販在賣類似的蛋糕,但小小一顆就要價100元了。就在我爸媽還在推敲要去哪裡買這蛋糕的那會,一個朋友跟我說,最近幾年,他去拜拜都買披薩、可樂和炸
今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談到一個我近期的小發現,就是熟人濾鏡。 如同爸媽大部分會說自己的小孩最棒,我們通常也會選擇和自己認識的人或者朋友站在一起,用盡一切正面的理解方式帶入對方單方面對於生活與職場上的各種抱怨。 即使對方的遭遇,或者他所描述的那些事件與事件中的人,我們根本不認識。唯一可作為判斷的,
接著前面在說學術圈與社群專家圈的話題,其實原本只是想起了一些學術圈的事情,寫著寫著,不想卻變成連載了……。 哪一間企業在一開始成立的時候,不是新創公司呢?或者,那些此刻已然成為知名跨國企業的科技公司,或許曾經也是新創公司。 要說新創與一般企業的差異,或許在於,此刻的新創在其主要業務項目上具備因應
順著在說學術圈時,提到那些佔據「邊陲」或「非主流」進行批判的姿態,似乎能讓身在其中的行動者感受到自己比較特別。於是為表達他們不屑與主流社會共舞,便躲到學術理論的詞彙中,藉此假裝自身佔據了某種否些發言權,甚至是思想的制高點。 「邊陲與弱勢」可作為展示正當性的武器 在日常生活與職場中,這樣的人很
前陣子,在社群媒體上看到文化研究年會的訊息。 就在兩週前的週末,年會於臺北教育大學舉行。 翻看著議程及其中那些論文的題目和論壇的主題,想到曾經的自己。在大四那一年考上中央英文所和交大社文所,在選擇要去哪裡報到的時候,當時教音像文本與文化分析的老師跟我說,不如去看看兩個所的學生最後寫出的論文都是什
前陣子刷手機刷到可愛小狗的影片,一開始是金毛和德牧,接著是坑爹的二哈,再早前,刷的是各種大象小象,一邊看一邊發到限時動態或者不斷傳給IG或臉書好友。 如果可以知道動物都在想什麼就好了。 最近,在YT上面刷到韓國姜訓犬師在《狗很優秀》綜藝節目上的影片剪輯,覺得這節目好好看,且富含教育意義XD
時序接近清明,爸媽準備掃墓的用品包含一項拜拜蛋糕。他們口中的拜拜蛋糕,就是那種一顆圓圓的布丁蛋糕,早些年前,有些麵包店還賣50元一顆。 傍晚在黃昏市場瞥見有攤販在賣類似的蛋糕,但小小一顆就要價100元了。就在我爸媽還在推敲要去哪裡買這蛋糕的那會,一個朋友跟我說,最近幾年,他去拜拜都買披薩、可樂和炸
今天和朋友聊天的時候,談到一個我近期的小發現,就是熟人濾鏡。 如同爸媽大部分會說自己的小孩最棒,我們通常也會選擇和自己認識的人或者朋友站在一起,用盡一切正面的理解方式帶入對方單方面對於生活與職場上的各種抱怨。 即使對方的遭遇,或者他所描述的那些事件與事件中的人,我們根本不認識。唯一可作為判斷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從小到大身邊的朋友也很喜歡建議我這樣建議我那樣,像是「你應該和某某做朋友」,「你應該買些什麼對你有好處」。到大些他們就會建議「你應該住在這裡,不應該住那裡」,「你應該和這個人結婚,不應該跟那個人結婚」,「生仔很煩,最好不要結婚生仔」,像這樣一大堆建議,數之不盡。和朋友傾談的時候很多時他們會突然間會化
我們需要理解在自己心中的好不見得是他人心中的好。 我們所認為的不好也不見得是別人認為的不好。 我們需要理解自己希望他人能避免遭受的挫折,或許是其生命中必經的重要轉折。 莫以自己對生命樣貌片面的認識,輕易插手他人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別人給的意見只要當作參考就好,千萬不要照單全收。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社交中許多行為一微調,改善幅度大到影響終生,語言是其中最輕鬆省力的切入點。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感受,以及作者從中所得到的一些領悟。在交往過程中,作者發現人和人之間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價值,並且強調了與每個人都從朋友開始,因為沒有足夠的話題,便無法開啟情愛之外的話題。文中反映了作者對於與人交往的悟性和成長。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從小到大身邊的朋友也很喜歡建議我這樣建議我那樣,像是「你應該和某某做朋友」,「你應該買些什麼對你有好處」。到大些他們就會建議「你應該住在這裡,不應該住那裡」,「你應該和這個人結婚,不應該跟那個人結婚」,「生仔很煩,最好不要結婚生仔」,像這樣一大堆建議,數之不盡。和朋友傾談的時候很多時他們會突然間會化
我們需要理解在自己心中的好不見得是他人心中的好。 我們所認為的不好也不見得是別人認為的不好。 我們需要理解自己希望他人能避免遭受的挫折,或許是其生命中必經的重要轉折。 莫以自己對生命樣貌片面的認識,輕易插手他人的人生課題。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別人給的意見只要當作參考就好,千萬不要照單全收。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社交中許多行為一微調,改善幅度大到影響終生,語言是其中最輕鬆省力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