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第三章:心智.如何想決定怎麼做-認知與行為 (3-2-上)被動投資的認知
付費限定

第三章:心智.如何想決定怎麼做-認知與行為 (3-2-上)被動投資的認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如何想決定怎麼做-認知與行為

第一章主要探討的是商業行銷如何影響我們的想法與認知,以及投資人時常忽略的一些商業事實。而第三章至此,你則是應該要知道,自己的想法與認知也可能被本身的狀況所影響,包括財富、期望、情緒,以及心理,特別是系統一直覺反射式不可控制的快速思維模式,會讓你心裡所想的大大遠離事實。人不是理智的,我們會誤判,只要認知的過程被錯誤影響,就會得出錯誤的認知,做出錯誤的行為。

書籍完成目錄

例如,在人們對投資的認知裡,什麼是被動投資?什麼又是指數化投資?什麼又是ETF呢?散戶投資人有辦法將它們弄清楚嗎?如何沒有辦法弄清楚,散戶投資人又是如何決定要買ETF呢?

幸好,與系統一的誤判心理不同的是,這些是屬於系統二的思考。如果人們能在充份理解之後,才決定出各種投資行為,即使還是有可能受到誤判心理的影響,但只要在良好的情緒控管下做決策,一定能得出可預期的結果。

正確的認知 → 良好的情緒控管 → 各種選擇的行為 → 可預期的結果

我們先來看一下,到底什麼是被動投資,和散戶投資人的認知有一樣嗎?

被動投資的認知

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在其 1991 年的論文《主動管理的算術》中,簡單解釋了為什麼被動的指數化投資人一定是贏家。簡單的邏輯如下:

  • 若一個市場或一群特定的股票(例如S&P 500),有主動投資者和被動投資者。
  • 扣除成本前,所有主動投資者的平均回報,將等於所有被動投資者的平均回報。
  • 扣除成本後,主動投資者的平均回報,將低於被動投資者的平均回報。
  • 因此,主動投資者的平均表現必然,是的,必須低於平均的被動投資者。
  • 而且,主動投資者愈積極,成本愈高,績效勢必愈低於被動投資者。

引用夏普教授的話:「這些斷言在任何時期都成立。而且,它們只依賴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的定律。不需要其他任何東西。」

扣除成本後,主動投資者的平均回報,將低於被動投資者的平均回報。

扣除成本後,主動投資者的平均回報,將低於被動投資者的平均回報。

所以,若僅根據以上的邏輯,什麼是被動投資?如果想錯,認知不正確,那接下來就會一路錯下去,永遠困惑於主動好還是被動好?被動投資一定不會賠錢嗎?ETF等同被動投資嗎?主動選股就不是被動投資嗎?要全押下注(all-in) 一檔股票賺得多,還是分散的被動投資賺得多?…等等。

你能清楚回答上述的這些困惑嗎?

首先,主動(active)投資者指的是投資人很積極、活躍地尋找定價錯誤(mispricing) 的股票,他們僅持有市場中的部份股票,並且頻繁地買進賣出;被動(passive) 投資者則是指買進市場中所有股票的投資人,並依每一檔股票的市值佔整體市場的比例,來決定它們的權重,例如股票A的市值佔整體市場的1%,投資人就將投資組合1%的資金投資於股票A。至於平均回報,指的是整個市場或是一群挑選過的股票例如S&P 500,在特定時間內以市值為權重的加權計算。

主動與被動投資的重點,在於:「整體」,以及「平均回報」。依照以上邏輯,我們便能(而且僅能)簡單地獲得以下的認知: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21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超簡單股市投資術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窮查理投資事務所
24.9K會員
116內容數
投資就是人生。這大概是我唯一能想出的一句話,來詮釋為什麼投資找不到正確答案的原因。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答案,不管是投資,還是人生。只要選擇良善、正直的企業,或是人生的道路,雖然會有不同的結果,但結果一定不會太糟,而且通常是甜美的。永遠,也不要妥協。不要因為短期的利益,而忽略了長期會帶來的效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窮查理投資事務所 的其他內容
股市裡最常見的投資行為,通常都在投資人的能力之外。散戶玩股當沖時,不知道那其實是賭博;追逐熱門股時,不知道那其實是投機;每天到處詢問何時可以買股票,不知道擇時其實不重要;最糟的是,以為能靠技術線圖、財報或產業趨勢來選股,卻不知其實做不到。如果你說你都做得到,那肯定是沒有誠實面對自己。
即使對投資已有正確的認知,也做了正確的決策(行為),投資人還是會面對上述兩種可能的情形:「買股票短期帳面一定會虧損」,而且「賣出股票後股價常常會繼續漲」。更別說⋯萬一打算主動選股,更需要有接受徹底失敗的心理準備,因為「選股一定會失敗」。
既然正常的股市和好公司會不斷地持續上漲,萬一有一天投資人單純只是因為需要現金,或因為有另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而需要賣出某檔股票時,賣出後股價如果繼續漲,當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意味著自己買了正確的股票,不是嗎?為何投資人賣了股票後,若它持續上漲,心理要覺得可惜呢?
股市裡最常見的投資行為,通常都在投資人的能力之外。散戶玩股當沖時,不知道那其實是賭博;追逐熱門股時,不知道那其實是投機;每天到處詢問何時可以買股票,不知道擇時其實不重要;最糟的是,以為能靠技術線圖、財報或產業趨勢來選股,卻不知其實做不到。如果你說你都做得到,那肯定是沒有誠實面對自己。
即使對投資已有正確的認知,也做了正確的決策(行為),投資人還是會面對上述兩種可能的情形:「買股票短期帳面一定會虧損」,而且「賣出股票後股價常常會繼續漲」。更別說⋯萬一打算主動選股,更需要有接受徹底失敗的心理準備,因為「選股一定會失敗」。
既然正常的股市和好公司會不斷地持續上漲,萬一有一天投資人單純只是因為需要現金,或因為有另一個更好的投資機會,而需要賣出某檔股票時,賣出後股價如果繼續漲,當然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意味著自己買了正確的股票,不是嗎?為何投資人賣了股票後,若它持續上漲,心理要覺得可惜呢?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搞懂季度再平衡+債券對沖,實務上應該如何操作並注意哪些重點 重點摘要:為什麼要認識這組能穿越牛熊的長期投資組合 如何由《財星500強》大企業選股,打造的實證長期投資策略方法 從你的長線投資組合如何選股一個跨科技、消費、金融、能源的『全產業核心組合』,而非單壓科技或熱門題材。但又輕鬆的方法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搞懂季度再平衡+債券對沖,實務上應該如何操作並注意哪些重點 重點摘要:為什麼要認識這組能穿越牛熊的長期投資組合 如何由《財星500強》大企業選股,打造的實證長期投資策略方法 從你的長線投資組合如何選股一個跨科技、消費、金融、能源的『全產業核心組合』,而非單壓科技或熱門題材。但又輕鬆的方法
前言 好不容易太座的帶狀泡疹稍微康復,上周開始,又輪到學徒我咳到腦瓜子疼,連整組心肝肺都快被淘出來了,實在沒辦法好好寫文章,在此跟各位讀者致歉。聽說小孩子的感冒病毒傳染給大人都特別的慘烈,這次我相信了。 紐西蘭南島短暫的夏天都到家門口了,望著屋外漂亮的景致,卻沒有精氣神好好出門踏青旅遊,
被巿場視為無風險利率的商品:短天期美債,竟然讓我在四個交易日嚐到了1.27%的跌幅,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