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閱讀時間 ‧ 約 23 分鐘

活出快意人生的秘訣

放下力:意指捨去一切的執著,簡言之就是,放下過去的事、放下別人的事、放下未來的事。放下力,是一種符合禪意的生活方式。我們都應該傾力,全神貫注在「此刻正在進行的事」。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是擁有「放下力」的人呢?



*不受人際關係擺佈,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與人往來重質不重量,對於多數陌生人的意見和言行, 不會過度浪費自己的心力與能量。



*對工作態度積極,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不會立刻因為別人的臉色而改變主意,也不在乎周遭的評語,更不會隨之起舞。



*每天過得愉快,就是擁有放下力的人


這種人不耽溺於過去,也不過份擔憂於未來,他們在面對「無可挽回的事」,明白會離開的將會離開,很懂得適時放手,灑脫地轉身就走。





*書中有五個章節,99個禪練習



所謂的禪練習,就是該放下,就放下,原諒別人,也是放過自己,無論是工作也好,人際關係也罷,沒有什麼是不能捨離的。



書中的五個章節分別是:


*別硬是要參一腳:人際關係更淡泊一點才好


家人仍然是他人,不能相互理解,就尊重彼此的生活方式。有不少人無法內化自己的負面情緒,反而用來影響身邊其他人,我們都要盡可能與「負能量」保持距離。



*別在意每件事:擺脫不安、焦慮、憤怒的方法


禪宗說:「逝者已矣」意思是,別受到離別的難過、寂寞的的牽絆,淡然目送就好。想要忘記卻不能遺忘的事情累積多了,就會變成心靈垃圾,將垃圾分類後,放進抽屜,才能成為心靈成長的材料。



*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停止磨耗心靈的練習


情緒,即是一念,人一旦少了「止於一念」的時間,當下的情緒便會不上不下地殘留於心中,沉溺悲傷,便是陷在壓抑自己的情緒中動彈不得。因此,想哭,就儘管哭吧,由心底破土而生的勇氣,會在我們哭泣後,獲得重新站起的力量。



*別白忙一場累壞自己:這樣思考才不會自討苦吃



別小看自己,也別高估自己,更別以「我就是這樣的人」自我設限。禪宗說:「拿掉有色眼鏡」就是在說我們必須提醒自己,別落入先入為主的偏見。



*別硬是要分出是非對錯:活出快意人生的秘訣



無論發生什麼事,日日是好日,禪宗裡,沒有是非對錯「二分法」的觀念,因為,煩惱「正確答案」是哪個沒有意義,專注在眼前該做的事,活在當下,剩下的就等花開。




「放下」這個詞,通常會給人消極的印象,然而,放下並不等於放棄或是半途而廢,放下力,其實可以說是一種我們必學的生活技能,我們不需要硬逼自己緊握拳頭不放,倘若,真的遇到無論如何都無法理解的情況,我們得弄明白什麼是「必須放下」,什麼對自己來說又是「不該放下」,才能回到自己內在的核心,好好地活下去。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該去哪裡,該通往何方?如果你經常陷入無助迷惘,我想說的是,答案就在自己的內心。 如果你不進入內心,你便一無所獲。我是Citta,是一名瑜珈老師,也是氣功老師,我很喜歡「心」這個字。而Citta這一字,便是源自梵文,意指心智,意識,我把它當作我日後的名字,然後提醒自己,永遠都要回到自己的心。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