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二、與不必要的資訊保持安全距離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家待著的一大好處就是,可以隔絕很多不相干的資訊。這也是一個距離帶來的好處。

最近不曉得是怎麼回事,同事紛紛line我說了他們的煩心事,或是針對時事表達很多意見。說完都會補上一句「也還好啦,妳不要太在意,只是找個人說說」我真的是哭笑不得。

說實話,這些事情實在跟我無關,我也不想捲入人際間的是是非非。雖說心遠地自偏、大隱隱於市,但我必須承認,我只是個俗人。我很難做到聽見一個我認識的人或知道工作環境發生些什麼之後依然無感,我的確會因此感到心煩意亂。所以怎麼辦呢?

請先問自己:跟我有關係嗎?我想知道嗎?我知道了能不受影響嗎?其實答案通常都是否定的,簡而言之,就是其實不用什麼事都要知道。

而且我發現,跟我維持良好關係的朋友,通常我們都不太會在平日一直保持聯繫,反倒是在一期一會中,珍惜那短暫相聚的時光,挑重點分享,也就是我們彼此都過濾後覺得還是要跟對方分享的重要事項。

所以跟人或事都保持社交距離吧!如果你現在正處於一段難熬的關係中,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拉出距離,不必對每件事都充滿好奇,將耳朵的雜音清除才能聽到動人的旋律。

當下次又有人湊到你身邊問你「知道那件事嗎?」不必太過驚慌,現在不管我知不知道,都一律先回「知道好像也幫不上忙」如果是我能幫上忙的事,對方一定就會說是什麼事了,不然很明顯會聽出我其實並沒有很想知道吧!

現代資訊的傳播就像病毒一樣可以無限蔓延,一個網紅事件可以天天上熱搜,今天這個、明天那個,媒體為了點擊率也不得不如此。但若要我說,就是與這些沒用的訊息保持距離,在這些人翻車前,我們真的知道這個人的存在嗎?我只曉得,根據研究顯示,使用社群網站的時間越久,所產生憂鬱情緒的狀況就越多。為了身心健康,保持距離,以策安全。

avatar-img
174會員
377內容數
躁鬱症又稱雙相情感疾患,它剝奪了生命中許多美好,但也同時在絕望中看見許多人性光輝。想分享自己十多年來用如何藉著一些實用的方式,讓自己感覺好一些,尤其在面對自殺議題時,該如何自處。願患者都能更自在、平靜的面對這場生命風暴,也知道就算生病了,還是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選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玄玄心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災難和衰事降臨到頭上,凡事都不對勁或事與願違的時刻,你都是怎麼去面對的呢? 現在的我學會學習臣服的力量。這種感覺就是原因相信自己的直覺,不是要自己委屈求全,而是更知道很多事不要耗費太多邏輯思考。即便我們是對的,其中耗時耗能所付出的代價卻難以估量。 這個週末我終於起了逛街購物的念頭,去了一間我很喜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仔細想想,那些我們所擔憂的事真正發生的機率有多高?它們真的會發生嗎?我想大部份的時候,並非災難真的發生,而只是情況不如我們預期。 真正堅毅的人,應該是能隨時能降低標準繼續向前走的人。當然,所謂的向前走不是要逼著自己堅強,其實指的只是把日子過下去。
到了睡前,手機還是很有吸引力讓人愛不釋手。文章一篇接一篇、影音檔一段接一段,你想著再看一下就睡,好滿足腦內的多巴胺,殊不知越滿足越難入睡。 過去身兼職業和家庭的我,就是愈夜愈美麗,睡前那種忙了一整天捨不得睡的心情讓我的生活更混亂。哄小孩睡覺後,me time開啟了怎麼能讓它這麼快就結束呢?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以賽亞書42:3) 這段經文是在我很低潮時支持我的力量,也是讓我很感動的一段話語。 當時的我,感覺生命枯竭,沒辦法再承受更多的苦痛,我需要倚靠些什麼讓我可以繼續活下去,信仰是那些時間給予我盼望的來源之一。
在團體中我與一位病友分享「這個狀況在我們的病裡很正常。」頓時,我猛然覺察,正不正常那條線我不知道該怎麼界定。 結果我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別去劃分了。我們一定都有一樣的經驗,看一件事、一個人很快會幫做出評論、為對方貼標籤,不管是正面或反面。
災難和衰事降臨到頭上,凡事都不對勁或事與願違的時刻,你都是怎麼去面對的呢? 現在的我學會學習臣服的力量。這種感覺就是原因相信自己的直覺,不是要自己委屈求全,而是更知道很多事不要耗費太多邏輯思考。即便我們是對的,其中耗時耗能所付出的代價卻難以估量。 這個週末我終於起了逛街購物的念頭,去了一間我很喜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仔細想想,那些我們所擔憂的事真正發生的機率有多高?它們真的會發生嗎?我想大部份的時候,並非災難真的發生,而只是情況不如我們預期。 真正堅毅的人,應該是能隨時能降低標準繼續向前走的人。當然,所謂的向前走不是要逼著自己堅強,其實指的只是把日子過下去。
到了睡前,手機還是很有吸引力讓人愛不釋手。文章一篇接一篇、影音檔一段接一段,你想著再看一下就睡,好滿足腦內的多巴胺,殊不知越滿足越難入睡。 過去身兼職業和家庭的我,就是愈夜愈美麗,睡前那種忙了一整天捨不得睡的心情讓我的生活更混亂。哄小孩睡覺後,me time開啟了怎麼能讓它這麼快就結束呢?
不是每件事都要進入自己的世界,也並非需要邀請每個人來到自己的生命。成熟的人只做篩選、不做教育。 有一段時間人際互動很困擾我,尤其是很一群很愛搞小團體的同事,可能聚會就是在道人長短,剛開始我隱約感覺不對勁,但也有種抱團取暖的感覺,我會說自己的困擾,但不太會跟他們一起講同事的閒話。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以賽亞書42:3) 這段經文是在我很低潮時支持我的力量,也是讓我很感動的一段話語。 當時的我,感覺生命枯竭,沒辦法再承受更多的苦痛,我需要倚靠些什麼讓我可以繼續活下去,信仰是那些時間給予我盼望的來源之一。
在團體中我與一位病友分享「這個狀況在我們的病裡很正常。」頓時,我猛然覺察,正不正常那條線我不知道該怎麼界定。 結果我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別去劃分了。我們一定都有一樣的經驗,看一件事、一個人很快會幫做出評論、為對方貼標籤,不管是正面或反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我滿感謝自己的文章都有人看過而且留下愛心,有種默默被大家關注的感覺,有點溫馨、有點酷,但有時候有點害怕(?),因為大部分都沒有留言,會有點好奇大家的想法 「啊之前不是一直說不在意別人的回饋嗎現在又在那邊blablabla」 我想了一下,這兩者應該並不衝突 我覺得「不在意」的意思並不是毫不關心,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人們常說每當自己到了一個環境
感覺到有一種無法放鬆的感覺,微壓力?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我們有沒有辦法窩在各自的角落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覺得尷尬、感到自在,相信對方也和自己有相同的感受。
Thumbnail
獨處可以安靜地關照內在自我、認識自己 交朋友,可以進行各種交流互動、認識世界,哪個更適合你? 不知道的話就都嘗試看看吧~ 😊
Thumbnail
過去的自己總是對事情黑白分明,而現在則學會保持距離,不再輕易對別人的情緒或行為有反應。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與他人關係的改變,以及保持距離所帶來的舒適感與自我成長。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
我滿感謝自己的文章都有人看過而且留下愛心,有種默默被大家關注的感覺,有點溫馨、有點酷,但有時候有點害怕(?),因為大部分都沒有留言,會有點好奇大家的想法 「啊之前不是一直說不在意別人的回饋嗎現在又在那邊blablabla」 我想了一下,這兩者應該並不衝突 我覺得「不在意」的意思並不是毫不關心,
Thumbnail
與其日後勉強對方要彎下腰和我相處,「不去開始」也是避免留下禍根吶。
人們常說每當自己到了一個環境
感覺到有一種無法放鬆的感覺,微壓力?
Thumbnail
你不敢想起來的事情這麼多,又如何說明自己看到的都是客觀的事實呢。
Thumbnail
我們有沒有辦法窩在各自的角落做自己的事情,完全不覺得尷尬、感到自在,相信對方也和自己有相同的感受。
Thumbnail
獨處可以安靜地關照內在自我、認識自己 交朋友,可以進行各種交流互動、認識世界,哪個更適合你? 不知道的話就都嘗試看看吧~ 😊
Thumbnail
過去的自己總是對事情黑白分明,而現在則學會保持距離,不再輕易對別人的情緒或行為有反應。文章分享了作者對於自己與他人關係的改變,以及保持距離所帶來的舒適感與自我成長。
Thumbnail
疫情之下許多公司都改為遠距辦公,甚至在現今趨緩的背景中,仍有些工作是以遠距的形式合作,我自己目前也是遠距工作的形式,一開始對於充滿自由以及節省通勤時間的工作型態興奮不已,但隨著全面遠距工作將進入一年,卻也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需要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