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代的工作者,難免聽到抱怨,尤其中南部更多會有一些相對薪酬福利不佳,但確只是抱怨也沒看到什麼行為改變。多數如果這樣的狀況,我多半會建議試著重新維護一下履歷,丟到市場之中,讓市場驗證一下,自己也才更有底蘊。
於是乎,講都講,自己就來做做看吧。還好自己日常有在紀錄,年度雖然沒被要求,但還是受過往公司訓練自己有整理部門年度成果。所以履歷的經驗還算容易完成,條列工作項目與內容,放入一些量化數據,成果。可以是絕對值(例如面試人次),可以是百分比(例如留任率提升)。
自傳就可以摘要,並找出其中一兩項具代表內容,具體說明當時真實的情境,任務,行動與成果。一部分更加真實,一部分也引導面試的方向。
經過大約兩個月的測試,求職條件設定人資主管,有刻意的列出過往與現在的薪資。其實只有300多筆的履歷瀏覽量,撇除一些辛苦的保全物業這些都很認真的邀約面試之外,基本上算是沒有真正有興趣職缺邀約。
其實稍加對比,自己就可以知道弱項在那。雖然過去曾任零售賣場主管,管理範疇與人員不算少(所以也是會有一些零售服務業的邀請),但回到人資工作,實際人資經驗相對偏少,顯然缺了所得稅務這塊的經驗,學歷只有學士,某些科技廠明確要求碩士學歷等。另外則是現況薪資在傳產相對不低,某些規模或管理範疇小一些的企業,薪資上應該有段落差。
知道差異,就有努力方向。包含想辦法繼續累積經驗,主動爭取一些沒碰到的區塊(只是現況稅務相關在財務那不太有機會),評估在職進修的可能性等。
雖然現實在這樣的人生階段,要轉移居住工作城市有相當難度。不過履歷設定不用錢,也是一個測試,所以將求職條件從原來的高雄台南新增台北市,數據很現實:
配對職缺從原來的160多筆直接變成1300多筆。
履歷被閱讀從300多筆一天直接再多了400多筆。
面試邀約雖然只有三筆,但至少是歸屬與人資工作領域。
本來企業登記數量就有差,甚至許多工作人資角色是放在總部(多半是雙北)。即使有人認為南部物價與房價相對低,但其實比例上還是有很大的差異。這也是如果在履歷健診時,面對相對年輕,或是人生階段還保有彈性的人選,盡量不要限制自己的工作城市,甚至面對全球,都是可以讓自己的未來有更多選擇的。
保持對市場關注才不會被淘汰。
自己是否定期維護履歷,保持市場觀察,留意是否有一些可能比較好的職缺,履歷未必要公開,但還是可以定期看職缺,有機會就丟看看。當然還有個人品牌經營,特別是領英是一個相對適合的平台,都應該開始嘗試。
自己是否有一些備援,儲蓄投資。如果都沒有,一定要準備,保有六個月以上的生活費現金(或定存),基本的保險項目,額外的規劃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也安排投資自己,保持前進,就如森林遇到熊,只要跑的比另一個人快,就不容易被淘汰。
求職市場基本上到了某個年歲,如果非刻意轉換職務類別,更好的機會來自於介紹。也許是客戶廠商,朋友,或是保持與特定產業獵頭互動,有時機會是會自己找上門的!
#人事阿崴 #人事第零堂 #hrfrom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