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孩以後的日子,是什麼樣的呢?
在有小孩以前,我曾幻想過,就是多照顧個生命,但是會是以我們大人的步調來當作主旋律,小孩是在我們夫妻間的伴奏樂曲。
結果有了小孩以後,發現他們才是主角,我們夫妻反而變成配角了。
從假日的出遊地點,到平日要吃什麼,都會從「自己想」變成「小孩怎樣方便就怎樣」。
自己的喜好也會因為要配合小孩的狀態而不得不調整。
跟同樣有小孩的媽媽聊天:「我家平常會吃sukiya。」
「我家也是耶!」
兩個媽媽心照不宣,因為有兒童餐,處理小孩就是比較方便的選項。即便吃到大人都膩了,最後還是因為不知道小孩怎麼吃比較方便,而選擇這個。
不然就是吃一堆健康便當,即使吃到都快食之無味。
出去玩的話,需要關注的就是當地的泡奶換尿布方不方便/好不好停車/哺乳室環境如何/有沒有可以餵小孩的地方。
諸多考量之下,常常都是選擇百貨公司。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假日百貨公司就是一堆父母遛小孩的場所首選了。
在當了父母以後,會發現平常的生活習慣好像都被強迫改變,變得得迎合小孩的需求,或是以顧小孩方便為第一考量。
這時與單身未婚/沒小孩的夫妻出門,都會有點抱歉,也會覺得對方願意配合我們的需求很令人感到窩心。畢竟養小孩這件事情是我們的決定,但是朋友願意配合甚至協助,都會讓人特別感謝。也從中感受到不少朋友的貼心與體諒。
若是遇到沒辦法幫忙的朋友,可能也只能先婉拒/說等小孩大一些再來約了。
畢竟配合這些不是其他人的義務與責任。而現在需要照顧小孩,是我們身為父母的責任與選擇。
生活中許多的選擇、生活節奏、夫妻相處,都會在有了小孩以後,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可能是幾千字也難以說清楚的。
生小孩以前,會希望有個人可以好好地跟我說,可能會發生什麼事情,做好什麼心理準備。
但是,即便知道了,選擇會改變嗎?感想會一樣嗎?
我也問過自己,體會過了以後,若是我能回到過去的話,會怎麼樣呢?
若是跟「當時的自己」說這些,也許當時的我可能會不敢生吧!但是如果問「現在的我」,再回去一次,我還要不要生?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肯定會生。
為什麼是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答案呢?
生小孩、養育小孩,談起來都是辛苦的。小孩生病的掛心;小孩上學的擔心;小孩事事都讓人費心,這些都是確實存在的,可能別人問起,回答的也都是這些。
在還沒體驗過之前,聽到全然的辛苦,當然只聽這些會令人卻步,若是以前的我聽到也許真的會怕。那為什麼現在的我再選一次,卻是選擇會呢?
因為這段路苦歸苦,可是陪伴的過程,是勞力的辛苦、心靈的富足。
因為小孩,而讓自己有機會再過一次童年,從前我自身所缺乏的,我彷彿在他們身上得到了慰藉;因為小孩,我有機會毫無保留的付出,她們讓我體會到如何去愛人,並且接受她們最純粹的反應與感情;因為小孩,我更能同理其他人,對於愛的樣貌有更多元的認知與理解;因為小孩,我感受到自己可以義無反顧地想保護她們、希望她們一切平安,照顧生病的她們,我內心只有擔心而沒有抱怨或者疲憊。
在付出與感受的過程中,我好像更看見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她們讓我更理解了自己,她們教會了我什麼是愛。
如果讓我再選擇一次,我不知道沒有她們的世界,我會是什麼樣的人。
但是我很清楚知道,因為有她們,我才能夠變成現在的我。
養小孩確實會遭遇到許多痛苦,會讓人憂鬱/困頓/迷茫/難受。
也許有人會在這關卡住;也許有人會後悔生孩子;也許大家也會思考若是重來一次,是不是後悔的;若是沒有小孩,我的人生會是什麼樣的呢?
其實我不知道正解,這個答案永遠沒有正確解答,因為能夠回答的人,只有自己。
我也曾經憂鬱過、痛苦過,在那日夜裡懷疑著,人生為何抱著孩子看著日出卻沒有笑容。為何一同做了這個決定但是生活劇變下的痛苦是我在承受?
沒有人可以回答我。
在那夜深人靜與自己對話,在那漆黑中與影子相望,有兩個聲音相互交鋒,是要恨還是要感謝?要難過還是要快樂?要放棄還是要堅持下去?
我是有選擇還是沒有選擇?
若是已經踏上這條路,孩子出生已成定局是沒有選擇,不論如何都會如同割下的肉日夜思念,那又有什麼選擇?
沒有選擇其實更好,因為沒有選擇的答案就只有一個。
只有自己可以決定自己要開心還是難過,同樣的事件可以選擇我要用什麼角度看待、同樣的命運有不同詮釋的方法。
因為外在條件改變不了,所以只有讓心更強大。
在這過程中,慢慢發現自己改變了,看得見不同的角度,學會了同理與諒解,有了更多的體悟,也更懂得如何讓自己快樂。
最終我無法告訴大家,養小孩是什麼樣貌。
因為這是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事。
是好是壞,都是由自己的心念決定這一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