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特教老師,我是ADHD》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封面

封面


《我是特教老師,我是ADHD》

https://moo.im/a/6epzIU

作者學齡前都還是個可愛、有人緣的小孩,進入小學之後,問題行為紛紛出籠。上學遲到、座位髒亂、寫字慢導致作業寫不完、聯絡簿漏抄......等,也因為這些問題,讓作者的人際關係也很糟糕。

國中階段,學習狀況時好時壞,國二開始,甚至一路走下坡;國三更是叛逆,全面拒絕學習。不過,國三畢業前,作者還是把握最後時間衝刺,以不錯的成績推甄上五專。

但是,讀了五專,各種生活及學習的困難仍未解決,直至五專四年級,才被轉往諮商中心諮商,並確診為ADHD。


這本書不僅僅只是作者身為ADHD從小到大的心路歷程,作者更以自己身為ADHD、特教老師的身分,給為人父母的讀者諸多教養建議,希冀讀者能理解很多時候ADHD是生理上的「不能」而不是「不為」。

這本書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作者對於ADHD及用藥的看法:

用藥是「輔助」,不是「治病」
要讓孩子知道,吃藥不等於他就「有病」,ADHD 就是一個種類的人,有人喜歡說ADHD是一群「獵人」,或就像戴眼鏡的一群人,藥物本身就像戴眼鏡一樣,眼鏡可以幫助近視的人可以看得清楚,藥物可以幫助ADHD 的人發揮他本來就有的能力。能力是沒法靠外在任何力量加進來的,只有當一個人有這樣的能力才能發揮出來。
「依賴」不等於「上癮」。
利他能治標不治本,所以必需長期依賴;甚至有人可能需要終生服藥。有用藥專注力自然好,表現自然好,沒用藥就是回到孩子原本的樣子。你可以想成是,你的孩子只不過像是戴了眼鏡一樣,眼鏡拿下來就看不清而已,可以說是一種依賴,但跟上癮是不一樣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光筆記-Ember’s Note
9會員
47內容數
微光筆記一希望微弱的光,也能發揮影響力。我是Ember,育有兩個男孩兒,是個職業媽媽。雖然和老公雙薪無後援,每天在上班、照顧小孩之餘,還是用盡力氣利用零碎的時間充實自己!
2025/04/17
心理治療老師請假的這段時間,我都靠著請教GPT來療癒自己。就只是看著GPT的回覆,我都能默默掉眼淚;要是和老師面對面談,估計我又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吧!
2025/04/17
心理治療老師請假的這段時間,我都靠著請教GPT來療癒自己。就只是看著GPT的回覆,我都能默默掉眼淚;要是和老師面對面談,估計我又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吧!
2025/04/17
1.承認感受,而非急著反駁感受。 2.所有的行為都是溝通,行為的背後會發現感受。
Thumbnail
2025/04/17
1.承認感受,而非急著反駁感受。 2.所有的行為都是溝通,行為的背後會發現感受。
Thumbnail
2025/03/16
就算是心理諮商師,甚至是「教養專家」,育兒路上,仍舊充滿各種心寒、憤怒、焦慮、煩躁⋯等時刻。感謝志恆老師向讀者坦承育兒經驗,讓我再次驗證父母有這些負面感受、出現一點也不正向的教養行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Thumbnail
2025/03/16
就算是心理諮商師,甚至是「教養專家」,育兒路上,仍舊充滿各種心寒、憤怒、焦慮、煩躁⋯等時刻。感謝志恆老師向讀者坦承育兒經驗,讓我再次驗證父母有這些負面感受、出現一點也不正向的教養行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一名一年級男生小康在特殊需求課後照顧班中的學習過程。小康面臨著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挑戰,展現出情緒波動、過度活躍及社交技巧不佳等行為特徵。在老師的指導下,他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改善學習表現。面對ADHD的挑戰所需的理解、耐心與有效的指導策略,強調對孩子潛能的關懷與引導。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一名一年級男生小康在特殊需求課後照顧班中的學習過程。小康面臨著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挑戰,展現出情緒波動、過度活躍及社交技巧不佳等行為特徵。在老師的指導下,他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並改善學習表現。面對ADHD的挑戰所需的理解、耐心與有效的指導策略,強調對孩子潛能的關懷與引導。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母親面對兒子診斷ADHD後的成長故事。從接納到尋求專業協助,與學校合作,家庭支持到媽媽的自我成長,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希望成為其他ADHD家庭的鼓舞和幫助。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母親面對兒子診斷ADHD後的成長故事。從接納到尋求專業協助,與學校合作,家庭支持到媽媽的自我成長,分享她們的成長故事。希望成為其他ADHD家庭的鼓舞和幫助。
Thumbnail
我的女兒在面對ADHD的挑戰,我支持她的興趣和志向,培養自信和快樂。ADHD兒童專注力不足,但他們在藝術、體育等方面常有卓越表現,許多歷史上有名的ADHD人物,如畫家畢卡索和音樂家莫札特。女兒喜歡美術,曉儀老師對女兒的畫作給予肯定和鼓勵。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有熱誠又擅長的事情,培養其潛在的天賦和技藝。
Thumbnail
我的女兒在面對ADHD的挑戰,我支持她的興趣和志向,培養自信和快樂。ADHD兒童專注力不足,但他們在藝術、體育等方面常有卓越表現,許多歷史上有名的ADHD人物,如畫家畢卡索和音樂家莫札特。女兒喜歡美術,曉儀老師對女兒的畫作給予肯定和鼓勵。家長要幫助孩子找到有熱誠又擅長的事情,培養其潛在的天賦和技藝。
Thumbnail
孩子的需求如何處置,不同的角色與不同的觀點就會出現不同的處置方式,但進到實人之後,我認為,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最終目標必須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同時融入團隊的個體,此目標其中牽涉許多細節,此時就要有清晰的理念與豐富的經驗以完善的操作此目標,我正在學習如何更好的做到這件事情。
Thumbnail
孩子的需求如何處置,不同的角色與不同的觀點就會出現不同的處置方式,但進到實人之後,我認為,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最終目標必須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主同時融入團隊的個體,此目標其中牽涉許多細節,此時就要有清晰的理念與豐富的經驗以完善的操作此目標,我正在學習如何更好的做到這件事情。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老師說他上課都沒辦法專心,但是他在家裡可以一個人拼積木拼很久耶...」媽媽電話中,拋出這個疑惑,想問問我的看法。
Thumbnail
「老師說他上課都沒辦法專心,但是他在家裡可以一個人拼積木拼很久耶...」媽媽電話中,拋出這個疑惑,想問問我的看法。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
Thumbnail
相信不少家長都曾遇過,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時常不認真寫作業,總是分心;或是接送孩子時聽到老師回饋孩子不認真聽講,時常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影響同學。這時都不免有此疑惑: 所以這表示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的問題嗎?,我該帶他去醫院做評估嗎? 對此,以下我們提供幾項準則,供你作為參考的依據: 一、生活中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