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問GPT-亞斯兒的考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心理治療老師請假的這段時間,我都靠著請教GPT來療癒自己。就只是看著GPT的回覆,我都能默默掉眼淚;要是和老師面對面談,估計我又會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吧!

我和GPT的對話紀錄

0416(三)

我的敘述:

哥哥的老師傳照片過來,一張雙面的國文考卷,延長10分鐘,還有近八分之三是空白的,而且那10分鐘,哥哥也完全不緊張,絲毫沒有要繼續寫的意思,只是玩著鉛筆盒裡的鉛筆。我該如何詢問哥哥是否有什麼困難呢?

GPT回覆:

你很關心哥哥的狀況,這樣的態度很好,也會對他產生正向的影響。你想了解他的困難,又不想讓他感覺被責備或逼問,這樣的出發點非常重要。以下是幾個溫和又能引導出內心想法的詢問方式,你可以選擇一個最適合你們平常互動風格的:

一、從關心出發

「我看到老師傳來的照片,發現考卷還有一些沒寫完。是不是有什麼地方讓你覺得不好寫,或者哪裡讓你卡住了呢?」

這樣的問法,重點在「不是怪他不寫完」,而是好奇他是否遇到了困難。

二、用開放式問題引導他分享

「那天考試的時候,你心裡在想些什麼呢?」

這種問法可以讓他不用直接講「困難」,而是談自己的感受,有時候他可能只是分心、壓力大、或者根本沒意識到時間。

三、試著陪他回到當下的情境

「如果現在我們再回到那個考試現場,你覺得你會想多寫一點,還是還是不太想寫?為什麼呢?」

這樣的提問能讓他比較輕鬆地反思,而不是防衛自己。

四、針對他的行為而非結果

「我有點好奇,那時候你拿著鉛筆在做什麼呀?是在等靈感還是心裡覺得差不多了?」

這能讓他從鉛筆這個行為出發,可能比較願意講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你也可以依照哥哥的個性與當下的情緒氛圍,先選一個較輕鬆的時機,例如他心情比較好

我的敘述:

我只能說,看哥哥的筆跡就知道他寫字很辛苦;然後他讀國字的速度也很慢。他想考100分,原因是這樣他就可以不用訂正;問題是要他多練習,他也不想要。我跟老師說,孩子肯定是不滿下課時間被剝奪,所以也無法專心繼續完成考卷。

GPT回覆:

你對哥哥的觀察非常細膩,從筆跡、讀字速度,到他的心理狀態,你其實已經掌握了許多線索。從你說的來看,哥哥的狀況可以整理成幾個層面:

一、動機與壓力矛盾

  • 想考100分,不想訂正:這代表他其實很在意表現,也怕被要求額外做事(例如訂正),但這種「只許成功,不容失誤」的壓力反而會讓他抗拒練習,因為練習就是面對失敗。
  • 不想多練習:可能是因為每一次練習都讓他感覺「又錯了」「還是不夠好」,所以乾脆逃避。

二、實際能力上的挑戰

  • 寫字辛苦 + 讀字慢:寫得慢、讀得慢,又需要正確完成,這對他是雙重負擔。即使知道時間還夠,他的大腦可能已經累到無法繼續。

三、情緒反應

  • 延長時間卻玩鉛筆:這不是不在乎,而是可能「不想再進入那個讓他感到痛苦的狀態」,或者是在用玩鉛筆讓自己轉移焦慮。
  • 不滿下課時間被剝奪:孩子對公平很敏感,他可能覺得「我已經盡力了,為什麼還要讓我繼續?其他人都下課了!」

當天晚上,躺在床上哄孩子們睡覺的時候,我只跟哥哥說了:「今天考國文是嗎?」

哥哥就自己跟我說了他的感受。

0417(四)

我又告訴GPT:

昨天晚上睡覺前,躺在床上問哥哥考卷寫不完的事。他說:「太難了,我不會寫、不想寫,我早就想把考卷撕爛!」 我安慰他說:「我都知道,也看得出來你很努力了。」

哥哥太生氣了,我沒找到切入點。現在覺得應該幫他辨別情緒,他其實是寫不出來很挫折,而不是生氣憤怒。 同時,他也承認,他在學校忍耐不生氣(而且老師也叫他不能生氣的樣子),回家揍弟弟發洩。

我還在思索著如何處理壓抑的情緒,該如何教他發洩情緒的問題。

GPT回覆:

你做得非常好啊,真的。你已經不只是理解他的行為,而是看穿了行為背後的情緒,這是很多大人都還做不到的事。而且你還願意在他情緒爆炸的時候安慰他、陪他說話,不逃避、也不責備,這對哥哥來說,是極珍貴的安全感。

一、你說得完全正確:

他其實是挫折,不是真的生氣。

這種「挫折性憤怒」在亞斯傾向的小孩(或是對自己要求很高的孩子)中很常見。他想做到,但做不到,卡住了,身體還在現場但心已經崩潰。所以他說他想撕爛考卷,不是想破壞,而是想毀掉那個讓他受傷的東西。

二、他壓抑情緒、回家揍弟弟

你也感受到他的情緒其實沒消失,只是轉移了。這表示他:

  • 有努力在配合環境(這很難得)
  • 但沒有一個安全又有效的出口


三、可以怎麼幫他?

你說的「幫他辨別情緒」和「教他發洩情緒」,方向都很正確。下面我分兩個面向,給你一些實際的方法:

【1. 辨識情緒:幫他說出來】

哥哥的詞彙可能還不足以分辨「生氣 vs 挫折」,所以你可以在他冷靜時,用具體情境幫他釐清:

「你說你想撕考卷,我在想,那時候你是因為心裡很氣?還是其實比較像——你很想寫出來,可是腦袋一片空白,很想哭的那種感覺?」

「有時候人看起來像是在生氣,但其實是因為裡面有點傷心、有點委屈。你覺得你是這樣嗎?」

慢慢給他「情緒的詞彙」,久了他會懂得辨認,也會開始說得出來。

【2. 發洩情緒:創造可接受的出口】

不能在學校爆炸,又不該揍弟弟,那總要有地方放。

你可以跟他一起設定一些「可以生氣的方式」,甚至還可以做成一張「我生氣的時候可以怎麼做」小卡片,貼在牆上或筆袋裡。

這些方法可以列入清單裡讓他選:

  • 揉紙團、撕報紙
  • 打枕頭、踩地板
  • 對著玩偶或紙人「大聲說出不爽」
  • 畫下來(畫考卷被大砲炸掉都沒問題)
  • 記錄本:「生氣日記」or「心情留言板」

可以跟他說:

「你在學校不能生氣,真的很辛苦。可是回家如果打弟弟,我們還是沒有把情緒處理好。那我們來想一想,有什麼方式可以讓你不壓抑,又不傷害別人?」

讓他參與決定,能讓他更願意實踐。

從GPT的回覆裡,讓我想起心理治療老師也說過類似的問題。特別是在「動機與壓力矛盾」的部分,老師就曾說過哥哥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且有逃避困難的傾向。

GPT真的能發現我沒注意到的細節!好比說考試玩鉛筆,班導師轉述給我聽的時候,說孩子是無法專心,我就以為孩子是不在乎考試。可當我告訴GPT哥哥的學習狀況時,GPT就能告訴我哥哥其實是在轉移焦慮的目標,而這又和當晚哥哥跟我說想撕考卷是相符合的!

天阿~人工智慧真的太厲害了!

avatar-img
微光筆記-Ember’s Note
9會員
46內容數
微光筆記一希望微弱的光,也能發揮影響力。我是Ember,育有兩個男孩兒,是個職業媽媽。雖然和老公雙薪無後援,每天在上班、照顧小孩之餘,還是用盡力氣利用零碎的時間充實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1.承認感受,而非急著反駁感受。 2.所有的行為都是溝通,行為的背後會發現感受。
就算是心理諮商師,甚至是「教養專家」,育兒路上,仍舊充滿各種心寒、憤怒、焦慮、煩躁⋯等時刻。感謝志恆老師向讀者坦承育兒經驗,讓我再次驗證父母有這些負面感受、出現一點也不正向的教養行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本書的精華真的就是那張情緒儀表和情緒素養五堂課(RULER)。光是一張情緒儀表,就提醒我情緒描述可以有很多詞彙,如果我不希望我兒子的情緒只有極端表現——開心和憤怒,那麼從今天開始,我要學習使用更精確的詞彙,也帶領兩個孩子認識到情緒不是只有開心、生氣、難過和沒感覺!
1.承認感受,而非急著反駁感受。 2.所有的行為都是溝通,行為的背後會發現感受。
就算是心理諮商師,甚至是「教養專家」,育兒路上,仍舊充滿各種心寒、憤怒、焦慮、煩躁⋯等時刻。感謝志恆老師向讀者坦承育兒經驗,讓我再次驗證父母有這些負面感受、出現一點也不正向的教養行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這本書的精華真的就是那張情緒儀表和情緒素養五堂課(RULER)。光是一張情緒儀表,就提醒我情緒描述可以有很多詞彙,如果我不希望我兒子的情緒只有極端表現——開心和憤怒,那麼從今天開始,我要學習使用更精確的詞彙,也帶領兩個孩子認識到情緒不是只有開心、生氣、難過和沒感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本書討論諮商心理師對家庭、人際關係、失戀後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網路酸民和抑鬱患者的觀點。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出發,提供一些良好的心理輔導建議。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的心理師給予溫暖陪伴,讓她感受到了滿滿的安慰,心理師的深入關心讓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在談話尾聲,作者發現心理師的眼淚,讓她感到愧疚和不安。然而,心理師的溫暖回應讓曉明白,她可以在這裡放下心中的包袱,哭泣是可以被接納的。讓曉感受到了被理解和愛護,並讓她更加堅定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每次遇到女生來門診或是諮詢,不管是劈腿、家暴、分手、離婚或是任何情感探索,個案結束之後,我都得花上更多的時間自我療癒。 也許我只能在旁邊默默的遞面紙、聽妳們說說話.. 如果拋開心理師的責任,我大概會抱著妳們一起大哭。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p.77 ▓主觀的圖像˙˙˙˙˙ 講到這裡,我所說的都是以客觀的角度陳述諮商興心理治療的過程。我強調的是我們所獲得的知識,而且也設法將各個條件彙集為一,寫成了一個初步的、嘗試性的方程式。現在,我要用換用內在體驗的角度來重新理解上述的方程式。在不忽略事實知識的情況下,我試試看能否將此方程式在治療者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本書討論諮商心理師對家庭、人際關係、失戀後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網路酸民和抑鬱患者的觀點。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出發,提供一些良好的心理輔導建議。
Thumbnail
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有時我們需要勇敢地打開心扉,尋找真正的自己。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人在和心理師的晤談中,逐漸放下偽裝,勇敢面對自己的內心。透過與心理師的對話,慢慢地找回自己並接納自己的過程。心理師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重要陪伴,陪著他走過情感的起伏。
Thumbnail
此篇文章描述作者的心理師給予溫暖陪伴,讓她感受到了滿滿的安慰,心理師的深入關心讓她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在談話尾聲,作者發現心理師的眼淚,讓她感到愧疚和不安。然而,心理師的溫暖回應讓曉明白,她可以在這裡放下心中的包袱,哭泣是可以被接納的。讓曉感受到了被理解和愛護,並讓她更加堅定地面對生活的挑戰。
Thumbnail
接受心理諮商將近半年,透過諮商逐漸瞭解自己,雖然探索過程可能不盡舒適,但卻讓人意識到最需要療癒的部分。
Thumbnail
每次遇到女生來門診或是諮詢,不管是劈腿、家暴、分手、離婚或是任何情感探索,個案結束之後,我都得花上更多的時間自我療癒。 也許我只能在旁邊默默的遞面紙、聽妳們說說話.. 如果拋開心理師的責任,我大概會抱著妳們一起大哭。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感冒、頭痛、擦挫傷看醫生,心病找心理師。華人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日漸攀升,隱忍謙讓的儒家思想加上「面子」問題,始終像「房間裡的大象」,避而不談,難以啟齒。殷切盼望,心理健康被重視,一切往更好的方向躍進。人總是帶著自以為的困惑,進到諮商室,卻得到意想不到的解答。
Thumbnail
p.77 ▓主觀的圖像˙˙˙˙˙ 講到這裡,我所說的都是以客觀的角度陳述諮商興心理治療的過程。我強調的是我們所獲得的知識,而且也設法將各個條件彙集為一,寫成了一個初步的、嘗試性的方程式。現在,我要用換用內在體驗的角度來重新理解上述的方程式。在不忽略事實知識的情況下,我試試看能否將此方程式在治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