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的童年(三十三)不同性格孩子的教養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家裡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個性不同是很正常的。只是對教養經驗一般都不太夠的父母而言,能否應對得當,那就是一個不小的問號了?

我家兩個男孩的年齡相差近六歲,陪伴孩子的那幾年,因為相處的時間,比起一般雙薪父母的家庭要長很多,自然看得更清楚孩子個性上的差異,甚至極微小的地方。

可是,要怎麼好好處理他們個性差異帶來的日常行為,我們沒有經驗,也都憑本能去教養。

平心而論,我們比較留意對他們兩個的公平性。當然,才三歲多的小兒子自然會得到比較多的關注,和多一些寬容。這樣的差異,對大兒子的成長有何關聯,我們並沒有太留意。多年以後,如今回想起來,我必須承認,對大兒子的成長,或多或少,產生了一些影響,有些是負面的。

大兒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對很多週遭的事物都有興趣。當遇上他好奇的事物時,最喜歡問 “為什麼”,我常戲稱他是“為什麼小子”。還不打緊,他的問題是一個接下一個,環環相扣,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可。

他喜歡玩小汽車,也會動手拆卸他的玩具小車子。肢解的零件最多的就是輪胎,經常抓在手上把玩。

有一次準備出門前,他和弟弟先下去車庫。電動門是開著的,他們有足夠空間在那裡玩。一看到我,他就問,我們車子的輪胎怎麼不是很硬,要我看他手上的玩具車輪胎。趕著出門,我要他們都上車,他一樣坐在副駕駛座。上了公路以後,我開始回答他剛才的問題:

「玩具車輪胎是塑膠的,不適合當汽車輪胎。汽車輪胎要用橡膠的。」

「哦!為什麼一定要用橡膠的呢?」,兒子緊接著問。

我說:「就跟氣球一樣,就是用橡膠做的。你看,爸爸不是經常要檢查輪胎的壓力,還要幫它打氣。它就跟氣球一樣,要把氣壓打得夠飽,才可以支撐汽車的重量。

這下他靜靜的想了一下,沒幾秒,又來了。他說:「馬來西亞不是種很多橡膠樹,我們去玩的時候,還看過工人在樹幹上採收橡膠乳汁。那些都跟牛奶一樣,是白色的呀!為什麼我們車子輪胎是黑色的?」

他沒有要停的樣子,我也不適合現在就不回答他。路上車子不多,我還可以再跟他解說:

「那些乳汁都是生膠,還要加一些化學物質,再煮熟(硫化的過程 vulcanization,我沒解釋,怕為難他,也為難我自己),之後才可以當成工業橡膠原料使用。這樣懂嗎?」

我感覺我沒有正確回答他的問題,他是問為什麼是黑色的?果不其然,他是不滿意,他接著問:

「煮熟了就會從白色變成黑色嗎?為什麼?」

他的“為什麼”問題,快要掏光我腦袋裡的“知識銀行”了。我說:

「橡膠做的輪胎可以是很多其他顏色,黑色的原因是加了“碳黑”,那化學物質可以增加輪胎的硬度和耐磨度,這樣可以使用久一點。」

我發現我給自己找來更多的麻煩,我的回答可以幫他生出另外一打的“為什麼”。沒有等他再問,我搶先說:

「Hank, 今天回家,我再找一下,工廠裡是怎麼生產輪胎的書給你看。這個題目,我們就先討論到這裏。OK!」

這就是我們父子的一個“為什麼”對話範例。或許有人會問,那麼,小兒子的反應會如何?

很簡單,小兒子不會開啟這樣的話題,當然就不會有後續的連環問了。他們就是不一樣。

小兒子沒問,不說,不代表他沒有受到影響。日後的種種跡象,我們發現小兒子一直在跟隨哥哥,一直在複製他哥哥的所作所為。

因為近距離的相處,習慣看著哥哥學習的順利,也沒遭遇到什麼困難,他無形中把自己轉化成自己的哥哥,而忽略了,他們兩人在IQ 和 EQ上面是有很大的差異性。當然,他自己本身是不可能懂的。

這個性格上的明顯差異,我們是到了小兒子青少年時才開始察覺,感覺他有必要朝向自己的長處去發展,包含高中的‘’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課程的選讀,免得耽誤了將來入讀大學的選項。

大兒子應該可以被歸類在“資優生”的群體,而小兒子在數理方面就沒有哥哥那麼出色,他比較偏重文科或是社會科學。要是他選擇和哥哥完全讀一樣的,那麼,他的高中會讀得很辛苦。基於孩子的自尊,到了青少年時期,為人父母的我們就慢慢把手拿開,讓孩子為自己的事去做決定。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值得父母特殊的對待

這些都是後話,結論是,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顯然忽略了孩子性格差異性的因應,這導致後來的一些教養難題,尤其在課業學習方面。小兒子是因此吃了不少苦頭,雖然換得了他堅強的毅力,我們還是於心不忍的。遺憾的是,人生是無法重來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立格的沙龍
236會員
239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安立格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10
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和人格發展,其影響的深遠,是難以想像的。 還記得自己在鄉村小學一、二年級時,曾有一次因為剛換新制服帽子的帽徽,竟然被同學誤會是偷來的。而我竟沒有辯白,還被那昏庸的代課老師指責。那是一個創傷性的記憶,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真相是這樣。當年那所小學男生的帽子很像日本小學生的黑色小
Thumbnail
2024/09/10
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和人格發展,其影響的深遠,是難以想像的。 還記得自己在鄉村小學一、二年級時,曾有一次因為剛換新制服帽子的帽徽,竟然被同學誤會是偷來的。而我竟沒有辯白,還被那昏庸的代課老師指責。那是一個創傷性的記憶,至今仍然記憶猶新。 真相是這樣。當年那所小學男生的帽子很像日本小學生的黑色小
Thumbnail
2024/09/06
襁褓期到學齡前之間的小孩,都是在努力學習階段,他們會慢慢懂很多人世間的事物,但本質上,對於生存和成長的必要條件,大部份他們還是不太懂的。 也因為如此,他們是否乖巧,安靜,不亂哭,不胡鬧?很多情況,多少都會給大人帶來困擾。大人除了愛心,還得有耐心和信心,慢慢陪他們學習,一天一天成長。 話說我們家的
Thumbnail
2024/09/06
襁褓期到學齡前之間的小孩,都是在努力學習階段,他們會慢慢懂很多人世間的事物,但本質上,對於生存和成長的必要條件,大部份他們還是不太懂的。 也因為如此,他們是否乖巧,安靜,不亂哭,不胡鬧?很多情況,多少都會給大人帶來困擾。大人除了愛心,還得有耐心和信心,慢慢陪他們學習,一天一天成長。 話說我們家的
Thumbnail
2024/08/31
學校假期結束前,家人在台灣的悠哉日子也該告一段落。由於旅途上,兩個孩子都須要照顧,岳父岳母也是愛女心切,就一起飛來紐西蘭。 一趟十幾個小時,對孩子,對老人家都不輕鬆,就留他們住下來一段時間,遠離一下台北的塵囂也好。 兩老都才六十開外,狀況也不錯,我們就可以盡可能的帶他們到處轉轉,體驗一下完全不一
Thumbnail
2024/08/31
學校假期結束前,家人在台灣的悠哉日子也該告一段落。由於旅途上,兩個孩子都須要照顧,岳父岳母也是愛女心切,就一起飛來紐西蘭。 一趟十幾個小時,對孩子,對老人家都不輕鬆,就留他們住下來一段時間,遠離一下台北的塵囂也好。 兩老都才六十開外,狀況也不錯,我們就可以盡可能的帶他們到處轉轉,體驗一下完全不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有時,我們在外面看見一個叛逆不受教的孩子,心中總是會有一個疑問,「這個孩子行為乖張,家長到底怎麼教的?」有些家長確實因種種原因疏於管教,孩子行為不檢點,家長難辭其咎。但是也有不少家長覺得委屈,因為他們沒有放任,而是嚴格管教,對老大老二有用,偏偏對老三完全沒效果,親子衝突天天上演,身心俱疲,不知如何是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探討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的異同,指出大人對孩子的期望與對待方式,以及孩子在這種關係中的角色。建議大人可以用生態觀察的角度看待孩子的成長,接受並欣賞每一個孩子獨特的樣貌。
Thumbnail
孩子偏差行為可能是他們缺乏因應某些情況的能力,或是因為缺乏家長的關愛。本文探討了孩子偏差行為的原因和應對方式,並提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和父母應給予的關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孩子偏差行為可能是他們缺乏因應某些情況的能力,或是因為缺乏家長的關愛。本文探討了孩子偏差行為的原因和應對方式,並提出了培養孩子的能力和父母應給予的關愛的重要性。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隨著孩子愈來愈大,父母與孩子的相處時間愈來愈少、細碎。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日常相處時間裡,建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信任關係。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同卵雙生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不經意地被照顧者分成一個好的一個壞的。面對這樣的情況,照顧者需要提供足夠的支持和關注,並明白每個孩子的需求和個性。即使是擁有兩個主要照顧者的家庭,也可能出現資源不均的問題。在面對類似情況時,照顧者需要理解每個孩子的獨特性,並為他們提供相應的支持和指導。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家長之間在育兒過程中亦須「溝通協調」,以有效率、有目標地使事務順利運作。身為母親經常扮演主要照顧者,但父親相較於母親,對於訂下的規則較能夠徹底執行,父母應做好示範。這篇文章強調共同配合的重要性。
Thumbnail
描述我與兩個孩子之間的溫馨時刻,以及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成長與領悟。 通過孩子們的天真行為,讓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從中汲取了寶貴的教訓。希望透過我的育兒故事溫暖人心,也反映了家庭中的愛與成長的教養歷程。
Thumbnail
描述我與兩個孩子之間的溫馨時刻,以及在教養孩子過程中的成長與領悟。 通過孩子們的天真行為,讓我深刻體會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並從中汲取了寶貴的教訓。希望透過我的育兒故事溫暖人心,也反映了家庭中的愛與成長的教養歷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