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2|閱讀時間 ‧ 約 27 分鐘

陪伴孩子的童年(三十三)不同性格孩子的教養

家裡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孩子,個性不同是很正常的。只是對教養經驗一般都不太夠的父母而言,能否應對得當,那就是一個不小的問號了?

我家兩個男孩的年齡相差近六歲,陪伴孩子的那幾年,因為相處的時間,比起一般雙薪父母的家庭要長很多,自然看得更清楚孩子個性上的差異,甚至極微小的地方。

可是,要怎麼好好處理他們個性差異帶來的日常行為,我們沒有經驗,也都憑本能去教養。

平心而論,我們比較留意對他們兩個的公平性。當然,才三歲多的小兒子自然會得到比較多的關注,和多一些寬容。這樣的差異,對大兒子的成長有何關聯,我們並沒有太留意。多年以後,如今回想起來,我必須承認,對大兒子的成長,或多或少,產生了一些影響,有些是負面的。

大兒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對很多週遭的事物都有興趣。當遇上他好奇的事物時,最喜歡問 “為什麼”,我常戲稱他是“為什麼小子”。還不打緊,他的問題是一個接下一個,環環相扣,非要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可。

他喜歡玩小汽車,也會動手拆卸他的玩具小車子。肢解的零件最多的就是輪胎,經常抓在手上把玩。

有一次準備出門前,他和弟弟先下去車庫。電動門是開著的,他們有足夠空間在那裡玩。一看到我,他就問,我們車子的輪胎怎麼不是很硬,要我看他手上的玩具車輪胎。趕著出門,我要他們都上車,他一樣坐在副駕駛座。上了公路以後,我開始回答他剛才的問題:

「玩具車輪胎是塑膠的,不適合當汽車輪胎。汽車輪胎要用橡膠的。」

「哦!為什麼一定要用橡膠的呢?」,兒子緊接著問。

我說:「就跟氣球一樣,就是用橡膠做的。你看,爸爸不是經常要檢查輪胎的壓力,還要幫它打氣。它就跟氣球一樣,要把氣壓打得夠飽,才可以支撐汽車的重量。

這下他靜靜的想了一下,沒幾秒,又來了。他說:「馬來西亞不是種很多橡膠樹,我們去玩的時候,還看過工人在樹幹上採收橡膠乳汁。那些都跟牛奶一樣,是白色的呀!為什麼我們車子輪胎是黑色的?」

他沒有要停的樣子,我也不適合現在就不回答他。路上車子不多,我還可以再跟他解說:

「那些乳汁都是生膠,還要加一些化學物質,再煮熟(硫化的過程 vulcanization,我沒解釋,怕為難他,也為難我自己),之後才可以當成工業橡膠原料使用。這樣懂嗎?」

我感覺我沒有正確回答他的問題,他是問為什麼是黑色的?果不其然,他是不滿意,他接著問:

「煮熟了就會從白色變成黑色嗎?為什麼?」

他的“為什麼”問題,快要掏光我腦袋裡的“知識銀行”了。我說:

「橡膠做的輪胎可以是很多其他顏色,黑色的原因是加了“碳黑”,那化學物質可以增加輪胎的硬度和耐磨度,這樣可以使用久一點。」

我發現我給自己找來更多的麻煩,我的回答可以幫他生出另外一打的“為什麼”。沒有等他再問,我搶先說:

「Hank, 今天回家,我再找一下,工廠裡是怎麼生產輪胎的書給你看。這個題目,我們就先討論到這裏。OK!」

這就是我們父子的一個“為什麼”對話範例。或許有人會問,那麼,小兒子的反應會如何?

很簡單,小兒子不會開啟這樣的話題,當然就不會有後續的連環問了。他們就是不一樣。

小兒子沒問,不說,不代表他沒有受到影響。日後的種種跡象,我們發現小兒子一直在跟隨哥哥,一直在複製他哥哥的所作所為。

因為近距離的相處,習慣看著哥哥學習的順利,也沒遭遇到什麼困難,他無形中把自己轉化成自己的哥哥,而忽略了,他們兩人在IQ 和 EQ上面是有很大的差異性。當然,他自己本身是不可能懂的。

這個性格上的明顯差異,我們是到了小兒子青少年時才開始察覺,感覺他有必要朝向自己的長處去發展,包含高中的‘’IB‘’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課程的選讀,免得耽誤了將來入讀大學的選項。

大兒子應該可以被歸類在“資優生”的群體,而小兒子在數理方面就沒有哥哥那麼出色,他比較偏重文科或是社會科學。要是他選擇和哥哥完全讀一樣的,那麼,他的高中會讀得很辛苦。基於孩子的自尊,到了青少年時期,為人父母的我們就慢慢把手拿開,讓孩子為自己的事去做決定。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都值得父母特殊的對待

這些都是後話,結論是,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顯然忽略了孩子性格差異性的因應,這導致後來的一些教養難題,尤其在課業學習方面。小兒子是因此吃了不少苦頭,雖然換得了他堅強的毅力,我們還是於心不忍的。遺憾的是,人生是無法重來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