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26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表達的恐懼

前一陣子順利地完成論文口試,這讓我想起去年發生的一些事。

某次在課堂上回答老師的問題,我居然嘴唇發抖到嘴巴閉不起來!另一次,是演講結束後,我私下向講者問問題,竟然又發生了類似的事。幸好當時都戴著口罩,所以沒有被他人發現。

我擔心萬一論文口試的時候,如果又再度發生類似的事,那可如何是好🥶?警覺到事態的嚴重性,我決定來好好面對。

諮詢時,老師說這是累世的表達恐懼,建議我可以在生活中多多練習被觀看,例如在生活中常常看著鏡子,或是去上團體瑜伽課。這樣我能夠從鏡子中練習看見自己,也學習讓別人觀看我。


我覺得很奇怪,從小到大我也參加過不少朗讀、演講比賽,雖然知道自己會很緊張,但是當下還是能夠順利完成,為什麼反倒在「看似普通」的情境裡,會有如此誇張的反應?

其實,「人在變好的時候,才會感覺到自己生病。反倒是狀態不好的時候,會誤以為自己身體很好,長此以往,直接變成了難以治癒的大病」。正是因為在放鬆的狀態下,身體和心能夠自在地、如實地向人身表達自己的需求,而各種小病就是身體在表達的徵兆。倘若人身非常的壓抑、不允許心和身體向自己溝通,其實反而不會察覺到許多微小的病徵。

我想正是因為學習靈性之後,我變得比較能夠接納自己一些,所以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有如此巨大的表達恐懼。原來,我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害怕的,只是過去在潛意識中,不允許自己害怕,所以沒辦法發現這件事。

我想謝謝自己去年勇敢地正視內心的恐懼,這一年來也好好地去面對了,因此才能夠在不久前的論文口試上,流暢、有自信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