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8/2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孩子的畫中解讀內心世界:皮皮老師的繪畫心理學

作者介紹

本書是作者於臉書人氣社團「爸爸媽媽的兒童美術教室」中與家長互動的故事與心得結晶。作者皮皮老師擁有超過二十年的美術教學經驗,他具備薩提爾、佛學、繪畫心理學和美術教育等相關知,領悟到孩子的畫有許多隱藏訊息,於是他寫就解讀孩子畫作的文章,集結成冊。

前提

作者對於畫作的解讀,是採用精神分析心理學的理論基礎、繪畫心理學中繪畫投射測驗的歸納資料及解析技術。但同時也強調,這樣的分析結果,應該促使我們進一步關心孩子、與孩子核對,但不適合就此做出定論。

從孩子的畫中可以看出哪些端倪?

在本書的第一章中,分別敘述了幾個故事,呈現孩子的畫作中如何透露自己的內心世界?例如:

1.畫背面人物:代表不敢面對某些事實。

2.樹:代為畫者生命歷程與生命能量、隱性自我的投射。

3.三角形:通常象徵危險性 (反叛)。

4.下雨:情緒低落的表徵;雲:心情的表徵。

5.腳:代表人的活動力,沒畫腳,代表孩子覺得沒有自主空間。


孩子的繪畫發展階段

作者花了一些篇幅介紹孩子的繪畫發展階段,包含塗鴉期(2-4歲)、前圖式期(4-7歲)、7-9歲(圖式期)、寫實前期(9-13歲)。

藝術大師畢卡索則是說,自己花費一生學習向孩子那樣畫畫,他指的就是5-9歲的孩子作品,5-9歲是孩子的黃金繪畫時期

從畫作看出孩子重視什麼?

以下是從畫作中觀察孩子重視的東西:

「大小」代表這個人/物品在孩子心中的價值。

「位置」代表這個人的重要性,通常愈中間愈重要。

「出場順序」代表重要性,愈早出場愈重視。

「細節」代表孩子認知的重要性,例如媽媽的髮飾。

「距離遠近」代表孩子的心理距離。

「冷暖色調」代表孩子的生命能量。

如何給予孩子反饋

當孩子拿畫給我們的時候,應如何回應呢?皮皮老師如下說:

1.多點正面讚美,少點批評。

2.多點引導,少點教導。

3.多點開放尊重,少點貼標。


心得想法

作者對畫的這些解讀,我個人實在無法評論,也無法確認是否正確。因為作者應該是有理論基礎的,但並未於書中具體引用來源,所以他到底是憑著理論還是憑著感覺判斷,我們無從得知。

而他背後的這些理論(精神分析心理學)是否已經是很成熟的理論?我也不清楚。或許需進一步借閱一些相關繪畫心理學的書籍會比較得知更完整的架構。

(如果暫時以這樣的方向去分析…唉,那我兒子成天畫打打殺殺,不就完了嗎)

不過我很欣賞皮皮老師對於「聊畫法」的那一章介紹,對於不知道怎麼讚美小孩的父母,是很好的教學與啟發。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