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所造成的傷害,雖然我只有二十多歲
但不論是我的交往對象、還是在家庭關係中,都曾發生過
在家庭關係中的那次,我們家大概有整整三年不得安寧
不管是打官司還是父母之間追逃的相處模式
很多時候越演越烈、我好幾度完全不想回家
而我前幾任,完全消磨了我對感情的信任...
然而在我感情最穩定的時候,我開口談了開放式關係
『安全感』這個詞 是在出軌事實被揭穿的時候不會聽到的東西
人們會講著自己的『付出』、會說著破壞『信任』、會說我多少年的『青春歲月』
會說我的丈夫/老婆/交往對象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
會說難道我們的『愛』比不上一夜的激情
會問『他比我漂亮嗎?』
被背叛的一方無論是感到惱羞成怒、無地自容、或是顏面掃地這都是非常正常的情緒反應;嚴重的也許甚至會有可能會有昏厥或喘不過氣的狀況
但撇除那種幾個月的感情,在數年甚至數十年中的感情發生這種事我們更需要問的也許是『我們』怎麼了?『你』怎麼了?『我』怎麼了?我認為這三個問題缺一不可
白安的一首歌『喜歡本來就是一個人的事』道出了一部分我想說的內容
正因為你們是愛、正因為...至少曾經愛過,所以雖然出軌的一方做錯事了,但這必須由兩個人承擔、必須由兩人解決;兩個人互相喜歡那才是愛,若有一方想放棄了,那也只是單方面的喜歡罷了
回到安全感一詞吧,這樣的觀念我第一次是在『多重伴侶下的安全感:依附關係、創傷理論,與知情同意的開放式關係』這本書中看到的;爾後另一種方向的解釋則是在『多重迷走神經.找回安全感與身心治癒的全新途徑』中得到另一種詮釋
前者有很大的篇幅討論依附理論、而後者則是由人類演化與『身理 <-----> 心理』相互影響的假設下討論安全感,綜合兩者的結論,安全感並不是一種主觀意識可以決定的東西,即便在一個環境中你找不到令你感到不安的東西,但若你的心跳加速、血壓升高、甚至感到焦慮、躁動、或者莫名想離開,這就已經構成不安的要件了;好比家庭,有些人一回家就會情緒不好、爸媽講一兩句話你就覺得他們在念你,即便你知道你的爸媽是愛你的、不會對你造成身理傷害、即便你的爸媽甚至從小沒有打過你,但在某種意義上,你不安的神經已經被觸動而這不是你可以決定要或不要的
這不僅是在家庭中、在一段親密關係、在婚姻關係中也是這樣,即便你的另一半沒什麼不好,甚至可以說是對你百般照顧、又或者甚至撐起整個家庭的經濟,但是當一個人自身有變化,例如身體老化、或者剛好聽到別人的冷言冷語、又或者很不巧的看到另一半好像跟另一個稍微親近一些,只要這引起了你身理上的些微變化(這種變化可以小至你心跳與心跳之間的差異,又稱HRV,有所變化時)這可能就造成不安的要件了,在未經調適或訓練之前,這種不安不是說停就能停的
當人們在親密關係中遇到不安的時候,就會開始激起保護自己的機制,這些機制每個人也許不太一樣,有些人會以更激烈的方式希望換得你的注意、有些人會選擇逃避、有些人會選擇一個B方案,希望有人可以接住他;再次強調,在多重迷走神經理論中,這種不安不是一個選擇,是天生的神經迴路,雖然可以透過訓練改變,但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做到的,而不管這個人如何在情感中保護自己,只要人感到不安,就會切斷某種程度的溝通意願,這也是神經上的迴路、並非選擇,所以一但有人在一段關係中不願意溝通,那這段關係確實就有危險了,而回復溝通最好的方法就是為他重建安全感,而每個人對安全感的定義不同
但有一些一般人適用的準則,例如有旋律、有變化的說話聲、不要太低頻(引擎聲)或太高頻(牙醫的器具)的聲音、眼神接觸、對當事者而言友善的肢體接觸(對於被性侵的人他也許不會覺得任何接觸是友善的,所以這也是很主觀的),我們必須先承認每個人神經迴路天生的差異,每個人遇到不安的狀況跟每個人回復的速度不同,我們才有機會協助他與人溝通
此時此刻最差的狀況就是瘋狂的相互指責,雖然每個人、尤其是被背叛的人絕對有表達自身想法的權利,但是否是最好的修復關係的辦法則因人而異
所以如果真要說出軌是誰的錯,我想說出軌不是任何人的錯,這只是身為人的證據,正是因為人會不安、會做出不完美的決策、是不完美的,所以人才是人;你會愛上他/她而不是另一個她/他也許正是他最初的不完美,如果每個人都一樣完美則每個人之間就沒有差異性,愛,也會變成選擇一個商品的過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