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1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關於履歷-有時候,在履歷上放MBTI可能不是一件好主意


近期,剛好身旁有朋友想換工作,想請我幫他看一下履歷有什麼可以調整的地方。我一打開檔案,映入眼簾的第一段文字是:「我的MBTI測驗是INFJ。」

什麼是MBTI?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是一項性格評量,全名是麥布二氏心理類型量表。它根據四種不同面向的二分法,其中包含是你是外向(E)還是內向(I)、對事物的認知是靠實際的數字(S)還是靠直覺(N)、下決策時是思考占多數(T)還是由情感(F)主導、以及你的做事與生活方式是習慣在固定規律下(J)還是喜歡創意與突破(P)。

四種面向各選其一,總共有十六型的人格。朋友說,他希望能透過寫上MBTI,讓看履歷的人能立刻對他的性格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但是根據自己對於MBTI想法(或者可以說偏見),我認為主動在履歷上放MBTI,可能對求職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邊想說簡單來記錄一下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履歷不該放MBTI?

首先,MBTI雖然近幾年討論度有越來越高的趨勢,但是目前也並非是所有職場人都熟稔這套體系,甚至對一些人來說,這套判斷機制其實跟星座、血型一樣,是個信效度都存疑的方法。

所以,在沒有研究或是僅止於略懂的人眼中,在履歷說自己的MBTI是什麼並沒有什麼幫助,給他們的感覺就跟在履歷上說自己星座是什麼差不多的意思,不僅不會讓他們更了解你,甚至還可能讓對方產生「這個人不夠認真」的感覺。

此外,就算看履歷的人是了解MBTI的人,我也不認為這一定可以幫你加到分。

先講結論,因為MBTI雖然可以幫助看履歷的人快速瞭解你,但也可能會讓別人更容易對你有既定印象。

「你的性格測驗不是外向(E)嗎?為何你在社交場合這麼木訥?」

這是MBTI指標為ESFP人格者的我最常被伴侶問到的問題。

因為對我來說,我的個性是到一個陌生場合時,習慣先觀察試探,畫下一條可以表達的界線。講得直白一點,就是我會評估對新認識的陌生人可以講些什麼內容﹑用什麼樣的表達方式是對方可以接受的。接著才會慢慢從談話中,拓展表達界線。

由於這些過程都需要思考,所以在前期觀察試探的階段,我不太會快速地與對方開啟話題,回話的用字與態度也會比較保守,甚至還會感覺有些不自在。但是在摸清楚可以聊的話題與對方可以接受的態度後,自己就能很放開地和對方聊天,甚至可以從這樣的人際互動中找到能量。

換句話說,我的外向特質是處在一個熟悉的環境,或者說透過試探摸清邊界的環境下,外向的特點才會展現出來,甚至在試探過程中,我的外顯性格一開始給人的感覺還可能是偏內向的。

由此可知,即使是人格特質,每個人都還是會有不同的外顯形式,單憑四個單字很難將你這人的真實面貌完整呈現, 甚至還會給人一種先入為主的觀念,覺得測驗顯示你是內向的人,可是你應徵的團隊外向者比較多,那看你履歷的很有可能會產生「你是不是不適合」的想法。

然而,這不代表我否認MBTI的價值。相反地,我認為它是一個極佳的工具,對內能夠協助我們進行自我探索,找到自己與世界之間,最自在的相處模式;對外,我們也能透過這套工具觀察周遭的人,判斷他們的性格,進而讓彼此的交流更加順利。

甚至如果碰上剛好也有在研究MBTI的人,這也可以成為不錯的談資。只是,並不用急著將這套系統的分析結果,就這樣直接放上履歷。

履歷放什麼比MBTI更好?

比起用文字直接用文字寫說「我是內向/外向者」,不如直接在履歷中用實際案例,會顯得更有說服力。

比方說,如果想要呈現自己內向的性格,可以多凸顯自己在專案工作中具備「獨立工作」、「深度思考」等特質,像是自己在某個計劃中,如何勝任獨立開發的任務,如何深入理解需求,最終如何設計出解決方案。

而如果是想呈現外向,則可以從「與人互動」、「人際溝通」出發,像是自己曾主導什麼專案,或是在什麼樣的活動中擔任協調的角色,用了哪些談判技巧讓團隊順利運作,甚至是寫擔任尾牙主持人,這些歷程都比只是單純說自己「內外向」具體。

總結來說,精準地展現個人價值是求職時的重要任務。

MBTI作為自我認識的工具,雖然為個人帶來洞察力,卻可能在履歷中引起錯誤的先入觀念,限制求職者的展現。因此,透過具體案例和成就來展示自己的特質和能力,能更有效地與未來雇主溝通,展現自己真正的實力和潛力。

尋找合適的方式來呈現自己,比起簡單標籤自己的MBTI類型要來得更為關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