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早睡早起和如何高效讀文獻,竟讓我成為Threads焦點】

昨天在Threads上發表的2篇文章,談到早睡早起以及如何有效內化文獻,居然讓我的追蹤數在一天內增加了150人,從1950到2100人!這個現象真是出乎意料,或許觸及到了大家關心的議題,也更讓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早睡早起以及如何有效內化文獻的具體方法。



▌早睡早起的習慣


我一直有早睡早起的習慣,通常晚上 9 點左右睡,早上 3、4 點起床。這個作息幫助我掌控白天的節奏,尤其當我有大量會議或任務時,早起可以留出時間準備重要工作。


早晨的時間特別珍貴,因為剛起床的專注力和精力都達到最高峰。如果你利用這段時間處理最困難的事情,往往比晚上效率高許多。就算是看似困難的任務,早上也更容易完成。


上個月我回台灣時,深刻感受到早起的好處。台灣和洛杉磯有 15 小時的時差,然而因為我保持了早睡早起的作息,不僅時差調整順利,還能繼續參加與洛杉磯學生的線上會議,推進研究工作。這習慣讓我在兩個時區間工作游刃有餘。


▌早睡避免無意義的晚上


早睡的好處不只限於早上高效工作,還能避免很多晚上沒必要的活動。晚上的情緒不穩定和疲憊感,常導致我們做出衝動的決定。而早睡讓我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無謂的干擾,並且可以更專注在自己重要的目標上。


▌如何讀文獻並內化內容


很多人問我,看書或讀文獻時常常感到無法全部看完,該怎麼辦?其實你不需要把每一頁都讀完,核心在於理解重點並內化。


我常用的框架是「字面上、字面下、字面後」:


1. 字面上:理解文字表面意思,也就是作者明確想表達的內容。

2. 字面下:思考作者為什麼寫這段文字。通過觀察段落與章節標題的關係,了解更深的意圖。

3. 字面後:內化這些資訊,思考它們與你生活或工作的關聯。你可以聯想到工作、學習、甚至人際交往,找到具體應用的機會。


當你發現某個觀點與自己的經驗相連,馬上寫下 300 字左右的心得,這就是你嘗試內化的成果。這些文本不僅能幫助你整理思緒,還能成為數位寫作的素材。我平常在 Threads 上的分享,大部分就是這樣形成的。


▌持續輸出與知識工作流程


當你有了這樣的輸出流程,閱讀過程會變得更有動力。隨著不斷的練習,你會形成自己吸收並輸出知識的系統化方法。這不僅讓你理解文獻更深入,也能讓你在社群分享中獲得更多反饋。


總結來說,早睡早起幫助你掌控時間與精力,而只追求「看懂」而非「看完」的閱讀方法,讓你更有效地內化資訊,成為專注又高效的知識工作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