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閱讀時間 ‧ 約 14 分鐘

建商和投資客好壞?信用創造,即債務創造的源頭是...

這是一篇身為小韮民,關於台灣宏觀經濟環境所作的「媒體識讀」、觀察與心得,也想把之前寫過的兩篇,合起來當作【台灣總經三問】的最後一篇。

以下有很多新聞與舊文連結,或許內容過於雜沓,但你不需要是總經專家,也不用讀過經濟學,憑藉著常識、常理,大家都能抽絲剝繭,進行獨立思考和判斷!

身為中華民國國民,人人都是中華民國的"股東",這個議題值得所有人關心~


​【台灣總經三問】


建商


建商,是builder,是maker! 真的,平心而論

過去100坪的地只能住一戶人家,平房... 自人類發明更好的建築工法,還有「電梯」之後,100坪地現在可以住十戶人家、二十戶人家、三十戶人家...

採光、隔熱、防震、建材工法設計...在安全和舒適的方方面面,都更加先進優化。這是人類科技發展所帶來的進步!


從Jeff Booth的「科技,是通縮」觀點來看房屋建設產業,也絕對是適用的。

那如果科技的指數模式(an exponential pattern)同樣適用於房地產(*前期會有較重的資本財投入,但單位成本能逐步降低),理應出現「花得更少、買的更好」,我們在任何3C商品上都能看到的現象;但,又怎麼走到今天這樣的每坪都再創天價?


先來看這篇Peter St Onge, Ph.D.奧地利經濟學派的X文章及影片(*約3分鐘)

銀行將提供新資金,即使貸款人現在無法償還,只是為了維持貸款仍在履行的假象,稱為延期假裝

Banks will offer new money, even if they now the lender cannot repay,
just to maintain the illusion that the loan is still performing, called extend and pretend.

「延期(寬限期)」和「假裝」沒有違約....
雖然他說的是美國的商業地產,但回過頭想台灣的,不倒也挺合適的?

這當然是欺詐,但我們的整個金融體系,都是從部分準備金制度開始的欺詐
"This is fraud, of course, but then our entire financial system is fraud starting with fractional reserve banking. "


銀行的"新錢"是怎麼變出來的?要如何透過部分存款準備金制度創造貨幣呢?

我一直都推薦Michael Maloney的〈Hidden Secrets of Money〉系列第四集,但想省時間的話,看看這裡的網頁也有清楚解釋: 給你展示下,甚麼才是空手套白狼

客戶A在銀行1中存入了50000美元。銀行1向客戶B發放貸款45000美元
客戶B在銀行2中存入了45000美元。銀行2向客戶C發放貸款40500美元
客戶C在銀行3中存入了40500美元。銀行3向客戶D發放貸款36450美元
客戶D在銀行4中存入了36450美元。銀行4向客戶E發放貸款32805美元
客戶E在銀行5中存入了32805美元。銀行5向客戶F發放貸款29525美元
 在存款準備金率為10%的情況下,最初的50000美元存款已經增長到234280美元的可用貨幣...

從5萬,變23萬...銀行創造貨幣的方法,就是「創造債務」,其中可以賺的「利息」隨著放貸一翻再翻地增加而增加,如果它還可以無需為授信不當、風險控管負責(*反正我大到不能倒阿,政府要出面啦,這都是百姓們的錢耶...

普天之下,沒有比這更「買空賣空」+「穩賺不賠」的行業了吧?


銀行


我們投資一家公司、買股票要看基本面,把資產負債表攤開來,如果有一家公司的負債比超過7成,自有資金佔不到3成,應該就會怕怕的吧...

但「銀行」是甚麼樣的產業呢? 大家去檢視一下,找得出哪一家銀行Equity/Asset ratio,是超過10%的?
Goodinfo蠻好用的「資產狀況」欄位點進去,「股東權益(%)」的佔比數字很清楚


  • 你儲戶的存款,是銀行的負債,銀行必須付利息給你 
  • 你的貸款,才是銀行的資產,銀行可以對你收取利息

"借"儲戶的錢,當作自己的"本"作放貸;利息愈低,真正最大宗的借款人(銀行業)的成本也就愈低。

你還把錢存在銀行(也就是借給銀行)然後拿個1%左右,可憐兮兮的利率?
銀行的存款愈多,可以放貸的金額(擴大房貸債務讓韮民去背的額度)也就愈高喔!


再回頭去想,被罵到翻的當初公教18%的背景,在當時的利率環境下

過去的台灣,當利率在12%的時候房貸只要300萬,但當利率降到2%的時候房貸就成3,000萬了,這其實「部分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必然。

覺得利息低,負擔才輕嗎?按一按房仲App的房貸試算機就知道,即使在同樣的還款年限下,哪種條件要繳的「利息」比較多?更別說把債務膨脹十倍後,你的自備款也得先多十倍;而不可避免地,還款週期將會拉得更長,要繳給銀行的利息也更多。


為什麼銀行喜歡做房貸業務?一間房直接就能輕鬆做到兩千萬、三千萬的放貸額度(可以想成是一般公司的營業額的達標),如果是做信貸,要借幾個小韮民錢才能做到同樣額度,需要做20、30筆信貸才等同一筆房貸;如果是做中小企業貸款融資,資金周轉的期間應該較短,也沒有房貸可達20年、30年來的"長久"(保證30年的利息收入)。「房貸」,簡直就是最完美的標的了吧~


把矛頭都指向建商、投資客,也真的很聰明!


央行不用在那邊裝模作樣,高舉道德大旗(假掰
「資本逐利而居」,本就如此!刻意壓低利率造就的"扭曲",後果是全民在承擔的
實質負利率,每個"存"錢的人都在被吃豆腐
始作俑者,則要假裝它不是問題本身


整個房地產的"市值",難道不是建立在十兆的房貸餘額(債務)之上?
說什麼"財富效應",這叫"債務效應"! 當然過去40年在這遊戲中有賺到的都恭喜


容許我再貼一次Michael Maloney的論點:

「這基本上是個邪惡的貨幣系統(an evil monetary system),以多數人為代價,讓少數人獲利。... 整個建立在"債務創造"的貨幣系統,事實上是一個奴役系統,你以你自己未來工作繳交的稅金、你對國家法幣的信任,在支持這個債務擴張系統。
*詳〈你已經被貨幣化了!社畜人生的根本原因是?〉

特別是,當銀行可以"仗勢"著政府作為最後貸款人 (Lender of last resort),你我都成了這個體系下的奴隸...


美國公債


*這段是此篇「媒體識讀」的重點*

在Fed Pivot的這個時間點上,各路財經專家和寫手,又在敲鑼打鼓地宣稱「若殖利率下降1%,債券價格有機會上漲近12%,若下降2%,就可能有近24%的資本利得...」

身為韮民該有的一點警覺性就是:這麼好康的事,輪的到散戶?
先反過來想,如果當初機構們買(滿)了票面利率1%的美國公債,現在賠多少?


下表是2023年的,如果資訊無誤的話,金融三業裡除了證券業,股債部位1比10的那兩業,都已經死透了...


請和最近這則新聞搭配一起看,就明白了


國王的新衣


淨值2.66兆,對上「未實現」債券評價損失4.66兆! 小學生數學都知道,現在是什麼情況吧... 資不抵債 ,但我們*持有到期*、沒賣不算賠、和宏x電股票一樣

連用excel去算NPV淨現值都不用耶! 把上下兩張表的數字稍微對一下
21兆的債券部位 x24%(不是資本利得而是損失)=約5兆的「未實現」損失

現在是「國王的新衣」的時刻,還是怎樣地? 全都裝沒看見!國王的衣服好漂亮!

怎麼辦? 數學的問題只能用數學解了,是吧...


帳本要如何打平


如果說我們來到了金融系統重置的轉折點,韮民的因應之道? 以下是我簡單的腦袋所能推論出來的...或許我是錯的:

要利用這個過去奴役你的系統,「它」現在就是變成負債狀態(以壽險來說負2兆),但還有生產力的奴隸,必須靠股市賺、靠比特幣賺,接下來的損益表都只能是"賺"

房貸沒辦法再放貸了,但其他的部分,它必須要"放貸",才能賺利息錢。
還是同樣結論,要運用它來當作你的信用放大器,而不是借錢給它(不要當儲戶)。

然後把你的資產,放在生產力的那一端,而不是債務的那端!  ※非投資建議※


再貼幾則新聞,或許以下這些「動作」,都是為了未來的升息作準備,雖然這次沒升

去年美國遲未降息,避險成本飆4%,壽險業2023年全年海外投資砸了3,600億元做避險,這筆錢猶如丟水裡,吞噬了獲利,有業者疾呼「為了全年變動不到一毛的匯率,卻花了3,600億元」。

避險成本給誰賺走了? 不是外豬Big Banks,還能有誰?台灣要繳的保護費,可不是只有買國防武器阿...

至7月底整體壽險避險比率約66%,前七月避險成本已花掉2,281億元、一去不回,超過去年同期1,976億元,今年恐要再花超過3,600億元避險

一年3600億元的避險成本,股市要如何再創高才賺的回來?笑.... 再和上面的表資訊對一下,以為壽險Q1+Q2稅後純益賺個2800億很多嗎?

李長庚說:「所以很大的關鍵在台幣的利率真的是太低,我們的公債殖利真的是太低,所以相對韓國為什麼她接軌上比我們簡單,其實最大的關鍵就是韓國公債殖利比較高。所以我開玩笑,假設我們現在的公債殖利是4.5%,我們大家都可以吹著口哨上班。」



最後,我想以這本書的「前言」來作結,借回來很久...終於翻開第一頁

比特幣本位《The Bitcoin Standard》


令人驚喜!之前在X上轉貼過塔雷伯受訪影片,不知道是什麼讓他現在改變了對比特幣的基本看法,或是,又一次對韮民的「權威」測試?只能自己讀、自己想囉~

至少,在當時他對Bitcoin的觀點:


聯準會前主席葛林斯潘和伯南克對經驗現實知之甚少,我們發現這一點為時已晚:宏觀BS比微觀BS更長久,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小心賦予誰集中的宏觀決策權。
更糟的是,所有央行都在同一模式下運作,使其成為完美的單一文化。

宏觀屁話! (拍手~拍手~拍手~)果然是他一貫的犀利嘲諷用語...

單一,即壟斷

在目前,交易可能仍不方便⋯ 波動性可能太大,而無法成為一種貨幣…
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項保險政策,它會提醒政府,當權者可以控制的最後一個對象,即貨幣,不再是他們的壟斷。這給予我們,群眾,對抗奧威爾式未來的保障政策。
But its mere existence is an insurance policy that will remind governments that the last object the establishment could control, namely, the currency, is no longer their monopoly. This gives us, the crowd, an insurance policy against an Orwellian future.

或許,我通篇寫來過於著重對當前金融體系的「負向表述」,但之前看過的這兩本書《貨幣崛起》和《錢的歷史》都算是有正反論證的中性角度:

NIALL FERGUSON:「沒有借與貸的基礎,世界經濟史便不可能起步。」、「信貸和債務正是經濟發展的主要基石。」 這我也同意。

只是畢竟,終究走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準備好你的出場策略(exit strategy)!


絮絮叨叨...以上內容如果對各位看倌們,還算是有些幫助的話,請不吝給顆愛心讓我知道,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


*以上為本人閱讀觀影之心得領悟、含個人觀點,如有疑義,請參照原書籍影片。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Joan Tsai ╴錢.央行.比特幣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