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心理諮商】那些交換著心事與人生不安與不堪的時刻——你懂,我懂的,我懂,你懂的

【關於心理諮商】那些交換著心事與人生不安與不堪的時刻——你懂,我懂的,我懂,你懂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關於心理諮商,有許多人比喻像是跟樹洞傾吐,像是定期做心靈的保養或是重訓。在成為來談者或心理師之前,每個人或許都先是個人,先有了自己,有了與他人的關係,也才有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結。


心理諮商的奇妙之處,或許也在於在一個固定時間跟空間裡,有一個你好像熟悉但其實所知有限的人,聆聽著自己那些可能沒什麼脈絡,甚至是一週以來的生活事件集結,對面那人,從中認真地,嘗試從那些散落的片段中,找到一些關於自己的線索,或是對於生活與未來尚有感知與期待的確據。


或許就像是知名女星在電視上瘋狂播送的馬桶廣告一樣,在異常潔白的浴室裡,穿著小禮服身材曼妙、皮膚白皙的女星在馬桶旁邊繞來繞去,暗示著馬桶乾淨潔白跟用料成本不斐,也讓自己一身的貴氣逼人,暗示著某種理想生活的象徵。


但終究,女星就只能在馬桶旁繞來繞去,我們看不到,或許也不願意看到,她跟一般生物,或是像我們的常人一樣,也會坐在馬桶上,排泄著身體消化過或不能消化的物質,邊思索著人生的片段。


傾吐很重要,排泄也很重要。身而為人,意識到自己就是個人,有悲傷、快樂,也有自己的限制,這也很重要。



avatar-img
心理之道的沙龍
48會員
25內容數
關於人生的各種思考與想像,在21世紀的現實裡,想像著22世紀更為成熟的人類與更永續的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心理之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當跟同事說要離職去唸書時,同事的起手式通常是:「蛤~為什麼?這麼突然?」、「你要去哪裡?」 那種感覺就彷彿,你本來以為身邊的同事就像跟你同一班車的乘客一樣,都要前往同一個或是類似的目的地。甚至是在有人提早下車時,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搭錯車?或是忙著檢查自己手上的車票,確認自己還在正確的路途上。 當
有日到一家小吃店用餐,隔壁桌進來了一位看起來應該是在附近工地工作的年長男子,黑色的運動服上沾了白色的油漆,黝黑的手連手掌上也有一大塊白色的油漆,感覺像是工作告一段落來用餐休息一下。當店員招呼他坐下給他菜單時,他瞄了桌上的菜單一眼用閩南語跟店員說:「我看唔~」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當跟同事說要離職去唸書時,同事的起手式通常是:「蛤~為什麼?這麼突然?」、「你要去哪裡?」 那種感覺就彷彿,你本來以為身邊的同事就像跟你同一班車的乘客一樣,都要前往同一個或是類似的目的地。甚至是在有人提早下車時,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搭錯車?或是忙著檢查自己手上的車票,確認自己還在正確的路途上。 當
有日到一家小吃店用餐,隔壁桌進來了一位看起來應該是在附近工地工作的年長男子,黑色的運動服上沾了白色的油漆,黝黑的手連手掌上也有一大塊白色的油漆,感覺像是工作告一段落來用餐休息一下。當店員招呼他坐下給他菜單時,他瞄了桌上的菜單一眼用閩南語跟店員說:「我看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