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J040|如何用縱向與橫向邏輯增強你與不同文化的溝通?

「邏輯,是把語言合理地組織起來。」


「邏輯的重要性,是為了讓“任何人”都能聽懂,並接受我們的方案。」


「假設對方有與你相似的經驗,有相近的思考方式,知識背景,你無須費力解說就能順利傳達自己的主張。」


「然而,假如你與對方是初次見面,對方來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對方與你有相反意見,這時候不注意講話的邏輯,對方基本就聽不懂你的方案。」


「將語言合理地組織起來,只有縱向邏輯與橫向邏輯兩種組織方法。」


「縱向邏輯,是任何人都一目瞭然的因果關係:因為A所以B。」


「橫向邏輯,是任何人都一目瞭然的總分關係:A包含B與C。」


「縱向邏輯其實就是演繹法;橫向邏輯其實就是歸納法。」


這段討論,節錄於日本作者高田貴久[1]出版的,


"精準表達:讓你的方案在最短的時間內打動人心"[2],


引發我對「有邏輯地溝通」的重新思考。


最近受好友朱騏影響,也積極在研究各種圖解的技術,


為了讓寫出來的文章可以傳達到更多人的心理。


而在我將近8年的美國經驗上,


「圖解」真的是能夠跨越文化背景,與不同的人溝通。


在美國留學,不可避免的會與美洲人,歐洲人,亞洲人交流。


實際與不同人對話,你會發現「文化背景」真的決定了對方思考事情的方式,做事的習慣。


這時候,一張圖來輔助溝通,往往比各種表達技巧都還要有效果。


但「圖解」並沒有那麼容易,至少我一開始嘗試時處處遇到困難。


而高田貴久老師在精準表達這本書中提到的「縱向邏輯」以及「橫向邏輯」就很適合當作鍛鍊「圖解」的基礎。


縱向邏輯就是因果關係;橫向邏輯就是總分關係。


因果與總分,其實都是「接續給細節」的技巧:


因果,是「接下來導致什麼事情」;


總分,是「接下來有這些細節」。


如果你靜下心想,其實,語言的功能,就是負責「接下來導致什麼事情」與「接下來有這些細節」事情。


同樣的心態也可以應用在寫作上,


文章就可以很順的持續延展下去。


Reference

[1] https://www.precena.co.jp/instructor/takahisa-takada/

[2] https://www.dedao.cn/ebook/detail?id=rEQKv6PKN7rEo2Gxg96ZjApyMvQVlw5jQj0Xb14PJzDkYaReqd8n5LOmB8d7egBx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