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3|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認知偏誤:同溫層都好棒棒,其他意見都是被洗腦的異類?

你有聽過「先入為主」這個成語嗎?

教育部辭典對這句成語的解釋是:「最早聽到的說法容易在心中留下深刻的主觀印象,有了成見後就難以接受其他後來的意見了。」

當我們遇到與自己先前信念或觀點相反的言論,或者接觸到對自己不利的資訊時,內心往往會感到不適或抗拒。

舉個例子。

一個從小到大從未見過芋頭放入火鍋的人,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情景,可能會覺得對方瘋了。

又或者,為什麼有些網路迷因會說,把義大利麵剪斷會讓義大利人火大?因為這個行為違背了他們從小到大的習慣,帶來不舒服的感覺。

世代隔閡

你正在和一位父母輩的人在討論工作觀念。

他們可能從小被教導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存錢買房,而我們成長在鼓勵追求夢想、創業、斜槓的環境中。

你可能會聽到他們說:「穩定才是最重要的,怎麼能一直換工作?」而你卻會想:「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業不是更有意義嗎?」

婚姻觀也可能大不相同。

長輩認為感情縫縫補補,總能湊合著度過餘生。

但我們就會想,改變一個人太難了,還是要找到價值觀相近、相處自在的人一起體驗人生。

這樣的差異就像兩個世代的碰撞,互相難以理解對方的價值觀和選擇。

橫看成嶺側成峰

社群上,兩個不同立場的人互相指責的場面很常見。

彼此可能認為對方「沒讀書」或是「被洗腦」,認為自己掌握了「真相」。

但事實上,大家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問題,甚至可能利益不同而已。

當媒體素養遇上心理學:認知偏誤

這種心理現象常常伴隨著認知偏誤。

認知偏誤有許多不同成因,林林總總加起來有約 100 多種偏誤。

例如,做判斷時,把熟悉或剛觸到的事物作為依據的「錨定效果」;遇上與自身信念相反的觀點時,除非確證到足以完全摧毀原觀念,否則會自動忽視的「逆火效應」;偏好與自身觀點相符的論述,是為「確認偏誤」;認為自己比旁人更具辨識能力的「偏見盲點」......。

你查覺到自己的直覺偏誤了嗎?《真確Factfullness》讀書筆記(上)

你查覺到自己的直覺偏誤了嗎?《真確Factfullness》讀書心得筆記(下)

百談觀點

認知偏誤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卻可能阻礙溝通和理解。在現代社群中,這也助長了同溫層效應,甚至引發極端化的現象。

與其抱持成見,我們不如更多思考對方的觀點,認知到自己的認知偏誤,讓溝通更為開放,世界也因此更包容。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