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陽落下,沉睡的餐車甦醒過來。一個個攤商以一種介於整齊與雜亂之間的狀態排列開,氣味、溫度、聲音。一個活動的小型村鎮,不基於任何信仰的祭典在月光下展開。
從法式餐飲的理論角度來說,能有效地排列組合,讓多種不同的味道和諧美味地共存在一道料理中,才是優秀的廚師手藝。「夜市」本身不是一種料理,但它有強大的共存性。它包裹了固著、流動、發散、集中、理性、與感性。
單就一種聚集經濟的思維,將攤商打包成一綑已然能增加它們的價值。另一方面,夜市的流動性與氛圍感也給出了一種有機的、符合台灣人生存方式的獨特性。
*
台灣人被認為有「湊熱鬧」的習性。在這樣有著過於密集人口的濕熱氣候帶中,喧鬧與擁擠必須成為文化之一。
食物、遊戲、偶爾的表演、和一些不透過現代櫥窗展示--因此能給人一種「撿便宜」印象的商品。這些種種構成了夜市基本的可消費組合,而那已經包攬了足夠多的面向。足以使國內外遊客願意在旅途規劃中加入這個行程:找一個夜市來逛。
即便是一條你平時經過不會停下腳步的街道,當你帶著「逛夜市」的心情走進去,你便可能買下各式各樣能提在手上的小吃。每一個都不貴、份量也不大,但當你意識到時,你花了比平時的一頓更多的錢,也不知不覺中吃飽了。
在夜市的人群之中穿梭,與各式各樣的人擦身而過。嘈雜的聲音與歡鬧的氛圍,一種嘉年華式的體驗臨在。另一方面,這些夜市開啟的日子並不特別、一些攤商甚至擁有自己的店面,使其成為一座活水湖,流動、卻又穩固。
人潮散去,熱鬧的小鎮煙幕般消失。陽光將地上的水漬一點點蒸發,街道回到白天的景致(人在整潔的床鋪上醒來,恍若隔世)。當日月再次交替,城市的冰便會再一次融化,時鐘滴答,餐車流動成整齊且雜亂的樣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