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祺的架構性思考:從資訊整理到觀點表達》這堂課,教大家如何從海量資料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資訊,提取出個人觀點並精準表達。
在這篇文章中,我除了會重點整理課程的架構外,也會分享課程中幾個我認為很重要的點,在最後更會與你分享實際上完課的心得,以及我認為這堂課適合的對象。
架構性思考是什麼?我認為在了解這堂課的內容前,有必要先了解「架構性思考」。
架構性思考指的是「有架構的思考」,也就是「用某種邏輯思考」。我們在思考問題時,習慣先了解原因,再從這些原因導出一個結果,這個推論過程就是初步的「架構性思考」。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使用架構性思考,只是都比較簡單,比如:
但在蒐集時事議題上,若還用簡單的邏輯去統整與歸納,很容易導出一個過於偏頗某方的結論,或者卡在蒐集資料這關,無法進一步形成個人觀點,所以,有必要讓自己有意識地使用架構來思考。
《學一點》獨家折扣!最新 Hahow 8 折優惠券,點此領取(可儲存重複使用)
當我們要蒐集一個議題的資料時,應該先了解自己的目的是什麼、要對誰說,可要是想從蒐集、整理資料的過程找出重點,並形成個人觀點,還需要下列 4 個步驟。
通常來說,可以針對一份資料的兩個部分來做檢驗,分別是:
這邊可能會有點複雜,因此志祺建議可以把焦點放在「既定事實」上,也就是如英國脫歐、拜登當選等這種已經發生的事情,根據事實來檢驗,哪些是來源?哪些是推估出來的觀點?再進一步檢查引用的來源及觀點被推導出來的過程。
此外,我們都不可能沒有特定立場,只要知道對方在什麼樣的立場下表達觀點就可以了,比起這個,資料的引用錯誤與無中生有是更糟糕的事情。
課程指出,觀點推導的過程可能會出現多種謬誤,這裡介紹在時事上最常見的 3 種:
1. 以偏概全:
指的是只偏重某個片面的資訊來判讀整體狀況或做出決策,前文所說的「定錨效應」也很容易造成「以偏概全」的問題,如「殺人犯愛看格鬥漫畫,所以愛看格鬥漫畫的人可能會殺人」的偏頗推論。
2. 因果謬誤:
因果謬誤把沒有充分證據、還需研究才能確認是否相關的事件錯認成有因果關係,通常有 4 種情況:
3. 丐題謬誤:
丐題 (beg the question) 指的是推導出的結論奠基於需要論證的假設前提之上,也就導致你提出的結論會讓人覺得很奇怪而繼續問你問題,就很像你刻意在乞討別人問你一樣,所以也稱作「乞題」。
找齊正確資料,先理解各方立場,就比較有機會從對方在意的角度切入,讓他們有興趣聽你說話,否則很容易淪為各執一詞的無謂爭吵。而在清楚另一方的思考脈絡下,也會知道怎麼回應較恰當。
因此,在理解如何檢驗資料後,志祺建議用「點線面開展法」來抓取相關的完整資料:
可以把這些資料當作是你和人溝通的關鍵鑰匙,拿到更多鑰匙,就能和更多人溝通,如果以「同性公投」作為搜尋的主題,就會是以下的情況:
延續「點線面開展法」,一一檢視找好的資料,在正反方意見中找尋認同和不認同的部分,並自問為什麼。以下以同性婚姻正反雙方意見為例,來說明梳理個人觀點的過程:
以上兩點都沒什麼問題,他們只是從兩方面來談這件事:
不過,基於:
所以我認為「開放同性婚姻」與「延續社會」的關聯性不強,就偏向正方,認同婚姻是個人選擇。
但目前來說,同性婚姻領養子女的政策細節未定,且同性婚姻領養子女是另一個議題,因此我只認同同性婚姻本身是個人選擇,對於同性家庭的議題仍沒有答案。
以上論述只是基於其中一個意見做發展,並未真正形成完整觀點,最好根據正反兩方不同的意見,不停自問與探索,無論是認同或不認同,往下深想原因是什麼。所以前期蒐集資料時一定要確保完整性,多蒐集不同的立場,才能幫助後續觀點的形成。
梳理好自身能認同的核心觀點之後,還要讓這個觀點禁得起考驗,課程中提出了三種做法,這邊介紹其中一種作法:「運用反對立場,深化原有觀點」。
課程中用「死刑存廢」作為例子:
由於每個觀點背後的價值觀不同,從別的立場深化觀點時,只要做到盡量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就行。若沒有明顯相反的觀點時,可以試著反駁自己,看能否用自身立場的觀點解決這些問題。
《學一點》獨家折扣!最新 Hahow 8 折優惠券,點此領取(可儲存重複使用)
前期充分準備之後,到了後期表達的階段,卻不是要你「以理服人」。常常會看到某些新聞下的留言即便有憑有據,立場不同的人也依然是各說各話、火藥味濃厚,這都是「認知失調」的緣故。
因此在表達前,先認識「認知失調」,並用兩個階段循序漸進地溝通,才有凝聚共識的可能。
其實認知失調是很平常的,也是我們心理上的矛盾之處,例如:「我知道要戒掉飲料 …」、「我知道抽菸不好 …」等等,為了能平衡自己的認知,後續可能會用「那杯飲料熱量不多」或「貿然戒菸可能會危害健康」等等理由來說服自己,也就是「自欺欺人」。
我們的大腦喜歡一致性,當自己做出與之前「認知」不一樣的行為時,比如明知抽菸不好,但又實際做了這件事,自相矛盾的情況下,大腦為了排解掉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就會辯解自己沒有做錯或改變先前的「認知」做出相應行為,像是「反對設置禁菸區」之類,來讓認知回復到一致的狀態。
也因此,我們在和不同立場的人溝通時,要理解一個人長期建立的價值觀是不太可能一瞬間改變,即便你提出的論點很有可信度,對方也可能因為認知失調直接駁斥你的想法,演變成情緒化的爭執。
最後,要小心自己也會出現認知失調,若一開始引用的資料有變化,如論文被推翻、情況隨著時間改變等,觀點也要隨著修正。最重要的是,溝通時保持開放態度,並理解立場不一致是正常的事情。
為了避免無謂的爭執,先用「同理心」換位思考,用兩種方式釐清對方可能有哪些立場:
確認對方的立場有哪些,再找到可以調整的部分,以避免出現太大的認知失調,讓溝通變成爭執。
比如對方「不想戒菸」的話,可以直接詢問「為什麼喜歡抽菸?」他可能會有不同立場:
如果你是反對抽菸的人,很可能會覺得這些理由都無法接受。
但或許,有另外的角度可以讓他導到「戒菸」這個結論,例如:
盡量用對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展開談話,以免溝通淪於爭辯,白白浪費時間與精力。
這裡特別推薦課程中的「詢問對方 3 步驟」:
總之,要把焦點放在對對方「好奇」上,從他的價值觀、成長背景來切入,以得到更多的溝通鑰匙。
透過詢問,了解對方比較有可能改變的立場是什麼,便可以展開第二階段的對話了。但在討論一個複雜的議題前,要從兩方面來確認目前的狀況適不適合溝通:
進行這一階段的對話時,特別注意溝通需要循序漸進,就像一扇扇鎖起的門,需要正確的鑰匙才能打開,要是怎麼樣都找不著對應的鑰匙,只能主動放棄這次對話,以免之後都沒有再度對話的機會。
因此,志祺建議事前想好溝通的框架與順序:
維持好每次溝通體驗,下次也才能再展開對話,畢竟有些價值觀需要經過長期溝通才會有影響。
我認為,與其一開始想著要「說服」或「改變」對方的立場,不如先把焦點放在「開啟對話」與「凝聚共識」上,畢竟改變一個人的想法並不容易,但只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真誠,把大目標拆成小目標,透過一次次對話慢慢影響,最終一定能達成目標。
更完整的內容,歡迎閱讀【如何有架構地思考與溝通?志祺團隊探討議題的關鍵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