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補習班工作的這段時間,應該有一個月時間了吧,雖然一週2天的工讀,但是我經歷了許多讓我感到困惑和不安的事情。作為一名小小工讀生,我的工作主要是輔導孩子們寫作業或是做其他雜事的工作,然而,卻常常面對一些我無法理解的教育方式。上週,我目睹了一位老師對一名小學生的責罵,並聽到另一位老師對一位哭泣的孩子的冷漠反應以及看見老師生氣的叫孩子滾出教室的場景。這些經歷讓我深刻反思,為什麼在教育中,老師自身的一言一行及不適切的表達和與孩子溝通的重要性似乎常常被忽視。接下來,我將分享這些經歷,以及我對當前教育環境的一些思考。
上週,我目睹了一位老師對一位小朋友大聲斥責,說:「你怎麼還在這裡?碗怎麼還沒洗好?你到底在幹嘛?」作為一名關心小朋友的我,我告訴老師我剛剛在和小朋友聊天,所以不要罵他。令我意外的是,老師卻很生氣地對我回應:「你以後不要再和小朋友聊天!這樣他們會晚進教室!」這讓我感到非常受傷,同時,開心與我聊天的小朋友臉上頓時沒了笑容,我感受到了他們壓力以及困惑,我心中充滿疑惑:為什麼不能和小朋友聊天呢?
這次經歷讓我感受到一種被否定的情緒,彷彿我努力建立與小朋友的關係被視為錯誤
。我不禁思考,在教育環境中,溝通和情感的交流有多麼重要。我相信,與小朋友的對話不僅能增強彼此的信任,也能促進他們的社交技能和心理健康。這樣的情況讓我意識到,是否在教學中,我們過於強調規則,而忽視了孩子們的情感需求?大家是怎麼想的呢?當我嘗試解釋我和小朋友之間的聊天是出於關心時,卻得到了冷漠的回應。這讓我深刻反思,教育的核心到底是什麼?是嚴格的規範,還是對學生情感的理解與支持?那在嚴格的規範與情感需求又要如何平衡呢?
難道說我的作法與想法是不對的嗎?我不禁想,為什麼不能和小朋友聊天呢?難道關心他們的情感交流是一種錯誤嗎?我感受到一種被否定的情緒,似乎我的善意和關懷都被忽視了。
這件事情不僅讓我反思教育中溝通的重要性,也讓我思考老師與學生之間應如何建立更好的聯繫。情感交流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這不僅有助於學生的成長,也能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更被理解和支持。我相信,與小朋友的每一次對話都是在為他們的心靈添磚加瓦,而不是僅僅看作影響進教室的時間。
上週,我目睹了一件讓我感到非常不安的事情。一位小朋友正在哭泣,然而老師卻對他說:「你哭什麼哭?你丟不丟臉啊?有什麼好哭的?」這讓我心中充滿疑惑和不解:為什麼教導小朋友表達情緒被視為不對的事情?
我深感不安,因為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情感挑戰,哭泣是一種自然的情緒表達。情緒不應該被壓抑或否定,反而應該被理解和接受。
這樣的反應只會讓小朋友覺得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的,甚至可能會影響他們對情感的認識和表達能力。
我希望能引發大家的思考:在教育中,我們應如何鼓勵孩子們健康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我們是否應該重新思考對於情緒的教育觀念,讓小朋友明白,哭泣並不是丟臉的事情,而是一種正常的情感反應?
上週,我輔導一位有疑似ADHD傾向的小朋友寫作業時,我就這樣看著他在畫畫、邊玩遊戲以及與我聊天。這時,一位老師卻很兇地對我說:「你要叫他寫功課,不是讓他在那邊畫畫、玩還有聊天!!!」我聽了這話,心裡真的很想對他們的教育方式搖頭。
我知道,面對這樣特殊的小朋友,強行要求他們寫作業並不是有效的方法。我目前在學習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像這樣的小朋友需要設定小目標或是利用獎懲遊戲來提升他們的動力和專注力。這樣的方式才可能讓他們更願意投入到學習中。
而面對那位老師的指責,我實在是無法平靜下來,於是回應說:「他的狀況有點特殊。」但我並不想再進一步說明,因為我感受到一種被否定的情緒。在這段時間裡,我接連被不同的老師批評,讓我感到十分受傷、害怕,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難道這都是我自己的問題嗎?
這段經歷讓我意識到,在教育的過程中,對於每個孩子的需求和情況都應該有更深的理解。只是遵循傳統的教學方式,可能會忽視那些需要額外支持和關心的孩子。我希望未來的教育能更多地融合同理心與靈活性,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合適的環境中成長。
我發現我的作法與想法跟這間補習班的理念不合,這讓我感到困惑與不安。雖然我努力試圖建立與孩子們的信任關係,但卻在這樣的環境中受到質疑,這讓我懷疑自己的價值觀和教育方法是否正確。我渴望在教育中強調情感的交流,讓孩子們在學習中感受到支持與理解,而不僅僅只是不斷灌輸著知識,但在這裡我卻時常面對冷漠和否定的反應。
這些經歷不僅讓我感受到挫敗,我不禁思考自己是否適合繼續待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我希望能夠在一個更重視情感與同理心的環境中工作,這段時間的經歷,讓我感到挑戰重重,在這一個月期間我發現,只有在理解與關懷的基礎上,教育才能真正發揮其力量,而不是採用壓制、不耐煩、大聲責罵讓小朋友屈服於你的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