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心旅的閱心室喲😊😊😊
單純只是想紀錄書本內容的精華與想法。所以不太會寫什麼書評喲~
文長有耐心看完非常感謝,同時因為文長也可以擷取看有興趣或有共鳴的地方喲!
總有些問題讓我們反覆受挫,卻不明白其原因。本書運用薩提爾的理論,幫助我們做深度的對話,練習覺察,找出埋藏在心深處的傷痛、期待,以及你的價值盲點是什麼,本書可幫助你擺脫慣性的枷鎖,實現自在的人生與生活態度。
不知大家是否聽過一則馬戲團大象的寓言故事,當它還是小象時被人們用鏈條綁住。慢慢地,小象逐漸越長越大,已然不是當年沒有力氣的小象,現在的它的身軀與力氣已經足以輕易掙開它了。善良的人們看不下去而嘗試推動大象往前走幾步,它自然也就可以掙脫了,但因身軀太過龐大,人們使盡全身力氣依舊推不動,於是人們領悟到:除非大象自己願意,否則旁人終究幫不了它的。
這其實如同我們人生的寫照,類似例子如同重複戲碼般不斷上演。例如:一位媽媽教養孩子的方式總是講大道理、指責、批判,孩子長大後開始嫌媽媽囉嗦,甚至經常起衝突,即便先生勸媽媽少說兩句,但依舊堅持自己的方法才是對的,一直到孩子拒學、憂鬱、吸毒等的情形出現時,媽媽這才驚覺自己的教養方式有問題。
這個例子真的是當事人能力不足嗎?是嗎?老闆創業成功但卻讓自己累得半死不活,難道是因為他不具備企業管理的知識與能力嗎?
仔細思考一下,我們達不到目標的原因,不是受限於我們的能力,而是受限於我們的慣性。
我們內在有個內建程式,在我們成長過程當中,無意識的累積形成了慣性的行為模式,我們從來不知道它到底編排了哪些指令,這些指令、程式主導著我們,而形成了無意識、非理性的慣性行為模式。
人生舞台是由「自己、他人、情境」三個主要架構組合。現實人生的各種問題及困境也都脫離不了這三角關係。
⭐️討好型🧎:在「自己、他人、情境」的三角關係中,偏重「他人」與「情境」而忽略「自己」。一般人所說的「老好人」。
⭐️指責型🫵:偏重「自己」與「情境」而忽略「他人」。我們常說的「自我中心的人」。
⭐️超理智型🤔:可以用「法官」形容,法官要求自己凡事只看客觀證據,不能涉入主觀情感。偏重「情境」而忽略「自己」與「他人」。
⭐️打岔型🤗:「逃避拖延」。在「自己、他人、情境」習慣忽略所有要素。
那你有什麼樣的應對姿態呢?像我偏討好、理智、有時候會打岔呢!其實多數人會有這4種應對姿態,但會特別傾向一種或兩種行為。這些不一致的行為或許能讓我們達成短期目標,但長期來說,無法幫助到我們的生活,因此進一步探索你的慣性模式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是很重要的,以及,我們該如何改變並更趨向「一致性」呢?我們接著繼續看下去吧!
探索內在冰山
薩提爾將人比喻為一座冰山,我們的容易觀察的部分是「外在行為」,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而潛藏在水面下相對不容易觀察的部分是我們不易觀察到的冰山,有「情緒」、「觀點」、「渴望」、「期待」
等四要素,這些深藏的要素左右著外在行為,也就是說我們的「外在行為」是如何受到「內在心理」所影響。
—————————————————————-
書中摘要:
💠當你想知道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背後隱藏什麼樣的「情緒」時,可以問自己:「當一個人做出這麼行為時,他可能有什麼情緒(感覺或心情)?」
💠當你想知道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背後隱藏什麼樣的「觀點」時,可以問自己:「這個人因為有什麼想法、假設、信念,才會做出這個行為?」
💠當你想知道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背後隱藏什麼樣的「渴望」時,可以問自己:「這個人🤔️出於什麼動機(渴望),才會做出這個行為?」
💠想知道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背後有什麼樣的「期待」時,還要再問:「此人對於該渴望是否得到滿足的定義是什麼?也就是他要看到自己或他人做出什麼行為,才會覺得他的渴望得到滿足了?」
——————————————————————-
這些慣有的冰山模式加總起來,就形塑了我們外在行為模式,要改變,必須從內在著手。
1⃣️一種是否定、終止或消滅舊有模式。
2️⃣接納
舊有的而從中擴展並發揮新的功能。
薩提爾認為要從不一致趨向一致的行為模式,並不是完全否定、終止或消滅原本的行為模式過程,而是一種
先接納不一致
的行為模式,
這樣的改變稱之為轉化(transform)。所以我們要從覺察自己為起點,而不是自我否定,轉化是由內而外的改變,內在模式冰山的改變,也會一同帶動外在行為的改變。
轉化是先改變自己,再改變別人,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是我們人的行為通常是因為對方的行為而做出反應或回饋,是一個連動式的關係,所以一旦自己改變了,周遭互動的人也會改變喲!
外界的刺激會引發我們做出某種行為反應,而其背後都伴隨著一連串的情緒、觀點、期待、渴望等內在冰山的反應,然而多數時候我們難以覺察到,因此也不知道這些反應傳達什麼訊息給我們,因而容易跟著慣性走了。
情緒管理四步驟-面對、接受、處理、放下
聖嚴法師說:「面對煩惱,要清楚辨知煩惱的緣起,然後把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就是佛的智慧。」
情緒並沒有分為「好的」、「壞的」,它會為我們找到方向的信使,更會指引我們如何面對這些消息,那麼…面對它具體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給它一個名字,承認它的存在,例如憂憂、怒怒😂、「開心」、「生氣」、「害怕」等等,說出一個最能夠如實地反應我們傾向狀態的形容詞。當能夠說出來時,裡頭一股在我們身體內亂竄的氣流會釋放道體外喲!
替情緒命名,就是將「我這個人」與「我的情緒」分開來看喲!或許「我不喜歡這個情緒」,但這不等同於「不喜歡我這個人」,請大家要區分好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喲!
當我們能夠面對且不排斥情緒時,就可以開始解讀情緒想告訴我們的訊息是什麼:它反映了我們內在冰山的「觀點」與「期待」兩個要素。解讀情緒所帶來的方法是,當你找到情緒的形容詞後,問問你自己:「我之所以會有這個情緒,是因為…..」,所得到的答案就是你情緒背後的觀點。然後再問問你自己:「接下來我會想做些什麼?」這就是你情緒背後的期待。
加入理性後才決定採取什麼行動,而非隨著情緒所指引。方法是先評估情緒背後的觀點是否有根據,以及情緒背後的期待是否務實可行,然後再衡量利弊得失,做出如何反應的決定。
當原本揮之不去的情緒已不再困擾我們後,就是問自己,我是否進入「歡喜做、甘願受」的狀態。所謂「歡喜做」指的是,這是我經過充分的自我覺察之後所做出的選擇,而「甘願受」:既然這是我的選擇,所以不管結果如何,我都會承擔起責任。
結尾與感想:
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理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還更清晰地看見了自己內在冰山的影響。這本書就像一盞照亮心靈的燈,讓我更勇敢地面對內心那些隱藏的情緒與期待。無論是討好型、指責型還是其他應對姿態,這些行為的背後都有著未被看見的內在渴望。
書中的自我覺察練習,讓我深刻體會到:轉化從來不是要摧毀舊有的自己,而是學會在接納中找到新的平衡,逐步走向內外一致的狀態。這正是這本書所傳達的核心精神,讓人感受到溫暖與支持,並且引導我們探索自我,發現內心的力量。——在一個充滿理解與接納的空間裡,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去探索並擁抱自己最真實的模樣,從而擺脫過去的枷鎖,活出更自在、更豐盛的人生。
這本書中所呈現的,是一個讓心靈自由呼吸的地方,它提醒我:無論外界如何變幻,我們內在的力量依然可以引領我們走向更清澈明朗的未來。只要願意打開心門,面對、接受並轉化那些壓抑的情緒與渴望,我們就能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自己內在所帶來的溫暖與支持,從而找到屬於自己的內在平衡與力量。
《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是由陳茂雄所著的一本書,基於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的理論與實踐,旨在幫助讀者進行自我覺察與內在成長。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來自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她的家庭治療模式強調家庭系統中人際關係的互動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在《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中,作者陳茂雄透過一系列實際練習,幫助讀者探索內心深處的情緒、需求以及應對模式。這些練習旨在提升個人的自我覺察能力,幫助人們打破固有的情緒反應模式,促進自我成長與改善人際關係。這本書適合對心理學、家庭治療、個人成長感興趣的讀者,尤其是想要提升自我覺察與情緒管理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