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1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閱讀|納瓦爾寶典

raw-image

📘閱讀書名

納瓦爾寶典:從白手起家到財務自由,矽谷傳奇創投家的投資哲學與人生智慧


📖文獻筆記

第一部 關於致富

第一章 創造財富,拿回自主權

■ 找到人生支點,發揮槓桿效應

槓桿有三大類:

  • 第一種是人力,亦即替你工作的人。
  • 第二種槓桿是資本,也就是金錢。
  • 第三種槓桿則是全新的槓桿,也是最民主的,那就是:零邊際成本的產品或服務,包括書籍、媒體、電影和軟體;其中軟體或許是力量最強大的,你只需要一部電腦,不需得到任何人的許可。

一個職業的創造性成分愈高,投入和產出的關係就可能愈薄弱。如果你從事的職業,投入和產出是高度相關,在工作過程中,你很難創造財富,更別提致富了。

■ 找到把事做成、把事業做大的方法

對我來說,退休就是你不再為了想像中的明天犧牲今天。當你能夠把今天過好,今天完成就完成了,你就退休了。

不再為金錢煩惱的退休方法有很多種。一個方法是存很多錢,讓你的被動收入(不動一根手指頭就有的收入),足以應付你花錢的速度。另一個方法是把花錢的速度降到零,變成一個無欲無求的僧侶。還有一個方法是做你熱愛的事,樂在其中,錢就不再重要了。


第二部 關於快樂

第三章 學會快樂,欲望少但更好

■ 保持快樂的5個技巧

對於有些人來說,快樂是一種完全投入的心流(flow state)狀態,也有人認為,快樂就是知足,一種心滿意足的感受。我對於快樂的定義也一直在改變,現在的答案跟一年前已經不同。對我來說,快樂其實是回到一種「預設狀態」(default state)。當你不再總覺得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快樂就在那裡。

對我來說,快樂跟正向想法或負面想法無關,而是跟欲望的消失有關,尤其是對外在事物的欲望。欲望愈少,我愈能接受事物的現況,心智波動就會減少。愈能專注於當下,就愈快樂滿足。

練習冥想有助於接受現實嗎?可以,但很有限。你可能已經練習冥想很長一段時間,但只要有人用了錯誤的方式說了錯誤的話,你可能又被打回原形,變成被自我牽著鼻子走。這就像你好不容易舉起一磅的重量,但有人給你加了一個大槓鈴,還在你的頭上放了一疊盤子,讓你難以招架。

儘管如此,還是比什麼都不做好。只不過,每當你心裡或情緒開始覺得痛苦的時候,要恢復平靜還是很不容易。其實,真正的快樂,不過就是伴隨心靈平靜而來的感受。多數時候,快樂來自於接受而不是改變外在環境。

■ 擺脫競爭陷阱,擁有專屬幸福

我不認為生命原本有那麼艱難,是我們把它變得艱難。我會努力擺脫一些事物,其中之一就是那些所謂「應該」做的事。

每當這兩個字潛入你的腦海中,就是罪惡感或社會制約在作祟。因為「應該」而去做一件事,基本上表示你其實原本不想做,勉強自己去做只會讓你痛苦。所以,我會盡可能把那些「應該」做的事從我的生活中移除。

■ 以平常心接受已發生的事

人生中不管碰到什麼狀況,你都有三種選擇:改變它、接受它,或是擺脫它。

你永遠都有三種選擇:改變它、接受它,或是擺脫它。最糟糕的是什麼都不做,希望有所改變,卻又不行動,明知擺脫不了,卻又無法接受。人生大部分的痛苦,都是來自這樣的掙扎,或是對現實的厭倦。我最常對自己說的話就是:「接受它吧。」

我所謂的接受,就是不論結果如何,都能處之泰然,找到平衡和重心。往往後退一步,更能看清事情的全貌。

沒有人可以永遠得償所願。以平常心接受已發生的事,當你愈早接受現實,就能夠愈快適應。當然接受現實並不總是容易的事。以下有幾個破解方法,對我很有效,或許也對你有幫助。

  • 退一步想
  • 找出正面意義
  • 接受死亡,就沒有什麼不能失去

如果你可以接受死亡,那基本上你就沒有什麼是不能失去的了。


第四章 拯救自己,5個最重要選擇

■ 主動學習,才能不斷成長

如果有些事你打算以後去做,那就現在做吧。因為有些事現在不做,這輩子都不會做了。

從某程度來說,許多人閱讀只是為了得到社會認可,為了融入「其他猴子」,表現合群。然而,生命給你的回饋不會在這裡發生,你需要走出群體。

■ 解放自己受困的靈魂

自由是我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到現在也還是。自由大概是我的前三名價值觀之一,但現在我對自由的定義已經改變了。

過去,我的定義是「做某件事的自由」,做我想做的任何事,隨時能夠隨心所欲的自由。如今,我尋找的自由是內在的自由,是「免於某些感受或事情的自由」,免於反應過度、免於生氣、免於傷心、免於感覺被迫的自由。無論是外在或內在,我尋找的是「免於……的自由」,不像過去尋找的是「做……的自由」。


第五章 人生哲學,成為有智慧的人

■ 了解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這是個大哉問,有三個可能的答案。

  • 答案一:因人而異。你必須找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 答案二:生命既沒有意義,也沒有目的。
  • 答案三:最後這個答案比較複雜。或許生命有它的意義,卻不太令人滿意。人類能小範圍地逆轉熵,因為我們能行動。在這個過程中,人類全體一起加速熵的增加直到宇宙熱寂。

■ 理性的佛教

我的哲學可以如此總結:一邊以演化論做為一以貫之的原則,因為它解釋了許多有關人類的事;另一邊是佛學,因為在探討人類內在方面,它是最古老且最禁得起時間考驗的精神哲學。我認為兩者完全能夠互相調合。


📝閱讀心得

這本書剛好在圖書館新書上架有排到,於是借來閱讀。作者在其官網提供了免費的電子書,舊版書名為《快樂實現自主富有》,若這本書太熱門借不到,也可用舊書名查詢。此外,若不介意電子版,在作者官網Translation頁面上,也可取得免費閱讀《快樂實現自主富有》的線上全文

我十分欣賞作者的這種做法,這正好與我之前提到的「先享受,後考慮付費」的內容產業趨勢一致,就如音樂產業從付費聆聽轉向免費聆聽,若喜歡則再購買實體唱片或支持周邊。從Spotify、Netflix到Kindle Unlimited等訂閱平台的興起,我認為這已是內容產業的大勢所趨。雖然會對傳統出版業帶來衝擊,但正如當年唱片行和影視出租店的變遷,這也帶來新的機會。

此書分為「財富」與「快樂」兩部分:

財富

這部分大致離不開「被動收入」、「效益思維」、「外包轉嫁」等概念。作者提到三大槓桿:①人力、②資本、③零邊際成本的產品或服務。在MoneyXYZ的〈大實話:財富自由不能靠股票,還得“擁有生意"〉影片,闡明了僅靠投資難以致富的原因。而作者強調第三種槓桿的優勢,簡言之打造「個人品牌」,但並未深入講解具體的操作。

而關於「效益思維」,作者建議設立較高的自我時薪,不過他也寫到:

我會跟以前的女朋友,甚至現在的太太爭辯:「我不做那件事,那不是我負責解決的問題。」當我媽媽交代我去做一些瑣碎小事時,我也會跟她討價還價一番。

然而,這樣精算自己的時間,會不會反而陷入快樂陷阱?例如,與愛人相處時,是否會反覆考量達到自己設定的時薪價值?與人相處時,是否會像律師或諮商師般,時間一到便結束交流?量化會讓愛與意義感逐漸消失,而不量化愛與意義又可能顯得沉重或被過度索求。

有人說,愛名牌包的女性反而更實際,因為在她們眼中愛是一種等價交換;而非物質需求的愛,進入精神層次後,因為沒有衡量標準反而更難處理,這成了一個複雜的問題。

簡言之,相較於「愛就是買名牌包給我」,認為「愛就是對我好」反而因為無法量化而形成標準上的落差,但前者在大眾眼中又過於世俗化。

另外,作者認為對於低於自己設定時薪的事務,應盡量外包。這點對我們台灣人來說似乎略顯諷刺,畢竟我們不少人身處OEM製造和派遣工作的末端。

快樂

書中第二部分開篇提到:

財富、健康、快樂是人生三大事。我們把財富排第一,快樂排最後,但它們的重要性卻剛好相反過來。

作者對快樂的理解接近伊壁鳩魯學派:

對我來說,快樂其實是回到一種「預設狀態」(default state)。當你不再總覺得人生好像少了什麼,快樂就在那裡。

伊壁鳩魯主義認為,追求快樂其實就是追求不痛苦。作者也推薦斯多葛學派的《沉思錄》、《塞內卡之道》,實際上這兩個學派有許多共通之處:

斯多葛主义者提倡培养美德,认为自然是理性有序的;伊壁鸠鲁主义者则崇尚快乐,认为自然是混沌的、偶然的产物。然而,他们也有很多共通之处:这两个学派都认为,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来自感官,一切存在的都是物质的,以及人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亡;他们一致认为,美好的生活不需要大量的物质财富,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获得一种平静的心态。—《如果我们可以不通过消费获得快乐》

很有趣的,作者也推薦克里希那穆提的《生命之書》《全然的自由》和奧修的《奧祕之書》、《偉大的挑戰》。我大學時期也熱愛這些讀物,以前我會推薦幾本入門:

前三本書都薄薄的,內容言簡意賅,而奧修和克里希那穆提的書實際上很難整理出具體重點,只能透過閱讀本身去體會,重點在於整個閱讀過程本身。後來我選擇了第四道作為主要途徑,記得在《奧修傳》裡,奧修對葛吉夫與克氏的看法也有所提及,有興趣的話可以翻閱。

此外,作者還推薦了他弟弟所著的《讓愛自己變成好習慣》,這本書反而引起了我的興趣,打算找時間借來一讀。他還推薦了電視劇《瑞克和莫蒂》,這部作品與虛無主義息息相關,也是我一直沒抽出時間觀看的待看清單之一。

最後,作者總結他的哲學觀:

我的哲學可以如此總結:一邊以演化論做為一以貫之的原則,因為它解釋了許多有關人類的事;另一邊是佛學,因為在探討人類內在方面,它是最古老且最禁得起時間考驗的精神哲學。我認為兩者完全能夠互相調合。


這本書也讓我聯想到《我可能錯了》一書。如果那位作者不是一位外國籍的還俗僧侶,同樣的內容還會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嗎?同樣地,如果《納瓦爾寶典》的作者不是矽谷的傳奇創投家,這些內容會不會被歸類為「新時代叢書」呢?

在許多心得和書評中,多數人聚焦於書中關於「財富」的部分,然而作者顯然更重視「快樂」,這讓我思考:這是否是一種「博士賣雞排」效應?是否只有先獲得社會認可的成就,個人的追求才會被社會認同?而當他們提倡追求個人成就時,社會卻仍在追逐他們已經走過的那些社會成就。擁有話語權和影響力,是否正是因為曾經具備一定的社會地位?因為擁有博士學位,所以賣雞排才不被小瞧?或許這正是影響力背後「社會認同」與「權威」的原理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