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他人經常抱有高度的期待,是源自於「依賴性」。
希望透過別人得到成長、收穫。
這種依賴不單指實質意義上的幫助。也可以是源自於內心的一種期望。
當別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時,隨之陷入一種自我否定的習慣性內粍。
是一種習性、潛意識裡的匱乏。
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給予幫助的人並不多。當身邊的人擁有的比你還少時,必然得成為那個給予者。不是內心以為的不願意,而是他們真的是無能為力。
成長的道路,總是苦樂參半、伴隨著孤獨。
孤獨是讓自己有更多的時間自洽。去認識自己、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看明白了這些道理,就能放下那些無謂的過度期待。
自己才是最值得依賴的對象。凡事都得依賴自己去完成不論是人生目標、亦或是生活裡的種種考驗。
發展出自己的獨立性。當別人給予幫助時,坦然接受、不將其視為理所當然。
經由這樣的練習、讓自己變得更強大。不是拒絕別人的好意,而是心裡很清楚,想要的一切除了靠自己去爭取外,沒有人應該無條件的給予。對別人的善意,會更懂得珍惜、感謝。
對他人少點期待,意味著自己更加的獨立。不那麼具有「依賴性」。
戒除「依賴性」不是讓你在遇到困難時獨立面對。而是在提出需求後,接受別人的能力有限、也有權利拒絕。坦然的接受,不帶任何的批判。
我們都會在無助的時刻,生出依賴心。是希望讓自己有個喘息的空間。得到一些心靈上的支持。
事與願違也是人生的一種常態。事情發生的那個當下總以為自己無法承擔,是因為心裡急於擺脫讓自己不舒服的情境。但每一次的低谷,都是為了迎接下一個高峰來臨。
經過一次次的學習、面對、接受、放下。就是這些點點滴滴,成就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