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8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瓊瑤的選擇談生命價值與死亡選擇的深思

「總是滿腦子想著死亡,一定是因為對於活下去太認真了⋯⋯」

最近瓊瑤的選擇,讓我時常想起了中島美嘉的這首歌「我也曾想過一了百了」。

讓我又想起了爸爸。

還有那些多年來常常在夜深人靜時湧上心頭,但也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

當一個人生活無虞、身體尚算健康,卻仍選擇結束生命,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果斷地做出這樣的決定?

如果尊重她/他的選擇,是不是代表我們認同,當人活到一定年紀後,不再感到快樂、不再對未來抱有希望時,放棄生命就是合理的?

如果是的話,那是幾歲?

我們又該從什麼樣的角度去思考生命的價值與死亡的權利?


爸爸過世後,好長一段時間讓我陷入了萎靡之中,思考了無數可能的原因,包含他曾抱怨身體退化的無力感、認為自己不再被他人或社會需要的孤獨感⋯⋯也許這些都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不認識瓊瑤,但從她留下的遺書中,看似對生死說的坦然,卻有大半篇幅描述著對衰老、退化的恐懼,或許也暗示了相似的問題:我們是否忽略了長輩的心理層面需求?

當他們的物質需求已被滿足,甚至擁有充足的社會資源,反倒讓他們失去了被「承認脆弱」的權利。

讓我們忽視了年齡增長帶來的健康衰退,正逐步地抹殺掉他們曾有過的自信與自尊,也抹去了一個人對未來的嚮往。

人類之所以獨特,正是因為我們求的不只是吃飽穿暖,而是一種「感覺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

-

說實在的,我也害怕衰老,因為我們的社會對於高齡者實在不友善,總在他們身上貼上「無用」的標籤。

尤其在各種新聞中更是顯而易見,社會大眾仇老的情緒無所不在。

所以,當長輩覺得自己老了無用、不如歸去,那這到底算是安樂死、自殺,還是被忽略的求救訊號?

如果爸爸當時的心理問題無法被簡單地當作「一時的情緒低潮」,那麼瓊瑤的選擇,是不是也不能僅僅單純視為「生命終點的理性抉擇」?

也許反而是在提醒我們,對衰老過程的畏懼,是否已經影響社會的心理健康?

我們是否能給予足夠的支持與機會,去提升長輩的社會參與?

如果能妥善規劃,就能讓長輩透過傳承經驗來幫助他們重拾自信,也讓大眾看見時間能帶來的不僅是年紀的增長,還有智慧的積累,進而肯定他們的價值。

同時逐步研議更完善的社會支持系統,包含定期心理輔導,讓他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

-

在談是否尊重每個人對自己生命的選擇權前,也許我們該思考的是,死亡不該是因為孤獨和自卑而選擇的結果。

很可惜,我沒有機會讓爸爸相信,他的存在對我而言是多麼重要而穩定的力量。

但也提醒著我,我們有責任去思考與形塑,一個更重視長輩心理需求與存在價值的社會。

也許這聽起來太過理想化,但有一天我們都會老。

如果我們能從心理、情感和社會層面為每個人提供支持時,或許尋短才不會是我們唯一的出口⋯⋯。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