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1月已過去大半,在揮別24年後,你是否已經訂下今年的目標呢?你理想中的25年是什麼樣的?
訂目標已經成為許多人年初必做的功課,不僅僅是儀式感,更是對於新年的展望。在書寫計劃的同時,也期許自己有更好的表現。
但這股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就被每天的待辦事項消磨殆盡。當你的腦袋被一個又一個任務,一封又一封的郵件塞滿,大大小小的瑣事,扼殺了新目標的萌芽。幾個月後,這些目標孤單地躺在筆記軟體中,它們早已被遺忘。
待隔年檢視成果時,你發現半數以上的目標未達成,這時會陷入一陣「我很廢」的挫敗感中。但這種情況其實很普遍,斯克蘭頓大學(University of Scranton)2013 年時曾經做過一項研究,高達92% 的人無法完成他們在新年設定的目標。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要如何跳出這個循環?
最大的問題可能來自目標本身,沒有考慮自身狀況, 一下列出太多、不夠具體、或是缺乏執行力。每個人的問題各不相同,虎頭蛇尾的程度卻出奇的一致,這也是導致目標無法完成的重要原因。
我們通常會忽略,自己才是完成目標的人。《原子習慣》作者 James Clear提出,設定目標最關鍵的重點在於改變身份認同。對於想要在今年完成半馬的人,應該將目標設定為「讓自己成為熱愛跑步的人」。
要完成馬拉松這種極具挑戰性的目標,會面臨許多障礙,許多人無法熬過枯燥的訓練過程,容易中途放棄。當你逐漸愛上跑步,一切都會改變,你能夠感受跑步的樂趣,無論最終結果如何,將會一是場愉快的旅程。
目標還有另一個重點,就是要足夠彈性,彈性目標可以幫助你在艱難的情況下,將注意力集中在個人發展,以便你從這些經驗中汲取教訓。一旦定義了彈性目標,你還需注意幾件事:
微調你的目標
你是如何陳述目標的
專家建議,使用關於改善、更擅於和成長這些描述性字眼,來陳述你的目標。這種陳述是有力量的,有助於讓你保持成長心態。
另外,最好避免使用一些比較式的詞彙,如最好、很厲害等,這些文字會使你進入績效心態,鼓勵你與他人比較,而不是專注於自己的成長。
用旅程而不是目的地的方式陳述你的目標
認為自己朝著目標前進,就越有動力,尤其在你取得一些初步進展後。
如果你的目標是減肥,在你達到最初設定的目標後,視這些努力為一段旅程的人,更有可能繼續維持健康的行為。旅程的比喻鼓勵他們把學習過程當成一個整體,包括中間經歷的起起伏伏,因此可以獲得成長的滿足感。
承諾至關重要
承諾意味你實現目標的強烈決心,願意為這個目標投入努力。研究顯示,承諾是彈性目標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提醒自己為什麼在意,回想自己為何選擇這個目標,反覆想像一個未來的你。接著檢視這個議題給你帶來的痛苦,並想像在你實現目標時,你會獲得的利益。考慮這些成本和效益,有助於深化對彈性目標的承諾。
在心理上同時考慮目標和障礙
研究顯示,同時考慮目標與所面臨的阻礙,能夠增強你克服障礙的承諾與決心。
如果你想要每天早起一小時健身,試想你心目中的理想體態,以及你可能面臨的挑戰,可以加強你的決心。在早起運動的過程中,可能因為賴床或寒冷的天氣打退堂鼓,也可能覺得健身房離你家太遠。心理學家指出,這類的思考有助於克服障礙,在腦中先演練一遍,真正遇到問題時,較能沉著應對。
公開你的目標
公開你的目標,能夠觸發目標導向的行為,減少你忘記目標、找藉口的可能。對某些人來說,外界的目光能夠督促自己,
大家25年有什麼新目標/計劃嗎?希望在新的一年所有願望都能實現~
參考書籍:
《原子習慣》
《高彈性成長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