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純屬巧合!》
終於來到了第二週,正思索著看著 DM 和旁觀同事做事的日子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畫下句點,沒想到,畫下句點的方式竟然是一場完全超出想像的劇情,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降臨。
那天下午四點,許久未見的洪經理終於現身。他風風火火地推開辦公室的門拿著他雖身攜帶的筆電包,目光掃過我們,還沒等任何人反應過來,就用一種理所當然的語氣宣布:
「走!去台北!」
我愣住了,手裡的資料差點掉在地上,連忙問:
「什麼?去台北?做什麼?」
他頭也不回,揮了揮手,語氣篤定地回應:「這是你們入職的第一個任務,跟著來就對了!」
這一刻,我的腦袋瞬間炸開:
也太突然了吧!現在已經快五點了,從桃園到台北至少要一個小時,這樣的安排真的合理嗎?
但或許這就是身為 90 後的悲哀,天生帶著奴性。我咬牙忍住翻白眼的衝動,默默收拾包包,跟著隊伍出發了。
在走出辦公室的路上,我壓低聲音,悄悄問身旁的西西:
「他都這麼臨時嗎?」
西西苦笑著,一臉「你終於懂了」的表情,無奈地說:
「對啊!所以每次你問我有沒有工作給你,我自己也很困惑。洪經理每次都這樣,臨時交代工作,什麼都突然來!」
聽完這番話,我感覺理智線瞬間崩斷,心裡的怨氣忍不住冒了出來:
「這是什麼逼瘋人的節奏!!」
坐在車上出發前往台北的路上,看著窗外逐漸暗下來的天色,我的腦海裡充滿了無語和荒謬感。這到底是什麼樣的工作環境?臨時通知、毫無計畫,彷彿一切都靠靈機一動來運作。我忍不住想:這次的台北之行,究竟又會是什麼荒唐的開始?
到了現場,情況比想像中還要離譜。所謂的「出差」,根本就是看著工班施工,說白了,就是來當監工的。
更荒謬的是,負責門市的單位負責人還一臉理直氣壯地對我說:
「請洪經理帶你們來,是讓你們看看陳設該怎麼安排。」
我聽完困惑萬分,什麼?陳設門市?這也算是產品企劃的工作範疇嗎?這不應該是門市要處理的嗎?
我站在那間還在施工的新開店裡,四周堆滿木材、工具和水泥粉塵,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油漆味,耳邊還響著刺耳的鑽孔機聲。我完全搞不懂我們此刻的存在意義。這麼早叫我們來,是要看這些裝潢進行到一半的場景嗎?
我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壓住翻白眼的衝動,盡量用平靜的語氣問:
「可是這裡看起來還在施工,就算要陳設,也沒有頭緒,不好意思請問我現在要怎麼做?」
門市負責人聳了聳肩,語氣輕鬆得彷彿在說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
「這有什麼關係嗎?門市規格都有了,你就可以開始規劃了。」
我環顧四周,看著滿地的木條和木屑,門市的格局雖然隱約能看出來,但粉刷還沒完成,櫃子也沒裝,水電更是亂成一團。我真的不知道她的「規劃」是要規劃什麼,還有,為什麼是門市負責人在指揮?洪經理呢?
對,他正站在店的另一頭,和外包公司的設計師討論燈箱的位置。我的心情瞬間從無語進化到徹底傻眼:
這位經理,交代任務的時候這麼雷,討論燈箱倒是很上心啊。
你知道你的下屬正在被其他部門的人使喚嗎?
當天晚上,我和幾位同事就這樣無所事事地站在店裡,默默看著工班施工。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空氣中充滿了讓人窒息的油漆味,我的腦袋彷彿被鑽孔機的聲音一點點掏空。
直到晚上八點多,我們才總算被「放生」。拖著疲憊不堪的身體回到家,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我癱坐在椅子上,感覺全身都被掏空,只剩下耳鳴的餘韻伴隨著徹底的疲憊感。
回想這兩週的經歷,從荒唐的報到流程到毫無邏輯的指示,再到這場完全沒意義的「出差」,一幕幕在腦中重播,像一部荒誕的職場喜劇。終於,我忍不住冒出一個念頭:
產品企劃真的需要管到新開的門市該如何陳設嗎?
後來,我開始嘗試適應這份工作,試圖說服自己「也許只是起步階段比較亂」,但事實證明,我的天真只是換來更多的崩潰。
某天的例行會議上,營業部的王組長突然點名我和西西,語氣看似隨意卻帶著期待地問:
「中秋節的進度怎麼樣了?什麼時候可以給我相關的資訊?」
我和西西互看了一眼,腦中瞬間冒出無數個問號:什麼資訊?什麼進度?
是的,沒聽錯,營業部王組長居然在會議上,當著營業部、老闆和企劃部主管們的面,問著我們這兩個對流程一無所知的新手,關於這個公司一年中最重要檔期的進度!
西西顯然比我更快進入「震驚到語塞」的狀態,她乾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回道:「呃……資料是指什麼資料?」
營業部王組長皺了皺眉頭,語氣中帶著一絲不耐煩: 「就是所有相關的啊!活動檔期規劃、促銷方案、商品組合、中秋限定商品……你們該不會還沒開始吧?」
話音剛落,一直保持沉默的洪經理終於開了金口:「怎麼會沒有資訊?不然你開會是開假的嗎?有什麼口味的月餅,有什麼樣的新品組合,會有什麼文宣品,會議上不是都說過了嗎?請問你有在開會嗎?」
王組長也不甘示弱:「可是你沒有給我資料啊!我沒辦法叫貨,也沒辦法發貨到門市!」
眼看兩位主管針鋒相對,我終於忍不住插話:「所以……您具體需要什麼樣的資料?」
結果,王組長依舊用原本的說辭回答:「就是中秋要賣什麼東西的資料!商品的相關訊息,不然門市都不知道要賣什麼!」
洪經理立刻回擊:「門市不是都你在管的嗎?你不可能不知道吧?還是說,你開會的時候都在恍神?」
王組長不理會洪經理的質疑繼續說著:「總之,我這週一定要收到資料,不然我無法作業。」
這場無止境的鬼打牆讓我和西西對視一眼,心中滿是無奈。我們還是搞不清楚,到底什麼才是王組長要的「資料」。
幾天後,王組長終於不再空手上陣,他拿出了一份前人的文件給我們參考。當我和西西翻開資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他要的,竟然是一份新品的操作手冊!
當我們終於拿到那份「寶貴資料」時,原以為所有問題都將迎刃而解,結果卻如同打開潘朵拉的盒子——答案沒有,疑問倒是多了十倍。這份文件從月餅效期到包裝方式,從餅模尺寸到裝箱規格,甚至連脫氧劑要放幾顆都鉅細靡遺地列出來。看似完整,其實全然空洞,因為我們完全不懂這些內容究竟是什麼意思,更別提如何應用到實際操作中。
最崩潰的是,這些原本該由主管審核和協調的事項,竟然全都丟給我們這兩個新人。我和西西只好硬著頭皮跑遍各產線,試圖了解流程。然而,每到一個地方,都像是在觸發新的職場迷宮。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疑問和需求,而我們根本不知道該找誰討論。主管呢?別開玩笑了,他根本不知道有這份資料的存在,更不用說看得懂內容。我們只能像瞎子摸象一樣,在混亂中摸索方向。
當我們千辛萬苦完成了操作手冊並交出去後,管理生產課的課長翻了幾頁,皺著眉頭問道:「你們部門都沒有人審核你們的東西嗎?這樣來來回回修改,很浪費時間!」
我和西西對視一眼,苦笑著回答:「我們的主管,不知道有這份資料,他也看不懂。」
課長嘆了一口氣,默默接過手冊,開始逐字修改。我們站在一旁,彷彿罪犯等待審判。
更離譜的是,除了這些莫名其妙的「內部流程」,我們的工作指示還幾乎全來自其他部門的「路過指揮」:
「中秋節限定商品什麼時候能通知?不然產線那邊動不了。」
「活動方案能不能再多一個折扣,不然不好推。」——這是業務部的要求。
我們每天像無頭蒼蠅,被各種臨時需求牽著鼻子走,忙得暈頭轉向,卻依然理不出一條清晰的工作脈絡。每個部門有自己的流程,卻沒人願意負責統籌,一切都丟給企劃部。而我們的主管呢?經常神隱,流程問題只丟下一句:「我怎麼會知道!」
更諷刺的是,當我們不得不找人決策時,卻被告知:「你們的主管做不了決定,那你們就要自己下決定啊!」
聽到這句話,我不禁愣住,腦中閃過一個荒唐的念頭:
「我現在是主管了嗎?包山包海,操心全公司的大小事,那請問,我是不是月薪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