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篇文章,我想來分享散在討論其他主題的章節間,提到的兩個特別吸引我注意的內容,一個是社群媒體勾癮人的方式以及背後設計角色的考量。二則是涂爾幹提到的「失範」的概念,這篇先來討論社群媒體。
2010年iphone4問世,這是第一款配備前置鏡頭的iphone,讓自拍變得更容易;同年IG問世,2012年IG被臉書收購,IG用戶暴增(2011年的一千萬飆漲到2013年的九千萬)。隨著IG以及前置鏡頭問世,我們今天熟悉的智慧型手機,還有已自拍為主的社群媒體生態系統在2012年出現,開始許多國高中女孩可能覺得周遭「每個人」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和IG,而且每個人都在互相比較。
其實社群媒體在更早時間就有一些相對沒那麼讓人上癮的類型,例如即時通、部落格、PTT等等,但直到2010年後,由臉書以及IG帶起的風潮,改變了整個社群媒體的本質,而改變的關鍵則在於,設計師在規劃時考量的觀點,跟過往有所不同...
西恩.帕克說到 : 我本人、祖克伯、凱文.斯特姆、其他同業都「清楚這一點(社群媒體會讓人上癮),但我們還是這麼做了」。他還說:「只有上帝才知道這對我們孩子的大腦造成什麼影響。」
臉書第一任總經理西恩.帕克在2017年一次訪談中提到「我們要怎麼做,才能盡可能佔據妳的時間和注意力 ? 」
這是主要社群媒體平台創辦人的主要思考過程。這些人運用人性的弱點,讓人盡可能的上癮沉淪,他們為何會如此對待他們的客戶呢 ? 因為對大多數社媒公司來說,使用者並不是真正的客戶,當平台提供用戶免費資訊或服務的時候,通常「使用者本身就是產品」。使用者的注意力是社媒公司可壓榨並出售給付費客戶(廣告商)的寶貴資源。
書中提到社群媒體的獲利者,為了抓住注意力,他們甚至深入使用著者的腦幹直達身分認同,讓我們沉迷於獲得其他人的關注。科技駭入成人、青少年、孩童的深層的內在需求。
而且在「競相秀下限」的集體行動問題中,如果某家公司沒有善用可利用的心理弱點,恐怕會讓自己處於劣勢,輸給其他更不擇手段的競爭對手。
臉書吹哨者豪根揭露的內部文件顯示,臉書早就開始研究如何吸引青少年,甚至考慮將觸手伸向年僅4歲的兒童。
對依賴廣告獲利的企業來說,他們需要實現三個基本條件:
1. 爭取更多用戶,這些公司獲得更多用戶的方式之一,是不執行禁止13歲以下的孩童使用的規定。對媒體公司來說,年輕的客戶特別有價值,因為他們早期形成的習慣往往會影響他們的一生,所以公司需要年輕的客戶,確保他們未來會繼續使用其產品。
2.讓用戶花更多時間,公司的主要作法是使用人工智慧來篩選要推送給用戶的內容,根據偏好提供更多類似的內容,並透過自動播放和無線滾動等功能,讓用戶不加思考,猶如殭屍般的方式消費內容。
3.鼓勵張貼更多內容,平台會利用青少年在意自己在同儕中的社會地位和亟需社群肯定的特質,以及把用戶隱私設定預設為公開。
蘭布克:「智慧型手機是現代版的皮下注射針頭,為聯網世代全天候不打烊地注射數位多巴胺」。沉迷數位活動的人發現…「沒有什麼能讓他們感覺開心」,原因是大腦為了適應長時間高的多巴胺,會以各種方式改變自己,以維持體內平衡。
在分享社群媒體的四個根本傷害時,有提到主要讓人上癮的方式有四個步驟,包括 : 觸發→行動→變動獎勵→投資。
「觸發」就是收到通知,進而會引起你想去察看的「行動」,而第三個步驟有學過行為心理學,就會知道,「變動獎勵」(有時會有獎勵、有時沒有)是維持行為最有效的獎勵類型,最後一步「投資」,便是《原子習慣》中提到養成習慣最重要的「身分認同」,也就是把自我投入社群媒體的經營中,這時你貼文的讚數,代表的意義變成自身價值的評比。
會特別想額外討論這點,是因為包括我自己,以及我身旁的多數成人,也多深陷智慧型手機而無法自拔。以下是三件我印象深刻的事件。
一、曾跟另一位老師提說:「要不要今天是看看晚上9點後不用手機 ?」 那老師沒多講就說 :「不用想就知道不可能做到。」
二、一位資深老師(教學實力非常強),我談到手機對孩子的影響時,他回應我說:「道理我們都知道,但怎麼可能不用」。
三、我本人的媽媽,原本看不慣自己女兒總是給孫子看手機,但後來自己帶時,也會時不時說,讓他看一下沒關係喇,我跟我媽媽說:「太早看手機不太好餒」,這位一手在手機跟網路還沒完全普及的時代,拉拔四位孩子長大的堅強媽媽跟我說 : 「怎麼可能不用3C...」
我們成年人都深受其中,很難想像正在形塑大腦、正在確立自我定位、正在形塑價值觀的孩子們,他們會受到多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