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控的焦慮世代》前面的章節,提出了十來份圖表資料,清楚看出青少年2010年後心理健康急遽下降的趨勢,其中的資料包括 : 國高中青少年憂鬱症比率上升、青少年重鬱症上升、自殺率(有真的進到急診)上升,除此還訪談一些跟心理相關與社交互動的提問,也發現Z世代青少年越來越高比率覺得 : 生活沒有意義、自己一定不會成功、覺得自己很孤單、每天與朋友見面時間減少、缺乏親密朋友等等等...
這種種數據都讓人驚訝,而到底為甚麼會這樣 ? 作者認為是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網際網路與安全至上的風潮的共同塑造,而這篇文章說說書中提到,智慧型手機對我們與我們的孩子的四種根本性的傷害。
手機宣稱可以擴大我們的交友範圍,甚至可以跟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交朋友,但卻大大降低我們社交的品質,社群媒體不間斷的鈴聲提醒以及影片、貼文的推播,使我們無法全心投入在眼前與我們互動的人,所以現代非常弔詭的場面是,在社群媒體上說好久不見約出來見面,見面後卻大家都在低頭滑手機。
而實體社交取代成虛擬的低品質社交,會失去學習許多社會技巧、應對進退的能力,而虛擬世界中,隨時都可以退出的特性,也讓人不在重視人與人間的承諾責任。
許多健康的書籍都提到睡眠對身心發展的重要性,睡眠是重要的休息、排毒,以及將資訊轉換成長期記憶的時刻,不論從身體健康、學習表現、情緒發展等等角度,睡眠的重要性都無庸置疑。
但智慧型手機卻剝奪了孩童(與成人)的睡眠,包括客製化推播的循環影片,讓孩子沉溺其中,以及手機本身的藍光就會抑制助眠的褪黑激素的分泌。
這點在教育現場的老師一定非常有感,影響所及不單是青少年,連我在幼兒園現場都有深刻的體驗。
一項研究顯示,青少年醒著的時候,每一小時會收到大約11個通知,相當於每5分鐘收到一個。這種沒完沒了的干擾(注意力不斷被分散),會對青少年的思考能力造成傷害,並且可能在他們快速重新調整連結的大腦上留下永久的烙印。
而我自己知道的是,動畫的製作,其實是在很短的時間以很大量的靜態圖片排列而形成的,等於在孩童無法意識,被動接受影音訊息時,其實是在反覆被動的接受非常大量的訊息...
應用程式設計師通常會使用四步驟創造一個自我延續的循環,藉此讓用戶養成持續使用的習慣。四步驟包括:「觸發→行動→變動獎勵→投資」。而設計師除了透過上述的循環勾癮使用者停留更多時間,並會鼓勵使用者「將自我投注在社群媒體的經營中」,利用青少年渴望眾人認同的內在深層需求,鼓勵用戶在平台上進行一對多的公開表演,爭取眾人的認證與肯定。
或許上述的四種根本性傷害我們或多或少都知道,但卻沒有仔細思考如此會造成多麼大的傷害,作者甚至形容,智慧型手機,從根本改變了我們的大腦結構,彷彿讓我們置身火星一般。
下一篇我嘗試談談書中提到,那所謂健康、正常的童年需要的是甚麼呢 ? 為何轉移到手機後,影響是如此的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