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焦慮世代2》-社群媒體造成的四種根本傷害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明明身處史上最舒適的年代,但我們卻更加焦慮不安 ?

在《失控的焦慮世代》前面的章節,提出了十來份圖表資料,清楚看出青少年2010年後心理健康急遽下降的趨勢,其中的資料包括 : 國高中青少年憂鬱症比率上升、青少年重鬱症上升、自殺率(有真的進到急診)上升,除此還訪談一些跟心理相關與社交互動的提問,也發現Z世代青少年越來越高比率覺得 : 生活沒有意義、自己一定不會成功、覺得自己很孤單、每天與朋友見面時間減少、缺乏親密朋友等等等...

這種種數據都讓人驚訝,而到底為甚麼會這樣 ? 作者認為是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網際網路與安全至上的風潮的共同塑造,而這篇文章說說書中提到,智慧型手機對我們與我們的孩子的四種根本性的傷害。

四種根本性傷害:社交剝奪、睡眠剝奪、注意力碎片化、上癮

  • 社交媒體傷害一 : 社交剝奪

手機宣稱可以擴大我們的交友範圍,甚至可以跟遠在地球另一端的人交朋友,但卻大大降低我們社交的品質,社群媒體不間斷的鈴聲提醒以及影片、貼文的推播,使我們無法全心投入在眼前與我們互動的人,所以現代非常弔詭的場面是,在社群媒體上說好久不見約出來見面,見面後卻大家都在低頭滑手機。

而實體社交取代成虛擬的低品質社交,會失去學習許多社會技巧、應對進退的能力,而虛擬世界中,隨時都可以退出的特性,也讓人不在重視人與人間的承諾責任。

  • 社交媒體傷害二 : 睡眠剝奪

許多健康的書籍都提到睡眠對身心發展的重要性,睡眠是重要的休息、排毒,以及將資訊轉換成長期記憶的時刻,不論從身體健康、學習表現、情緒發展等等角度,睡眠的重要性都無庸置疑。

但智慧型手機卻剝奪了孩童(與成人)的睡眠,包括客製化推播的循環影片,讓孩子沉溺其中,以及手機本身的藍光就會抑制助眠的褪黑激素的分泌。

  • 社交媒體傷害三 : 注意力碎片化

這點在教育現場的老師一定非常有感,影響所及不單是青少年,連我在幼兒園現場都有深刻的體驗。

一項研究顯示,青少年醒著的時候,每一小時會收到大約11個通知,相當於每5分鐘收到一個。這種沒完沒了的干擾(注意力不斷被分散),會對青少年的思考能力造成傷害,並且可能在他們快速重新調整連結的大腦上留下永久的烙印。

而我自己知道的是,動畫的製作,其實是在很短的時間以很大量的靜態圖片排列而形成的,等於在孩童無法意識,被動接受影音訊息時,其實是在反覆被動的接受非常大量的訊息...

  • 社交媒體傷害三 : 上癮

應用程式設計師通常會使用四步驟創造一個自我延續的循環,藉此讓用戶養成持續使用的習慣。四步驟包括:「觸發→行動→變動獎勵→投資」。而設計師除了透過上述的循環勾癮使用者停留更多時間,並會鼓勵使用者「將自我投注在社群媒體的經營中」,利用青少年渴望眾人認同的內在深層需求,鼓勵用戶在平台上進行一對多的公開表演,爭取眾人的認證與肯定。

結論:

或許上述的四種根本性傷害我們或多或少都知道,但卻沒有仔細思考如此會造成多麼大的傷害,作者甚至形容,智慧型手機,從根本改變了我們的大腦結構,彷彿讓我們置身火星一般。

下一篇我嘗試談談書中提到,那所謂健康、正常的童年需要的是甚麼呢 ? 為何轉移到手機後,影響是如此的劇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洪瑋均的沙龍
2會員
53內容數
我的沙龍內多是我的閱讀心得,以及日常對話、景色反思,希望能將我的體悟分享給更多的人
洪瑋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08
接續上偏,這篇要來談談學校以及家庭可以做什麼 ? 學校可以做什麼 ? 玻里尼西亞人有句諺語「站在鯨魚被上釣小魚。」許多學校大費周章地聘請心理師,研擬情緒課程、購買相關教具等等方式,為了解決孩子焦慮、憂鬱等心理狀況上升的層出不窮,但其實有兩件事情,學校可以馬上實施,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資金,且效果
2025/01/08
接續上偏,這篇要來談談學校以及家庭可以做什麼 ? 學校可以做什麼 ? 玻里尼西亞人有句諺語「站在鯨魚被上釣小魚。」許多學校大費周章地聘請心理師,研擬情緒課程、購買相關教具等等方式,為了解決孩子焦慮、憂鬱等心理狀況上升的層出不窮,但其實有兩件事情,學校可以馬上實施,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資金,且效果
2025/01/08
本文章,來談談《失控焦慮世代》一書中,提到對於在如此智慧型手機侵蝕孩童、青少年以及我們的時代,我們能做什麼事情,並從政府、學校、家庭等面向來描述可以做的事情。 作者的四項革命主張 一、高中之前不使用智慧型手機 二、16歲以前不使用社群媒體 三、校園禁用手機 四、大幅增加自由自在玩耍(無大人
2025/01/08
本文章,來談談《失控焦慮世代》一書中,提到對於在如此智慧型手機侵蝕孩童、青少年以及我們的時代,我們能做什麼事情,並從政府、學校、家庭等面向來描述可以做的事情。 作者的四項革命主張 一、高中之前不使用智慧型手機 二、16歲以前不使用社群媒體 三、校園禁用手機 四、大幅增加自由自在玩耍(無大人
2025/01/07
前面談及了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安全至上主義等等,造成的一些具體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好像有些更深層,內在的一股無力感在使我們越陷越深,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作者提到在具體造成的影響外,更深層、靈性層面的影響。 靈性的退化 自2010年代以來,社會就瀰漫一股無力感,彷彿看不到盡頭,用來表達這樣狀態的詞
Thumbnail
2025/01/07
前面談及了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安全至上主義等等,造成的一些具體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好像有些更深層,內在的一股無力感在使我們越陷越深,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作者提到在具體造成的影響外,更深層、靈性層面的影響。 靈性的退化 自2010年代以來,社會就瀰漫一股無力感,彷彿看不到盡頭,用來表達這樣狀態的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這個問題真的很嚴重。最近聽到一位家長無奈地說,她的孩子整天沉迷於手遊,不僅不想去補習,甚至連學校都不願意上。聽到這樣的描述,我忍不住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她——《失控的焦慮世代》。這本書深入探討了智慧型手機如何影響當代青少年,並點出四大核心問題:社交剝奪、睡眠剝奪、注意力碎片化與上癮。這些問題不僅改變
Thumbnail
這個問題真的很嚴重。最近聽到一位家長無奈地說,她的孩子整天沉迷於手遊,不僅不想去補習,甚至連學校都不願意上。聽到這樣的描述,我忍不住想把這本書推薦給她——《失控的焦慮世代》。這本書深入探討了智慧型手機如何影響當代青少年,並點出四大核心問題:社交剝奪、睡眠剝奪、注意力碎片化與上癮。這些問題不僅改變
Thumbnail
明明身處史上最舒適的年代,但我們卻更加焦慮不安 ? 在《失控的焦慮世代》前面的章節,提出了十來分的圖表資料,清楚看出青少年2010年後心理健康急遽下降的趨勢,其中的資料包括:國高中青少年憂鬱症比率上升、青少年重鬱症上升、自殺率(有真的進到急診)上升,除此還訪談一些跟心理相關與交友的提問,也發現Z
Thumbnail
明明身處史上最舒適的年代,但我們卻更加焦慮不安 ? 在《失控的焦慮世代》前面的章節,提出了十來分的圖表資料,清楚看出青少年2010年後心理健康急遽下降的趨勢,其中的資料包括:國高中青少年憂鬱症比率上升、青少年重鬱症上升、自殺率(有真的進到急診)上升,除此還訪談一些跟心理相關與交友的提問,也發現Z
Thumbnail
天下雜誌的編輯顧問黃哲斌這幾年在雜誌上的專欄,常常以觀察當下的媒體現況與分析將來的媒體趨勢為主題。 最近一篇寫到「網路社群與現實混成一團,讓人愈來愈厭倦,有少年約定聚會時放下手機,甚至改用不能上網的翻蓋式手機」他認為下一個如同臉書般的盛世恐怕很難再有。 社群媒體剛出現時,承諾一個「更開放、更連結
Thumbnail
天下雜誌的編輯顧問黃哲斌這幾年在雜誌上的專欄,常常以觀察當下的媒體現況與分析將來的媒體趨勢為主題。 最近一篇寫到「網路社群與現實混成一團,讓人愈來愈厭倦,有少年約定聚會時放下手機,甚至改用不能上網的翻蓋式手機」他認為下一個如同臉書般的盛世恐怕很難再有。 社群媒體剛出現時,承諾一個「更開放、更連結
Thumbnail
  IG、抖音、小紅書、threads,各種短影音、短文、廢片、廢文逐漸興起,大量的資訊流通與增長不見得讓人感到更加滿足,反而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焦慮。   我們正在面對一場又一場爭奪注意力的戰爭,資訊不斷地被切割與分散,真假訊息的交錯讓人需要付出更高的心力思考與判斷。戰爭勾起的是人們最原始本能...
Thumbnail
  IG、抖音、小紅書、threads,各種短影音、短文、廢片、廢文逐漸興起,大量的資訊流通與增長不見得讓人感到更加滿足,反而帶來了越來越多的焦慮。   我們正在面對一場又一場爭奪注意力的戰爭,資訊不斷地被切割與分散,真假訊息的交錯讓人需要付出更高的心力思考與判斷。戰爭勾起的是人們最原始本能...
Thumbnail
天啊!我到底看到了什麼? 有沒有什麼東西能讓你欲罷不能的經驗?😆 有什麼你有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你愛不釋手的程度?😄 有沒有什麼時間可以讓你黏著不放的可能?😮 也許有,可能你的比較特別,也許你的跟我一樣?也許我們跟大多數的人一樣? 就是那令人著迷、無法放手的手機! 時代的轉變風馳電
Thumbnail
天啊!我到底看到了什麼? 有沒有什麼東西能讓你欲罷不能的經驗?😆 有什麼你有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你愛不釋手的程度?😄 有沒有什麼時間可以讓你黏著不放的可能?😮 也許有,可能你的比較特別,也許你的跟我一樣?也許我們跟大多數的人一樣? 就是那令人著迷、無法放手的手機! 時代的轉變風馳電
Thumbnail
科技驟變的時代,你的的大腦跟著進化了?跟著退化了?跟著轉型了?跟著變形了?是你用了手機,還是手機用了你呢? 時代的變動物換星移、天地否變,這是身為現代的每個人所感受到的。歷史由猿人、智人來到有文字記載的時代,這是前所未有空前絕後的發明~智能手機,人們至今未知能否駕馭了?或在似真似
Thumbnail
科技驟變的時代,你的的大腦跟著進化了?跟著退化了?跟著轉型了?跟著變形了?是你用了手機,還是手機用了你呢? 時代的變動物換星移、天地否變,這是身為現代的每個人所感受到的。歷史由猿人、智人來到有文字記載的時代,這是前所未有空前絕後的發明~智能手機,人們至今未知能否駕馭了?或在似真似
Thumbnail
近日心理學節目討論兒少手機成癮,到底核心不外乎是「自我認同、排解壓力」主詞換成「青壯年、中年」都同樣成立。 手機成癮只是一個結果,不是原因。 先討論較簡單的壓力排解。我將近有半年時間,手機使用時數天天超過 9 小時。
Thumbnail
近日心理學節目討論兒少手機成癮,到底核心不外乎是「自我認同、排解壓力」主詞換成「青壯年、中年」都同樣成立。 手機成癮只是一個結果,不是原因。 先討論較簡單的壓力排解。我將近有半年時間,手機使用時數天天超過 9 小時。
Thumbnail
不論是成人或者青少年,在當今資訊爆炸講求效率的時代,無可避免的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從與親友保持聯繫、打發時間、跟上潮流到閱讀新聞時事等。不可否認社群平台確實打造了一個方便不受地域阻礙的空間。
Thumbnail
不論是成人或者青少年,在當今資訊爆炸講求效率的時代,無可避免的高度依賴社群媒體,從與親友保持聯繫、打發時間、跟上潮流到閱讀新聞時事等。不可否認社群平台確實打造了一個方便不受地域阻礙的空間。
Thumbnail
「我常覺得寂寞」、「我常覺得被拋下」 、「我常希望有真正的密友」
Thumbnail
「我常覺得寂寞」、「我常覺得被拋下」 、「我常希望有真正的密友」
Thumbnail
本文重點 根據《i世代報告》, 1. i世代花在螢幕的時間越長、與人實際互動的時間越少,憂鬱、焦慮、自殺的比率也會增高。 2. i世代是最注重安全的一代,但過度注重「情緒安全」反而更顯得他們的脆弱,並進一步危害到校園的言論自由。 3. i世代比較不追夢,也不會因為工作沒意義就不做,他們反而對工作有很
Thumbnail
本文重點 根據《i世代報告》, 1. i世代花在螢幕的時間越長、與人實際互動的時間越少,憂鬱、焦慮、自殺的比率也會增高。 2. i世代是最注重安全的一代,但過度注重「情緒安全」反而更顯得他們的脆弱,並進一步危害到校園的言論自由。 3. i世代比較不追夢,也不會因為工作沒意義就不做,他們反而對工作有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