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這樣的經驗嗎?
面對孩子(他人)的負面情緒,
你很認真的學習並嘗試專家們教的:『先關注情緒』
什麼要注意的說話方法呀,步驟呀,合適的場景等等,
都一一照做了。
奇怪?
怎還總是踢鐵板呢?!
◾️
情緒對話為什麼備受關注呢?
為什麼要先關注情緒呢?
因為
只有當對方情緒被梳理了,
才有機會進一步良善對話,
後面的溝通才有可能。
因為
只有等腫脹的情緒腦「消腫」了,
理性腦才有機會上線。
因為
現在的我們知道,
以往習慣的指責和說理的表達方式,
讓孩子感受到的是你拿著一堆的道理在批判他,
只會讓彼此的關係變得遙遠。
所以我們說,
溝通首先是要去處理對方的心裡情緒,
因為對方願意聽才是關鍵。
不能讓自己的語言過於激烈,
否則對方會瞬間豎立自我防禦的心理,
準備好以反駁你為目標,
這時你再有道理都沒用!
解決了心理問題,
壓抑的情緒放掉了,
此時面對事物的智慧也會跟著提升。
嗯嗯,
道理我們都懂都認同,
可是到底每次的卡關在哪裡呢?
◾️
在對話學習的頭幾年,
面對負面情緒大的孩子或學生,
我總想嘗試先去『接住對方的情緒』。
小心翼翼地問對方:你還好嗎?
問:你在生氣呀?
問:怎不說話呢?
安撫情緒是心理師常用的情緒療法,
有些人的確是很需要被看見情緒被理解。
可是我發現,
這動作也常常會產生一個新的問題:
『把他的情緒給放大了』
大人不夠理解就接情緒的動作,
常換來孩子不客氣地回應:
當你問:你還好嗎?
孩子不耐煩回:不。好!(你是看不出來我不爽嗎?)
當你問:你在生氣呀?
孩子他不說話+眼睛死瞪著遠方。(我是表現得還不夠明白嗎?⋯於是更用力生氣)
問:怎不說話了?
他大嘆一口氣+用力翻白眼。(煩不煩?不想說話不行嗎?)
放大的情緒,
非專業心理師的父母和老師們通常難以招架,
如果今天面對的是孩子在學習上的困難時,
可能還會演變成更上升一個難度的新問題:
就是那種挫折感、失敗的情緒被你放大了。
反而讓孩子更有理由不想學習、不去努力,
直接給你躺平!
這豈不更糟糕!?
◾️
所以,
方法不能只停留在理論,
要去實際的多嘗試、多去執行,
才能從中摸索出合適自己的應對智慧。
書看得不少,
鐵板也踢多了,
我找出了一些可行的框架,
讓我面對情緒的孩子可以比較有方向,內在也更穩定。
我將它羅列如下:
框架1 : 不先關注情緒,也不先關注事件。
當孩子情緒特別壞時,
我們要嘗試的是幫孩子打破狀態,
轉移到另一種狀態,
讓他在那個困住的情緒裡出來。
先關注他的情緒或關注當下發生的事件,
容易讓孩子情緒陷得更深,
出不來。
你可以端一杯水給他,
或者你只是坐在一旁看著。
安靜平靜的在一旁陪伴他,
讓他感覺到你的接納、你的關心就好。
直到他比較冷靜了,
你就可以展開對話。
框架2 : 打破狀態前,永遠不放自己的東西。
不要急著給他你的方法、你的道理,
即使是你認為對他再好、再有利的也不適合在這時候展開,
你得提醒自己有耐心。
記住,
你都對了其實就輸了全部。
狀態打破了,
情緒紓緩些,
他自然就醒過來了。
此時才會開始覺察自己在哪裡?
為什麼這個情緒?
問題就可以容易些,
有的孩子甚至已經在內在自我調整了。
框架3 : 接下來才是關注情緒梳理情緒完美的時間點。
當孩子感受到你的接納了,
他會比較安靜下來。
你只需要肯定他的情緒,
因為他很需要有人幫他舒緩、認同他。
焦點帶到他認同的點,
效果會很好。
框架4 : 當孩子認同你後,再問:假如有不同的做法效果更好,你要不要聽聽?
沒有孩子希望搞砸事情、希望自己不好,
時常都是不懂得用不同的方式處理所以弄砸了,
加上自責的情緒才讓狀況變得更糟。
然而就是因為不懂,
我們才要教他呀。
◾️
不先積極關注情緒,
才能比較容易有機會帶孩子看見一個獨立於自己之外的現實。
現實它並不會隨著你的情緒、你的願望、你的好惡去改變,
我們必須帶著孩子去學會應對它,
學會從情緒漩渦裡抽離出來,
看見現實。
面對孩子學習的挫折更是如此。
1、不先關注情緒,先打破狀態。
2、保持耐心聆聽,關注在他認同的點上,從中找到引導切入點。
3、細心且給予正向引導,讓他做出選擇。
4、最後尊重孩子的選擇,並表達你的支持與陪伴。
無論什麼樣的選擇,
只要是冷靜思考過後的決定,
都會有它積極正向的一面。
我們都應當理解與尊重。
等孩子發現自己挺過去了,
知道原來自己是可以的,
這個突破經驗將成為他生命中無比珍貴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