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轉化的人給予,渡不過的人只有掙扎。
《渺小一生》以創傷貫穿全篇故事。有的人幸運地在經歷傷痛後成功轉化,變得更有能力給予愛;有的人終其一生得不斷經歷同樣的痛苦,直到精疲力盡,直到下定決心,要離開還是繼續生活下去?最終只能由當事人自己決定。
讀完《渺小一生》,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人經歷巨變(尤其是在童年)所養成的既定思維,要能轉向成長思維真的好困難。在這點上,作者柳原漢雅把主角的持續自我否定寫得非常真切,也不斷勾起我對過去生命的片段,或是周遭親人經歷的回憶。
根據過去的經驗與觀察,人的心境與思維要能有所轉化,總是需要大量的見證,而且基本上得賴於外界,來自親友伴侶、社會支持,讓自己意識到過往認知並非絕對,都是有機會改變的。持續一步又一步,才能扭轉、解開如鋼絲絨般的心結。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幸運擁有這些見證的資本?
裘德擁有這樣的條件,夢幻的人際網絡,親人友情醫病關係,還有天生的才智與迷人外型。然而這大量的愛仍難以化解過去的傷。讀到最後一直在想,這是作者想表達的嗎?傷害的難以治癒性?然後呢?
轉向其他角色後,結論漸漸浮出。威廉與哈洛德,兩個最溫柔夢幻的存在,每次現身就像綠洲,但隨著故事推進,他們對裘德的期待連我都感受到了壓力。即使這樣的愛很美好,卻多少成了裘德必須活下去的枷鎖。有時候忍不住想,如果每個歷經重大創傷之人,在成功轉化後便能真的感受被愛環繞的美好人生,那這個美好人生,值得一個人用幾十年的痛苦來換得嗎?旁人又有什麼樣的立場要求受苦者為美好未來而一直努力下去?那些感動人心的故事不正是真真實實的倖存者偏差?
創傷的不可復原需要被理解,無法復原的人需要被理解,他做的任何決定都需要被理解。
想給予愛者能做的,大概就是付出而無所求。不一定非得要拯救,而是即使知道無法拯救,仍然選擇留下來。
這大概是讀完《渺小一生》的感悟。
原本想花些篇幅,表達我對於故事形式的不喜歡,但這很個人喜好。加上事後想到,冗長與大量細節所換得的時間感也許也是鋪陳的手法之一吧 。
另外則是深深希望這本書的厚度,能阻止青少年及所有狀態不好的人讀它。在錯的時機讀到《渺小一生》,很可能被當時視角所侷限,認為世界就是這樣因而被壓垮。生活裡還是有許多事態,仍然值得我們再多努力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