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內容不願被複製抄襲致敬,有需要請直接轉傳連結分享)
你認為自己與諮商心理師的關係為何?是把心理師看作權威的存在?還是把自己當消費者,心理師是在服務我?
先前有說過,諮商界希望諮商心理師與個案間,就是純粹的諮商關係。而諮商關係間又是如何?
與個案間不會有上對下,或是下對上,而只是平等關係。
當代諮商師通常會希望的諮商關係,是彼此相互尊重,的平等關係,個案並不用把諮商師看作是上位者。
雖然目前在學派間仍有些微差異,但大多都是愈來愈趨向平等。
有了這個概念後,就來談談這篇所說的例外情況吧!
很久很久以前,佛洛伊德年代,大多接觸的其實都是所謂醫生在做諮商,稱為心理治療其實比較貼切。那時並尚未發展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多為精神科醫生所擔任,醫生的確讓人感到比較權威。所以佛洛伊德讓病人躺沙發不看自己是很有幫助的!
有的時候諮商心理師因為個案的需要,會化身成為老師或教練的角色,教導個案學習一些技巧或出回家作業讓個案練習。
例如:具有社交恐懼障礙的個案,諮商心理師可能會教他與人接觸的注意事項,陪他慢慢演練如何與他人交流,也會出作業讓他在諮商外的時間嘗試與人接觸並記下來帶回諮商時討論。或是,個案想要改變一些不良習慣的時候,諮商心理師可能與他一起討論規劃,制定目標後,每次諮商會監督個案有沒有逐步完成。
你有遇過諮商心理師教你技巧或方法的時候嗎?
雖然諮商心理師有他的專業,但諮商對談時,雙方是站在平等立場,不用把諮商師當作上位者。當然也不要把諮商心理師當服務員,把自己當花錢的老大,對諮商心理師做人身攻擊。
當你發現諮商心理師與你相處,總讓你感覺自己是錯的,他是對的,或是好像他在討好你的感覺,這可以提出來和心理師討論!
看到有些人(個案)會在網上寫諮商日記、諮商筆記,當中有的內容會讓我感到個案似乎把諮商師當作神或偶像。然而,當出現這很多種可能,例如:個案是討好型、移情、活下去的信仰等等。因為不明白諮商過程,學習生不隨便評論好壞對錯。
的確有種諮商師是會希望個案可以崇拜自己,並享受這種崇拜目光。在他的言談中,會讓個案清楚認知到他是專業者、他是專家,你是求助者,我在幫助你。
這一種則是跟第2點完全相反類型的諮商師,這種諮商師可能會拜託個案前來諮商、結束時跟個案的談話,旁人看來諮商師好似在向個案撒嬌。
可是這值得討論的是,這樣表現是和個案的關係算處於下位者、去討好個案嗎?還是這其實是一種新型態諮商風格?
畢竟學習生也看過某類型諮商師,平常就是表現的可愛天真或迷迷糊糊,與他人平日相處就是讓人感到擺低姿態、小動物人畜無害、容易激起他人保護欲。
你身邊有這種朋友嗎?應該就可以理解學習生所說的,只是他的職業剛好是諮商師,而他其實好像也就只是如平常自己般的對待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