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商關係中的平等與例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章內容不願被複製抄襲致敬,有需要請直接轉傳連結分享)


你認為自己與諮商心理師的關係為何?是把心理師看作權威的存在?還是把自己當消費者,心理師是在服務我?

先前有說過,諮商界希望諮商心理師與個案間,就是純粹的諮商關係。而諮商關係間又是如何?


與個案間不會有上對下,或是下對上,而只是平等關係。


當代諮商師通常會希望的諮商關係,是彼此相互尊重,的平等關係,個案並不用把諮商師看作是上位者。

雖然目前在學派間仍有些微差異,但大多都是愈來愈趨向平等。


有了這個概念後,就來談談這篇所說的例外情況吧!

諮商中平等關係的例外


1.在早期的時候,的確是較為權威的存在哦!

很久很久以前,佛洛伊德年代,大多接觸的其實都是所謂醫生在做諮商,稱為心理治療其實比較貼切。那時並尚未發展諮商心理師的工作,多為精神科醫生所擔任,醫生的確讓人感到比較權威。
所以佛洛伊德讓病人躺沙發不看自己是很有幫助的!


2.諮商心理師有時會化身為老師或教練的角色,教導個案一些技巧或出作業。

有的時候諮商心理師因為個案的需要,會化身成為老師或教練的角色,教導個案學習一些技巧或出回家作業讓個案練習。
例如:具有社交恐懼障礙的個案,諮商心理師可能會教他與人接觸的注意事項,陪他慢慢演練如何與他人交流,也會出作業讓他在諮商外的時間嘗試與人接觸並記下來帶回諮商時討論。或是,個案想要改變一些不良習慣的時候,諮商心理師可能與他一起討論規劃,制定目標後,每次諮商會監督個案有沒有逐步完成。

你有遇過諮商心理師教你技巧或方法的時候嗎?


學習生有話說

雖然諮商心理師有他的專業,但諮商對談時,雙方是站在平等立場,不用把諮商師當作上位者。當然也不要把諮商心理師當服務員,把自己當花錢的老大,對諮商心理師做人身攻擊。

當你發現諮商心理師與你相處,總讓你感覺自己是錯的,他是對的,或是好像他在討好你的感覺,這可以提出來和心理師討論!


關於 與個案平等關係的例外 聊聊


1. 個案把諮商心理師當作神或偶像

看到有些人(個案)會在網上寫諮商日記、諮商筆記,當中有的內容會讓我感到個案似乎把諮商師當作神或偶像。然而,當出現這很多種可能,例如:個案是討好型、移情、活下去的信仰等等。因為不明白諮商過程,學習生不隨便評論好壞對錯。

2.諮商師自己需要有人崇拜

的確有種諮商師是會希望個案可以崇拜自己,並享受這種崇拜目光。在他的言談中,會讓個案清楚認知到他是專業者、他是專家,你是求助者,我在幫助你。

3. 諮商師習慣去討好個案

這一種則是跟第2點完全相反類型的諮商師,這種諮商師可能會拜託個案前來諮商、結束時跟個案的談話,旁人看來諮商師好似在向個案撒嬌。

可是這值得討論的是,這樣表現是和個案的關係算處於下位者、去討好個案嗎?還是這其實是一種新型態諮商風格?

畢竟學習生也看過某類型諮商師,平常就是表現的可愛天真或迷迷糊糊,與他人平日相處就是讓人感到擺低姿態、小動物人畜無害、容易激起他人保護欲。
你身邊有這種朋友嗎?應該就可以理解學習生所說的,只是他的職業剛好是諮商師,而他其實好像也就只是如平常自己般的對待個案。

avatar-img
5會員
34內容數
我是學習生,喜歡思考,創作的初心是思考,同時也是抒發、是興趣、是療癒、是分享、是有助益、是休閒娛樂。 目前《走出失戀吧!》連載中,經歷失戀對多數人來說是痛苦的事情,如何從中走出來呢?希望能幫助失戀的人。 《諮商123》是我對心理諮商的一些感想觀點的分享。 (所有文字禁止抄襲致敬報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習生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探討了為何「諮詢」相較於「諮商」更受大眾接受。透過解釋兩者的定義與社會觀感,指出「諮詢」被視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諮商」則可能被誤解為有問題的象徵。尤其在夫妻諮商的例子中,反映出社會對於心理健康服務的偏見及其對個人形象的影響。進一步探討相關法規與潛在的心理健康市場,提供對於這一領域的深入理解。
許多人對心理諮商的價位感到不滿,認為不值得花費。事實上,心理諮商的價格體現了其深層價值,能幫助人們解決心理困擾,挖掘自我內心深處的問題。本文以生動的例子說明諮商的不同階段,揭示為何心理諮商能提供長期的支持與解決方案,並反思個案在諮商中的真正需求。
本文探討心理諮商的普遍性與價值,並指出即使在過去心理諮商被視為富人的專利,隨著社會的進步與心理健康的重視,現今更多人都可以接受這一服務。文章分析了心理諮商與SPA的比喻,並強調無論財富如何,重視心理健康是每個人的權利。政府提供免費諮商的計畫也讓更多人有機會體驗這項服務,期望消除社會對心理諮商的偏見。
本文探討了庸庸諮商師的特徵與影響,強調僅僅提供情感支持而不具備深度洞察能力的諮商師,可能會讓個案產生困惑與懷疑諮商的效果。儘管他們能給予表面的舒壓感受,卻無法幫助個案深入理解內心需求。文章提出自我反省與提升專業能力的重要性,以避免成為平庸的諮商從業者。
本文探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將心理諮商比擬為SPA,強調即使不嚴重的心理困擾,也可以透過諮商來釋放壓力和情緒。作者指出,隨著人們愈加重視心理健康,心理諮商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同時也提醒讀者在選擇相關服務時需謹慎以防詐騙。文章最後鼓勵大家尋找適合的方法來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其實諮商師是引導高手。在談話的過程中,諮商師可以不知不覺的去引導你,他會帶你去看他認為重要的點,或透過對話就能慢慢放大聚焦在要處理的地方。
本文探討了為何「諮詢」相較於「諮商」更受大眾接受。透過解釋兩者的定義與社會觀感,指出「諮詢」被視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諮商」則可能被誤解為有問題的象徵。尤其在夫妻諮商的例子中,反映出社會對於心理健康服務的偏見及其對個人形象的影響。進一步探討相關法規與潛在的心理健康市場,提供對於這一領域的深入理解。
許多人對心理諮商的價位感到不滿,認為不值得花費。事實上,心理諮商的價格體現了其深層價值,能幫助人們解決心理困擾,挖掘自我內心深處的問題。本文以生動的例子說明諮商的不同階段,揭示為何心理諮商能提供長期的支持與解決方案,並反思個案在諮商中的真正需求。
本文探討心理諮商的普遍性與價值,並指出即使在過去心理諮商被視為富人的專利,隨著社會的進步與心理健康的重視,現今更多人都可以接受這一服務。文章分析了心理諮商與SPA的比喻,並強調無論財富如何,重視心理健康是每個人的權利。政府提供免費諮商的計畫也讓更多人有機會體驗這項服務,期望消除社會對心理諮商的偏見。
本文探討了庸庸諮商師的特徵與影響,強調僅僅提供情感支持而不具備深度洞察能力的諮商師,可能會讓個案產生困惑與懷疑諮商的效果。儘管他們能給予表面的舒壓感受,卻無法幫助個案深入理解內心需求。文章提出自我反省與提升專業能力的重要性,以避免成為平庸的諮商從業者。
本文探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將心理諮商比擬為SPA,強調即使不嚴重的心理困擾,也可以透過諮商來釋放壓力和情緒。作者指出,隨著人們愈加重視心理健康,心理諮商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同時也提醒讀者在選擇相關服務時需謹慎以防詐騙。文章最後鼓勵大家尋找適合的方法來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
其實諮商師是引導高手。在談話的過程中,諮商師可以不知不覺的去引導你,他會帶你去看他認為重要的點,或透過對話就能慢慢放大聚焦在要處理的地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本文探討了諮商師的多樣性與個性,不僅僅是傳統印象中的溫柔與耐心。不同風格的諮商師如陽光型、誇張型等,也能提供良好的諮商體驗。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無論是想成為心理師或其他諮商相關工作,對於這個行業都需要有基本的想像和認知。透過想像中的個案與心理師互動,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基本的助人姿態。對於非本科系的同學來說,想像自己成為心理師並練習助人者的姿態可能有些困難,但這需要時間和定錨的幫助。
諮商師在諮商過程中需要聆聽、閱讀情緒、觀察肢體語言,並運用諮商技術來幫助個案。在諮商過程中,一切談話都應以個案的福祉為主,並不是為了滿足諮商師的個人需求。
Thumbnail
瞭解如何選擇適合你的心理諮商師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個人的需求,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心理師,例如溫暖鼓勵型、犀利分析型、行動派教練型等。此外,瞭解不同生涯探索階段的人可以幫助你找到合適的生涯諮商型態。同時也分享了來談者的族群分類方式。如果你有需要,歡迎找我預約生涯諮商喔~
Thumbnail
一位出色的心理諮商師,不會片面追求給來訪者帶來快樂,而是努力讓他們認識到自我完整的價值。
Thumbnail
許多心理治療/諮商所可能陷入經營瓶頸,甚至出現收入困難,需從商業模式調整、願景招聘心理師,以及精煉所長經營策略等面向入手。本文探討如何讓心理治療/諮商所脫穎而出。
Thumbnail
       在執業的日子裡,每次初談都會感受到來訪者的疑惑:「好吧,我踏出第一步預約了,但心理諮商會是什麼樣子?要做什麼?」。接著,另一個常見的期待是「心理諮商,是不是心理師可以給我很多建議?」。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本文探討了諮商師的多樣性與個性,不僅僅是傳統印象中的溫柔與耐心。不同風格的諮商師如陽光型、誇張型等,也能提供良好的諮商體驗。
Thumbnail
關於心理諮商,網路上已經有許多文章在說明為什麼人需要諮商?諮商有什麼好處?諮商跟聊天為什麼不一樣?怎麼選擇心理師跟諮商所?但若真的進到諮商關係當中,有許多人或許對於自己跟諮商會有更多問題,包括,為什麼需要心理師這樣的角色幫忙自己梳理問題?這些事情身邊的人不能做嗎?心理師為什麼幫得上我? 在職場
Thumbnail
無論是想成為心理師或其他諮商相關工作,對於這個行業都需要有基本的想像和認知。透過想像中的個案與心理師互動,能夠幫助我們瞭解基本的助人姿態。對於非本科系的同學來說,想像自己成為心理師並練習助人者的姿態可能有些困難,但這需要時間和定錨的幫助。
諮商師在諮商過程中需要聆聽、閱讀情緒、觀察肢體語言,並運用諮商技術來幫助個案。在諮商過程中,一切談話都應以個案的福祉為主,並不是為了滿足諮商師的個人需求。
Thumbnail
瞭解如何選擇適合你的心理諮商師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個人的需求,可以選擇不同類型的心理師,例如溫暖鼓勵型、犀利分析型、行動派教練型等。此外,瞭解不同生涯探索階段的人可以幫助你找到合適的生涯諮商型態。同時也分享了來談者的族群分類方式。如果你有需要,歡迎找我預約生涯諮商喔~
Thumbnail
一位出色的心理諮商師,不會片面追求給來訪者帶來快樂,而是努力讓他們認識到自我完整的價值。
Thumbnail
許多心理治療/諮商所可能陷入經營瓶頸,甚至出現收入困難,需從商業模式調整、願景招聘心理師,以及精煉所長經營策略等面向入手。本文探討如何讓心理治療/諮商所脫穎而出。
Thumbnail
       在執業的日子裡,每次初談都會感受到來訪者的疑惑:「好吧,我踏出第一步預約了,但心理諮商會是什麼樣子?要做什麼?」。接著,另一個常見的期待是「心理諮商,是不是心理師可以給我很多建議?」。
Thumbnail
從小對於心理學懷著一份好奇又崇敬的心理,夢想著有一天也能成為心理師 ,無奈學習成績與心理師的距離實在遙遠,只好放棄心中的夢想。 遇到如萍:一位專業的「諮商心理師」,才知道要成為一位「諮商心理師」不僅要取得研究所碩士學位外,且要正式通過嚴格的國家高考取得證照資格,才能成為正式的諮商心理師。
Thumbnail
這幾年大家對於身心靈療癒和心理諮商的需求增加了許多,我最近也常常被問到與諮商有關的問題,以及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諮商師。我想以自己個人的經驗來分享一些想法,別的諮商師可能會有不同的觀點,但希望我的想法可以幫助大家在開始諮商前可以因為這些資訊而更知道該如何做選擇。以下的回答只代表我個人的立場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