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認識辛夷,是讀到王維〈辛夷塢〉這首詩:「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深山裡那開在樹梢枝頭如芙蓉般的辛夷花,一剎之間紅萼燦發,轉瞬卻凋零萎落,詩人於此世外的無人之境,諦觀這花的開與落、有與無、色與空。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若不是王維〈辛夷塢〉的詩名,我們會當真以為是在刻畫芙蓉花,實際上指的是辛夷花,「芙蓉」在此是當形容詞。
如果置換到人世的觀點,或許會覺得這樣的生命型態寂寞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燦爛榮華卻無人喝采、凋零殞落也無人傷感,
像這樣一個不被人們意識的存在能叫做存在嗎?歷來多少詩人透過花花草草去表現自己的志意,不是托情寄恨就是傷春悲秋,很多隱逸山林者更是帶著人世的挫折與悲憤。唯獨王維不斷解消自我,就只是如如地觀看辛夷花自生自滅的自然而然。
在如是觀看中,一種被喻為禪境的「空寂之美」顯露出來了,空靈澹遠、幽邃渺漫,卻又飽含無限的盎然生機。
獨坐幽篁裡 (王維詩 / chatgpt做畫)
靈光一閃,突然想做一道花禪食──辛夷菰米飯,點子也是出自於王維的詩:「蔗漿菰米飯,蒟醬露葵羹。」(〈春過賀遂員外藥園〉) 這道花禪食的作法很簡單,就只是把煮熟的菰米盛在辛夷花瓣上,淋上點濃縮的甘蔗汁就可以了。
這是利用有著清雅花香而又寬大如船的新鮮辛夷花瓣來盛裝菰米飯,跟上回所分享的「木蘭花沙拉船」很類似,同樣不以技巧取勝,而重在清雅與意境。
所謂的「菰米」是三千多年前周王室的經典美食,也是唐人最稱頌的一種飯食,尤其深受熱愛隱逸情趣的文人所推崇。但我們現在對這種糧食卻非常陌生,因為在亞洲已經接近絕跡,被譽為「消失的第六穀」。
它在遠古的時候被稱作「菰」,種子就叫做菰米;倘若感染了一種真菌,以致莖部異常肥大,就會形成我們所熟知的茭白筍,但長了茭白筍的菰卻再也不會結菰米了。亞洲一帶的菰幾乎已經全面淪陷,成了只會長茭白筍卻不會結菰米的作物了!
加拿大冰湖野米(Wild Rice)與菰米同屬不同種,是目前所能找到最接近菰米的品種,今天我們就用這種野米來做王維的「蔗漿菰米飯」,再以辛夷的花瓣來盛裝。
果真這道花禪食嚐起來清新而淡雅,以鮮脆而辛香的辛夷花瓣裹著外脆內軟的菰米,口感變得十分豐富,以少許蔗漿(濃縮甘蔗汁)調味,提升了菰米原有的甜味與香氣,風味卻醇厚而樸實,恍惚間彷彿倘佯在王維的世外桃源——那春日的辛夷山塢。
這雖不是一道追求感官享受的美食,卻是一道能讓身心與感官都清靜平和的小食…我有信心王維應該也會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