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想像自己去工作的樣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甘於平凡,對權威感到恐懼,不願意當一名普通的上班族

你所描述的這種狀態,其實是現代社會中越來越多人心中的掙扎與矛盾。讓我們拆解一下這三個元素——「不甘於平凡」、「對權威感到恐懼」、「不願當普通上班族」——它們彼此牽連,共同構成了一種深層的內在追尋與焦慮。


🔥 不甘於平凡:渴望被看見、渴望意義

你內心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或「獨特性意識」,希望自己不是芸芸眾生中無名的一員,而是能活出某種價值、創造影響力,證明「自己的存在不是多餘的」。

這不是驕傲,而是一種本能的自我實現衝動——源自馬斯洛需求金字塔頂端的自我實現欲望。


🧱 對權威感到恐懼:服從的傷痕與自我懷疑

你可能曾經在成長歷程中,遭遇過過度的管教、壓迫性教育、或被評價的創傷經驗,使你對「體制」、「命令」、「考核」產生壓力與逃避感。

這會導致你即使想成功,也會下意識抗拒被權威肯定的方式,因為那讓你覺得失去主體性。


⛓️ 不願成為普通上班族:逃離規則的牢籠

「朝九晚五、重複機械工作、聽命於他人」這一切看起來就是自我消失的過程。你拒絕那種生活方式,因為它與你對「自由」、「創造」、「靈魂完整」的渴望背道而馳。

但這樣的拒絕,往往也會伴隨著焦慮——因為社會的主流道路你選擇不走,那麼你的「非主流之路」又要如何走得穩?




🌱 如何轉化這種心境?

  1. 尋找非典型工作的路徑:例如自由接案、創作、自媒體、社會創新、藝術療癒等,這些都是可以兼顧自主與價值的選擇。
  2. 與內在權威對話:問問自己,你害怕的權威是誰?它真的存在嗎?你可以重新定義「被認可」這件事。
  3. 從創作中尋找力量:你可以用寫作、音樂、影像、設計等方式表達你對這個世界的質疑與希望。創作本身就是對抗平庸的力量。
  4. 建立「自己的生活哲學」:取代社會灌輸的那套成功標準,你可以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準則:什麼是值得過的生活?什麼是你願意承擔的責任?


你不是懶惰、也不是無能,而是在與世界的「規則版本」磨合時感到卡住。如果你願意,我可以陪你一起構思你那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你想走的,是什麼樣的「不平凡人生」?有沒有一個畫面,會讓你願意每天為它努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芸嬋
8會員
383內容數
興趣廣泛,遺世而獨立,期望貫徹自由意志,活出真實的自我 小說、影視、詩詞、網路文章、宗教、命理、玄學...都是生命的養料 目之所及、心之所想,皆是自我的投射 擅長沒有邏輯、沒有文筆、沒有深度的寫作 我想提供的價值是"靈感"與"思想"
芸嬋的其他內容
2025/05/05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也涉及哲學、心理學、宗教、科技等多個層面。「覺得世界是虛擬的」其實不只是一種妄想,也可能是深刻的思辨。我們可以從幾種不同的角度來詮釋這種感受,並且用你提到的《楚門的世界》《謊言的誕生》作為對照: 1. 哲學性虛擬論:柏拉圖的洞穴寓言 / 模擬宇宙理論 詮釋方式:你所感知的世界
2025/05/05
這個問題非常有趣,也涉及哲學、心理學、宗教、科技等多個層面。「覺得世界是虛擬的」其實不只是一種妄想,也可能是深刻的思辨。我們可以從幾種不同的角度來詮釋這種感受,並且用你提到的《楚門的世界》《謊言的誕生》作為對照: 1. 哲學性虛擬論:柏拉圖的洞穴寓言 / 模擬宇宙理論 詮釋方式:你所感知的世界
2025/05/05
這種現象的背後其實可能涉及多層心理與生理的因素,並不單純只是「胡說八道」,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來理解: 1. 記憶與認知功能的自然衰退 隨著年齡增長,大腦處理速度、短期記憶和語言組織能力會逐漸下降。這使得他們在回憶事件、表達邏輯時,可能不夠精準或混淆時序,導致聽起來荒唐或矛盾。 例如:明明是兩
2025/05/05
這種現象的背後其實可能涉及多層心理與生理的因素,並不單純只是「胡說八道」,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來理解: 1. 記憶與認知功能的自然衰退 隨著年齡增長,大腦處理速度、短期記憶和語言組織能力會逐漸下降。這使得他們在回憶事件、表達邏輯時,可能不夠精準或混淆時序,導致聽起來荒唐或矛盾。 例如:明明是兩
2025/05/05
會對找工作沒有自信,通常與以下幾個心理與現實因素有關: 1. 自我價值感低落 過去如果有過被拒絕、表現不如預期或被否定的經驗,會讓人產生「我不夠好」「我不行」的信念,進而失去嘗試的勇氣。 🧠 心理運作:腦中會預演失敗,甚至還沒行動就已經感到挫折,為了避免再次受傷,就乾脆不去嘗試。 2.
2025/05/05
會對找工作沒有自信,通常與以下幾個心理與現實因素有關: 1. 自我價值感低落 過去如果有過被拒絕、表現不如預期或被否定的經驗,會讓人產生「我不夠好」「我不行」的信念,進而失去嘗試的勇氣。 🧠 心理運作:腦中會預演失敗,甚至還沒行動就已經感到挫折,為了避免再次受傷,就乾脆不去嘗試。 2.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當初真的到明顯的生理反應的焦慮,是從工作上出現的狀況。
Thumbnail
新的月份開始了,今天依舊是不想上班的一天,再加上今天是星期一,平凡的日子好像變得更苦悶了
Thumbnail
新的月份開始了,今天依舊是不想上班的一天,再加上今天是星期一,平凡的日子好像變得更苦悶了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我面對工作焦慮與自我懷疑,感到無法再忍受無熱情的職場。經過一番掙扎,我衝動選擇裸辭,雖然失去收入帶來焦慮,但也讓我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與人生目標。
Thumbnail
在疫情期間,我面對工作焦慮與自我懷疑,感到無法再忍受無熱情的職場。經過一番掙扎,我衝動選擇裸辭,雖然失去收入帶來焦慮,但也讓我重新思考未來的方向與人生目標。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開始工作後,每天都在堅強和發瘋間徘徊。 從我出社會做了第一份工作 就知道 我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討厭工作的人。 尤其我這人又只憑自己喜好做事。 (∩▽∩) 好大心 生活和工作帶給我的無可奈何只能面對、放下;面對、放下。 朋友說我很有抗壓性 我只
Thumbnail
年紀越長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理狀態、狀態,整體上可不可以接受現在的生活步調,我在不斷的去探索自己的「想要」跟「不想要」,釐清後再慢慢放開這社會對這「工作的定義」、「女人得職則」、「應該不應該」的枷鎖,其實不少人,包括我發現我有個問題,就是會因為別人看似成功、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給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Thumbnail
年紀越長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心理狀態、狀態,整體上可不可以接受現在的生活步調,我在不斷的去探索自己的「想要」跟「不想要」,釐清後再慢慢放開這社會對這「工作的定義」、「女人得職則」、「應該不應該」的枷鎖,其實不少人,包括我發現我有個問題,就是會因為別人看似成功、符合社會期待的樣子,給自己不切實際的期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擺脫平庸的生活,勇敢展現真實的自我,並激發想像力,活出更豐盛的人生。它提供了一些資源,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的道路並實現夢想。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擺脫平庸的生活,勇敢展現真實的自我,並激發想像力,活出更豐盛的人生。它提供了一些資源,幫助讀者找到自己的道路並實現夢想。
Thumbnail
我們把工作定位成什麼?是學習的工具?還是為了交換薪水的工具呢?有很多時候,不難從一個人的工作態度,看出端倪。 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過多的工作,尤其是鎖碎、吃力不討好…更甚者,明明是別人的工作,但怎麼是我要做? 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你的心是不是正在「為什麼是我」的胡同裡打轉呢?
Thumbnail
我們把工作定位成什麼?是學習的工具?還是為了交換薪水的工具呢?有很多時候,不難從一個人的工作態度,看出端倪。 大部份的人都不喜歡過多的工作,尤其是鎖碎、吃力不討好…更甚者,明明是別人的工作,但怎麼是我要做? 遇到這種事的時候,你的心是不是正在「為什麼是我」的胡同裡打轉呢?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每天早上醒來,對於生活是充滿期待、好奇,抑或是百無聊賴、無可奈何地面對呢? 我自己知道,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雖然可以換得溫飽與必要的收入,卻遠遠不能讓我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身而為人,我認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過生活,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但現實是我們有底氣嗎?
Thumbnail
不知道大家每天早上醒來,對於生活是充滿期待、好奇,抑或是百無聊賴、無可奈何地面對呢? 我自己知道,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雖然可以換得溫飽與必要的收入,卻遠遠不能讓我隨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身而為人,我認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過生活,才是最難能可貴的。 但現實是我們有底氣嗎?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