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雯最近常在深夜滑手機時,突然停下手,心裡浮出一句話:
她並不算失敗,甚至看起來過得不錯。工作穩定,主管信任,專案也完成得可圈可點。但她愈來愈常感到空虛,每天睜開眼就像按下了任務清單的開始鍵,一個一個完成,卻從來沒問過自己:「我做這些,是因為我願意,還是因為我必須?」「我好像一直在走路,但不知道自己到底往哪裡去。」
這不是沒方向,而是沒有「自己的方向」。
這種焦慮,其實很多人都有。努力不代表你就有成長,往前不代表你走對了方向。想要走得踏實,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要做什麼」,而是更清楚「為什麼做、為了誰做、要往哪裡去」。
這時,一套能幫助你釐清狀態、選擇方向、發揮優勢的成長導航系統,就變得非常重要。

🔄 GPRS 四方針:你的未來導航儀
就像開車需要 GPS 導航,我們也需要在複雜多變的人生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坐標系統。
GPRS 四方針就是這樣一套簡單卻有力的成長地圖:
- G – Growth(成長挑戰)
- P – Positioning(自我定位)
- R – Relationship(信任關係)
- S – Strength(天賦發揮)
它們不會告訴你該去哪裡,而是幫助你找到「你想去哪」,並且一步步走得更清楚、更穩定。
1️⃣ G 成長挑戰|不是拚命,而是願意前進
小雯一直以來都習慣接受困難任務,因為她以為「有挑戰才算有價值」。但越是這樣,她越容易感到疲憊甚至麻木。後來,她開始學著問自己:「我願不願意接這個挑戰?它是我想靠近的未來嗎?」
她發現,真正推動人前進的,不是壓力,而是期待感。
✔️給自己的提問:
- 我最近的挑戰,是我真心想要的嗎?
- 它讓我有成就感,還是只是撐過一個任務?
2️⃣ P 自我定位|找回「我為什麼而做」
曾經,小雯把自己看成團隊裡的「萬能補位者」——哪裡缺人她補哪裡,誰沒做她接手。但她也常常覺得自己像個背景人物,努力卻沒人記得她是誰。
直到她開始反思:「除了把事情做好,我想被看見的是什麼?」
她開始釐清:我不只是好用,我也有主張、有想成為的樣子。
✔️給自己的提問:
- 我現在的角色,是我選擇的,還是被期待的?
- 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而不是只是做好什麼事?
3️⃣ R 信任關係|別再一個人撐所有事
有段時間,小雯總覺得自己不能示弱。工作再累、再委屈,她也只是笑笑說「沒事啦」。
但後來她發現:真正的強大,不是什麼都不說,而是敢在值得的人面前說出真實。
當她開始說出自己的需求、困難與情緒,關係慢慢發生變化。有人開始主動協助她,有人重新理解她,也有些原本的誤解,得以被釐清。
✔️給自己的提問:
- 我是否給別人了解我的機會?
- 我有沒有主動經營那些支持我的人脈?
4️⃣ S 天賦發揮|做得順、做得好、做得開心
在一次專案中,小雯被臨時拉去幫忙設計簡報。她原本覺得只是「順手支援」,沒想到呈現大獲好評。她這才驚覺,自己其實在圖像設計與故事構圖上特別有感覺。
天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光圈,而是你在「做起來特別有感」的那些時刻裡,一點一滴累積的痕跡。
讓它有舞台,它才會發光。
✔️給自己的提問:
- 有哪些任務,讓我做起來特別順、特別自然?
- 我的強項,正在哪裡被浪費?又可以在哪裡被看見?
🧭 真正的導航來自你自己的選擇
GPRS 四方針不會替你決定未來,但它會陪你問對問題、看見新的可能。
每一次挑戰背後的原因、每一個角色的選擇、每一段關係的修復、每一個強項的點亮——這些都不是外界能定義的,是你自己,一步步選擇出來的。
所以與其害怕迷路,不如相信:
當你知道自己在哪裡,未來就不再只是未知;它,是你可以靠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