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只要維持一個行為二十一天,大腦就會記住一個習慣。」
我時常在想,要維持一個行為是很不簡單,若要持續一個行為那麼久,就能歸類為一種堅持了吧!那麼,大腦要記住這麼多個習慣,對於我這種腦容量有限的人類,或許稱得上自我突破。

說起來,發現自己的習慣也不少。
一篇三年打不完的散文,一本四年還在寫的日記,一隻戴了十年的錶,幾封十三年前收到的信,那位離開十五年的兒時玩伴,一連串日常行為、一個收藏和一份想念,好多、好多都成為另類的習慣。
習慣記住、習慣思念和習慣遺忘,都是一種習慣。
因為臉盲記不住所有經過自己生命的人的面容,但記得住每個和自己友好或曾經親近的人的生日;因為學不會斷捨離,總是時不時想念過去好或壞的回憶;因為依賴時間漸漸模糊記憶,但仍舊辦不到忘記,也是我身上最脆弱的東西。
「大腦的儲存空間相當有限,能儲存卻未必能順利提取,想刪除不見得可全然捨棄。」

為什麼我們記得的,總是悲傷難過多過開心喜悅?好像每一次,我都是拋出問題,其實沒有答案的那一個。
會不會其實只是快樂相對短暫,而在無形之中潛藏並化作我們身上的一部分;而傷心卻是在無形之中漫長停留,潛移默化之中被我們無數次自動提起。
記得那天,友人向我提起,他看見另一半的相機裡頭,有著他不熟悉的面孔,原來又是一段「關於過去」說不完的故事。
即便後來他內心有著難以形容的複雜感受,但他從未向伴侶提起過,因為他知道、也曉得,那是他過去曾經美好的回憶。
是啊,我認同也理解這位朋友。
「沒有人會想把曾經美好的事物,輕易從生命中抹去。」

也許很多時候,可以不用做出特定行為,你就能習慣它們的存在,就像習慣接受一樣。習慣就是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