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線上家庭支持講座,過來人分享戒毒成功經驗

林芯瑩-avatar-img
發佈於戒毒過來人的故事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持續推動「家庭支持計畫」,透過舉辦線上課程,觸及許多身邊有毒癮、酒癮成員的家屬,以及相關教育與社福工作者。根據過往回饋,最令家屬感到困擾的問題是:「毒癮或酒癮是不是沒救了?成癮的家人會不會一輩子就這樣下去?」


對此,身為戒毒成功過來人、現任秘書長的陳勝吉表示,他完全理解家屬陪伴成癮者時心力交瘁、甚至對未來失去希望的心情。但他強調:「毒癮、酒癮問題絕對不是無法處理的,只要家屬願意多方嘗試,找到最合適的戒毒管道,不要放棄希望,才能真正幫助家中的成員站起來。」


陳勝吉回憶自己的經歷時說,他從國中開始接觸毒品,之後陷入安非他命、海洛因成癮,甚至多次因吸毒痛苦想要結束生命。當時社會普遍認為「碰了安、4號(海洛因)就沒救了」,連他自己也深信如此。


然而,在姐姐的陪伴與支持下,他進入那可拿戒毒中心接受完整技術課程,才真正戒除毒癮,至今將近20年。他強調:「我親身體驗過,毒癮是有辦法處理的,被毒品、酒精危害的人生是可以扭轉的。」


疫情爆發前,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曾舉辦實體家庭支持講座,幫助許多家屬正確理解毒癮問題,也有學員回家後分享資訊,間接幫助了其他家庭。隨著疫情轉變,機構改採線上講座形式,直到現在仍維持線上模式,讓更多人能跨越場地與距離的限制參加,也能免去身份暴露的顧慮。


今年 10 月 5 日,機構將舉辦線上家庭支持講座【向毒說不,脫癮而出】,主題聚焦於協助家屬正確認識毒品,建立正確的觀念,並學習以理解和陪伴的心態,與成癮者一起面對難題。講座特別邀請戒毒成功過來人、正在戒毒的學員,或曾陪伴成員走過戒癮歷程的家屬,現身分享第一手的經驗。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表示,毒癮問題不僅影響當事人,也影響整個家庭。唯有家屬願意理解並行動,才能讓專業戒毒技術發揮最大效果,幫助成癮者重返正軌,讓家庭重獲希望。


有意了解或報名的家屬與社會大眾,皆可透過戒毒諮詢專線洽詢:05-6625500 / 0921-506599 陳專員。來電內容將全程保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
1會員
120內容數
我們是一個全程住宿式的毒品藥物和酒精戒除重建計畫,能有效地協助成癮者身心癮的問題。 由舍監與職員24小時輪班管理,完全阻絕毒品與酒精。並為每位學員量身打造排汗計畫,配合飲食、運動與桑拿,協助身體恢復健康。
2025/09/18
許多毒癮者以為自己能靠意志力控制毒癮,選擇在家自行停藥,卻往往因戒斷症狀難以承受而失敗。反覆嘗試卻屢屢失敗,不僅讓成癮者對自己失去信心,也使家人逐漸喪失信任與耐心。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長期幫助成癮者,發現許多毒癮者或家屬的共同困境:有人因對自己失望而放棄戒毒
Thumbnail
2025/09/18
許多毒癮者以為自己能靠意志力控制毒癮,選擇在家自行停藥,卻往往因戒斷症狀難以承受而失敗。反覆嘗試卻屢屢失敗,不僅讓成癮者對自己失去信心,也使家人逐漸喪失信任與耐心。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長期幫助成癮者,發現許多毒癮者或家屬的共同困境:有人因對自己失望而放棄戒毒
Thumbnail
2025/09/14
近年來,K他命濫用現象在台灣持續升高,吸毒人口不斷攀升。K他命被列為第三級毒品,目前處罰以行政裁罰為主,一旦查獲,通常僅能處以六到八小時毒品危害講習,以及二到五萬元罰鍰。對於藥頭與成癮者而言,這樣的處罰幾乎沒有嚇阻作用。
Thumbnail
2025/09/14
近年來,K他命濫用現象在台灣持續升高,吸毒人口不斷攀升。K他命被列為第三級毒品,目前處罰以行政裁罰為主,一旦查獲,通常僅能處以六到八小時毒品危害講習,以及二到五萬元罰鍰。對於藥頭與成癮者而言,這樣的處罰幾乎沒有嚇阻作用。
Thumbnail
2025/09/11
當父母懷疑孩子可能吸毒時,往往陷入兩難:一方面擔心孩子,另一方面又苦於沒有確切證據,直接質問卻只得到否認與爭吵。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執行長林芯瑩,擁有超過20年的戒毒輔導經驗,她提醒家長:「不要把焦點放在逼迫孩子承認是否吸毒。」原因很簡單,吸毒的孩子會竭盡全力隱瞞事實,否認、說謊、甚至...
Thumbnail
2025/09/11
當父母懷疑孩子可能吸毒時,往往陷入兩難:一方面擔心孩子,另一方面又苦於沒有確切證據,直接質問卻只得到否認與爭吵。那可拿雲林戒毒機構執行長林芯瑩,擁有超過20年的戒毒輔導經驗,她提醒家長:「不要把焦點放在逼迫孩子承認是否吸毒。」原因很簡單,吸毒的孩子會竭盡全力隱瞞事實,否認、說謊、甚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最近在英國的心理治療界有個議題:有許多被成年子女疏遠的父母,認為是在心理治療國過程中,心理師間接、直接引導子女跟父母疏遠、甚至不再往來。
Thumbnail
最近在英國的心理治療界有個議題:有許多被成年子女疏遠的父母,認為是在心理治療國過程中,心理師間接、直接引導子女跟父母疏遠、甚至不再往來。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照顧者的文章,重點有關精神疾病照顧者的挑戰和需求。作者廖福源分享了他對照顧者議題的看法以及推動去汙名的想法。文章中提到了照顧者的困境,以及如何在社會中創造理解和支持的環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照顧者的文章,重點有關精神疾病照顧者的挑戰和需求。作者廖福源分享了他對照顧者議題的看法以及推動去汙名的想法。文章中提到了照顧者的困境,以及如何在社會中創造理解和支持的環境。
Thumbnail
《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以一名曾經從事心理相關工作的教授為主要敘述視角,與一萬名罪犯及非行少年互動的過程也貫穿整個大綱,讓讀者能夠換位思考,理解他們為甚麼會走向這條不歸路的完整動機,以及深入探討這些「無藥可救」罪犯的殘破世界。  藉由數篇章節,我們也可以透過作者改編及重組的
Thumbnail
《你說的話,對孩子是心靈雞湯,還是心靈毒藥》以一名曾經從事心理相關工作的教授為主要敘述視角,與一萬名罪犯及非行少年互動的過程也貫穿整個大綱,讓讀者能夠換位思考,理解他們為甚麼會走向這條不歸路的完整動機,以及深入探討這些「無藥可救」罪犯的殘破世界。  藉由數篇章節,我們也可以透過作者改編及重組的
Thumbnail
為人父母的我們很需要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尋求伙伴與資源、建立支持系統。與其他大人連結,能夠給你支持、鼓勵、滋養和力量,幫助你保持冷靜,彼此陪伴、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為人父母的我們很需要擴大自己的生活圈,尋求伙伴與資源、建立支持系統。與其他大人連結,能夠給你支持、鼓勵、滋養和力量,幫助你保持冷靜,彼此陪伴、學習與成長。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家庭Q&A」的臉書社團,希望用心理學觀點的精要答覆給提出問題的人。完全免費。
Thumbnail
「家庭Q&A」的臉書社團,希望用心理學觀點的精要答覆給提出問題的人。完全免費。
Thumbnail
祝福那些還躲在家庭角落的孩子,希望他們有天能夠真正撫平內心的傷痛,品嘗到家庭生活的美好。 和你記憶裡的父母和解,是覺醒的第一步,也是通往生命無憂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祝福那些還躲在家庭角落的孩子,希望他們有天能夠真正撫平內心的傷痛,品嘗到家庭生活的美好。 和你記憶裡的父母和解,是覺醒的第一步,也是通往生命無憂的必經之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