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苦難就是苦難(中)──《無神世界的人生意義》大要2019A7

更新於 2020/03/21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演化上,樂觀、悲觀各有優點。一個人多樂觀,是先天和後天的交互結果,不完全是自主的。現代社會不但宣揚樂觀,甚至把苦難當成祝福,這樣的正向熱是錯誤的。個人成長是受難人從經驗裡獲得的,而不是苦難本身預設的目的,何況不是每一個受難人都成長。盲目無稽的樂觀還會延誤病情,延誤臨終的角色。

4.2 正向熱

我們「尋見」苦難的意義,有時候是一大安慰,就像Anna一樣。其次,的確有許多人因為經歷苦難而成長,而開展出新的人生;但是因而把苦難偽裝成祝福就是自欺欺人了。
(病苦)
積極的人生觀有好處,時下的正向熱就不一定了。以乳癌為例,正向派認為根本不是問題,不是困擾,不但有意義,而且是禮物,是祝福!癌症叫人覺醒,「癌症是你真正的人生的門票。癌症是你活出人生使命的護照。」
首先,個人成長是病人從經驗裡獲得的,而不是癌症本身預定的目的。癌症來的時候,並不保證病人會有好的結果,許多病人也的確到死沒有好的結果。盲目宣揚正向,往往叫某些病人失望、自責,怪自己不夠振作,為什麼不像其他人那樣樂觀。盧亦思就有一個這樣的病人,因自責而越發憂鬱,幾乎要自殺。
其次,醫學的研究顯示,樂觀心理對癌症的影響非常有限,起碼沒有強到足以可靠地測量。減少憂慮有益精神健康,卻不太能定生死。一味叫人正向,只會叫某些人為自己的憂慮而憂慮。
演化上,憂慮的人也有用處,他們比較敏感、謹慎,也較能同感;所以一大群人裡總有人樂觀些,有人憂慮些。一個人有多樂觀,多有韌性,是先天與後天因素互動的結果,不是忽然得了癌症,就可以一下子從大腦工具箱拿出樂觀、韌性來的1。他的憂慮也許是性格的一部分,是他之所以為他的特質。韌性差可能是天生的,也可能受早年的人生經驗影響,以致長大後在情感上軟弱些。有時候,根本是苦難太大,無法承受。
按:正向派把樂觀當成完全是「願不願」的問題。
無稽的樂觀還會延誤病情。Michelle是虔誠的天主教徒,29歲,積極自信。她得了乳癌,認為是天主的試煉,只要信靠上帝就沒事了。不願意接受有種種副作用的化療,反而信任所謂全人醫療(holistic medicine),等她轉介到盧亦思那裡,惡性腫瘤已經轉移到肺部。她差不多等於自殺。另一方面,不切實際地寄望現代醫療,往往帶來無效醫療,不但壞了病人的生活品質,也剝奪了病人「好死」的機會。
另一個延誤的是臨終的角色(dying role)。末期病人可能因而無法處理身後事,無法反省人生,無法分享回憶,無法傳下智慧,無法跟親友致意、道別,更無法確認他們好不好。
按:我在一篇名為〈參加馬來西亞吉隆坡『安寧療護:哀傷輔導工作坊』出國報告書〉裡看到一個感人的實例,醫護人員協助病人完成臨終的角色:「病患有時看似不合理的執著與心願,其背後隱藏著個案的價值認知,若能多加瞭解也許就能透過其他方式來使個案達到平安。例如:一位病患提及若兒子不生小孩,則死不瞑目,家屬為此深感困擾,深入了解後得知,病患堅持的原因在於想為孫子取名,以示傳承。工作者為病患準備了毛筆及紅紙,並錄下想對子孫輩說的叮嚀,完成後,病患很快地離世,家屬也得到了一份意外禮物,讓心願不是成了一份為難或遺憾。」(翁益強、張嘉芳、劉萱(2011))醫、病、家屬,三贏。
埃倫賴希(Barbara Ehrenreich)用自己的經驗來批評正向熱:
我得了乳癌……沒有更漂亮、沒有更強壯、沒有更有女人味、沒有更有靈性。如果你要把乳癌叫做「禮物」,我的收穫就是切膚之痛,領教到美式文化裡那種意識形態的力量,……鼓勵我們否定事實,快樂地順服災禍,要怪就怪自己的命運。
按:除了癌症,罕見疾病也常常成為「化了妝的祝福」,像有些家長稱罕病兒為「上帝派來的天使」。我不想責怪這些難能可貴的父母,更沒有資格批評他們。但是事實不能歪曲,觀念必須澄清。 #就算罕病兒為自己、為家人,甚至為社會帶來三分美好的結果,那也是用十分、百分的血淚換來的,何苦呢?何況「天使」來時,並不保證你的血淚一定換得到什麼。那些經不起的家庭,聽到「天使」「祝福」云云,又是何等沉重,情何以堪呢? #人類是演化的產物,基因的突變卻是盲目的,有些突變適應生存,有些突變不利生存。人類今天相對強健的身體、高等的智能,是以幾百萬年來無數「失敗」變異換來的;那些被天擇淘汰的變異,包括罕病,等於代我們付出了演化的代價。既然是這樣,罕病兒的照顧就不只是家長的私事,而是所有正常人共同的責任。 #與其痛苦地找尋罕病的意義,不如面對現實,面對自然,承認罕病是隨機的變異,沒有目的、沒有意義,心裡反而更自在。常人也可以捫心自問:你要那樣的「祝福」,還是要「沒有化妝」的平凡的健康?與其歪曲事實,把苦難偽裝成祝福,不如老老實實地承認苦難,反而更能珍惜稀鬆平常、健康簡單的生活。

引用文獻

Seligman. 1990. 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 NY: Vintage, 2006. 學習樂觀,樂觀學習 / 洪蘭譯. 台北:遠流,2009.
翁益強、張嘉芳、劉萱. 2011. 參加馬來西亞吉隆坡『安寧療護:哀傷輔導工作坊』出國報告書. https://report.nat.gov.tw/ReportFront/PageSystem/reportFileDownload/C10100191/001
1樂觀的後天因素裡,關鍵是母親的教養方式。長大後要再來學習樂觀,難一些,還是可以的。參Seligman(1990)。塞利格曼是受過嚴格訓練的實驗心理學家,正向心理學之父,跟流俗的正向派不可相提並論。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2會員
55內容數
讀書記精選國外探討宗教的優秀著作,尤其雅俗共賞而還沒有中譯的,加以評介。作者大都學有專精,包括哲學家、生物學家、社會學家、精神科醫生等等,各從自己的專業來看宗教信仰。讀者不論信不信,都能得到啟發。讀書記先分篇撮述大要,然後是讀後記,包括局外人的評論、補充、相關著作、電影、網站的介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局外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壞事發生,就像任何事一樣。苦難有目的、有意義的想法好壞參半:可以叫人得安慰,也可以叫人更痛苦。苦難是基督教教義上的死結。
道德是湧現的現象──道德基於本能、情感,受理性的形塑,是演化的產物,而演化由歷時而變的環境所塑造。時空變了,生物所重視的東西也變了。文化上的演化往往走在前頭,跟生物上的演化矛盾。
心智活動基於生理上的神經系統,並不妨礙我們有意識地斟酌,理性地思考。自由意志是個程度問題。生物的演化讓人類有追求目的、意義的行為,也有道德;文化的演化讓目的、意義更遠大,讓道德更崇高。複雜的生物有複雜的本能,情感驅動種種動機,賦予不同事物、行為不同的價值、重要性,引導生物做「該」做的事。
生物,不論有沒有意識,都有演化而來的求生機制和本能──關心自己的生存。而高等的社會動物的演化更進一步──關心彼此。探討目的、道德的自然基礎,等於探討非物質的現象(價值)怎樣由物質自然地湧現。宇宙既不關心萬物,我們有什麼現實的根據來期望人類互相關心呢?
科學對宇宙萬物的起源,不但已經有辦法研究,而且有持之有據、言之成理的解釋了。而從科學的發現可見,宇宙沒有內在的目的、沒有內在的意義。生物才有目的,高等的生物才有有意識的目的。大腦是複雜適應系統,意識是湧現現象。
萬事都有目的、意義,冥冥中有「天意」,是人類共有的錯覺。因為大腦演化而來的認知模式,例如找模式、找蓄意者等,實用而不一定正確,叫我們錯得自然而然,錯得一相情願,即使知道了真相,也不願意相信。
壞事發生,就像任何事一樣。苦難有目的、有意義的想法好壞參半:可以叫人得安慰,也可以叫人更痛苦。苦難是基督教教義上的死結。
道德是湧現的現象──道德基於本能、情感,受理性的形塑,是演化的產物,而演化由歷時而變的環境所塑造。時空變了,生物所重視的東西也變了。文化上的演化往往走在前頭,跟生物上的演化矛盾。
心智活動基於生理上的神經系統,並不妨礙我們有意識地斟酌,理性地思考。自由意志是個程度問題。生物的演化讓人類有追求目的、意義的行為,也有道德;文化的演化讓目的、意義更遠大,讓道德更崇高。複雜的生物有複雜的本能,情感驅動種種動機,賦予不同事物、行為不同的價值、重要性,引導生物做「該」做的事。
生物,不論有沒有意識,都有演化而來的求生機制和本能──關心自己的生存。而高等的社會動物的演化更進一步──關心彼此。探討目的、道德的自然基礎,等於探討非物質的現象(價值)怎樣由物質自然地湧現。宇宙既不關心萬物,我們有什麼現實的根據來期望人類互相關心呢?
科學對宇宙萬物的起源,不但已經有辦法研究,而且有持之有據、言之成理的解釋了。而從科學的發現可見,宇宙沒有內在的目的、沒有內在的意義。生物才有目的,高等的生物才有有意識的目的。大腦是複雜適應系統,意識是湧現現象。
萬事都有目的、意義,冥冥中有「天意」,是人類共有的錯覺。因為大腦演化而來的認知模式,例如找模式、找蓄意者等,實用而不一定正確,叫我們錯得自然而然,錯得一相情願,即使知道了真相,也不願意相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抗癌少了一種武器,即使有良藥預後也很差! 每當有名人罹癌,會有很多媒體記者詢問有關癌症,醫生要如何處理? 從來沒有人問過癌症患者,自己要如何面對現實問題? 今天整理一下,癌症患者的態度問題,決定了預後的問題!
有時候,生命給我們的考驗會讓我們感到迷茫和無助。也許是一次意外的疾病,一段關係的破裂,或是職業生涯的突變,這些轉折點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然而,正是在這些艱難時刻,我們能夠真正了解自己,找到生命的意義。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位年輕人在生命的巔峰時突然被診斷出癌症。他的世界瞬間崩塌,未來變得一片灰暗
Thumbnail
二次大戰後,因為抗生素的發明與廣泛使用,讓病菌感染得以控制,才有各種醫療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百歲人生已不再是奢求的夢想。但是高齡帶給我們是享受多重人生的恩寵?還是纏綿病榻求死不得的天譴?這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新課題。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著迷自己的病症,以至於將它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論如何也不願放手。 你說這怎麼可能?疾病為我帶來痛苦,我恨不得擺脫它。但事實是,疾病也可能成為我們的舒適圈,我們可以在其中扮演受害者自憐自艾,也可以藉由它享受他人的同情與關照。
Thumbnail
▓乳癌   我學花精諮詢時,老師說:「得乳癌的人是不愛自己。」   我開始注意周圍認識的女性親友得到乳癌的人,真的耶!都是十分熱心,犠牲頁獻,服務別人的人,服務別人是好事,也是一直在宣揚的,只是太過於服務別人、為他人費心費力的話,就會疏於照顧自己。得到乳癌是在提醒她本人,要好好照顧自己。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生命當中最重大的轉折:自身罹患淋巴癌的無措、治療、康復後的重生; 以及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的生疏、慌亂、家人間逐漸形成的默契 既是一場災難 也是審視人生的契機 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在於以病人視角描述所有心理、外在的感受 我們真的很難同理病人說不出口的掙扎與不適 除非自己落入相同的處境當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癌症倖存者對於魏德聖導演的新作《BIG-讓孩子拯救世界》的觀後感。文章中提到了電影的主題以及對於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作者從癌友的身份和作為一位母親的角度出發,分享了自己的觀影體驗,以及在病房的生活和對治療的感受。整篇文章情感豐富,充滿正能量。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抗癌少了一種武器,即使有良藥預後也很差! 每當有名人罹癌,會有很多媒體記者詢問有關癌症,醫生要如何處理? 從來沒有人問過癌症患者,自己要如何面對現實問題? 今天整理一下,癌症患者的態度問題,決定了預後的問題!
有時候,生命給我們的考驗會讓我們感到迷茫和無助。也許是一次意外的疾病,一段關係的破裂,或是職業生涯的突變,這些轉折點讓我們感到無所適從。然而,正是在這些艱難時刻,我們能夠真正了解自己,找到生命的意義。 我曾經聽過一個故事,一位年輕人在生命的巔峰時突然被診斷出癌症。他的世界瞬間崩塌,未來變得一片灰暗
Thumbnail
二次大戰後,因為抗生素的發明與廣泛使用,讓病菌感染得以控制,才有各種醫療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類的平均壽命不斷延長,百歲人生已不再是奢求的夢想。但是高齡帶給我們是享受多重人生的恩寵?還是纏綿病榻求死不得的天譴?這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的新課題。    
Thumbnail
#人生的轉機(癌症的身心自療法) #羅倫斯李山博士 #王季慶 #許添盛 #梁瑞安 #賽斯 書中提到:大多數的人,在癌症出現之前,都有「失去希望」的經驗,不相信自己能過令人滿足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也就是讓我們清晨歡喜起床、夜晚歡喜入眠、熱情期待每一天以及未來的那種意義。[無望感]
作者分享了自己對癌症的體悟,並希望能給予有類似遭遇的人一些鼓舞與安慰。文章講述了父親與自己罹患癌症的經歷,以及在治療過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身體上的挑戰。最後,分享了自己透過非主流療法和內在探索使傷口癒合的經歷。這篇文章強調了對身心靈健康的關注和平衡,並希望能為醫癌者帶來一些正面的啟發。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過於著迷自己的病症,以至於將它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不論如何也不願放手。 你說這怎麼可能?疾病為我帶來痛苦,我恨不得擺脫它。但事實是,疾病也可能成為我們的舒適圈,我們可以在其中扮演受害者自憐自艾,也可以藉由它享受他人的同情與關照。
Thumbnail
▓乳癌   我學花精諮詢時,老師說:「得乳癌的人是不愛自己。」   我開始注意周圍認識的女性親友得到乳癌的人,真的耶!都是十分熱心,犠牲頁獻,服務別人的人,服務別人是好事,也是一直在宣揚的,只是太過於服務別人、為他人費心費力的話,就會疏於照顧自己。得到乳癌是在提醒她本人,要好好照顧自己。
Thumbnail
作者透過此書分享生命當中最重大的轉折:自身罹患淋巴癌的無措、治療、康復後的重生; 以及母親確診阿茲海默症的生疏、慌亂、家人間逐漸形成的默契 既是一場災難 也是審視人生的契機 這本書可貴的地方在於以病人視角描述所有心理、外在的感受 我們真的很難同理病人說不出口的掙扎與不適 除非自己落入相同的處境當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位癌症倖存者對於魏德聖導演的新作《BIG-讓孩子拯救世界》的觀後感。文章中提到了電影的主題以及對於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作者從癌友的身份和作為一位母親的角度出發,分享了自己的觀影體驗,以及在病房的生活和對治療的感受。整篇文章情感豐富,充滿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