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中學有次默書零分,平時都處於90至100分的,原因不是偷懶沒溫習,其實一樣都有勤力,只是背默漏了一句,這句都超過20字的,所以每個字扣5分就這樣扣盡為0了。我當時當然不開心,亦會有自責,盡量確保這情況不出現。
這是求學階段被訓練出來的一種習慣,是的會很重視問題,但伴隨羞恥心、罪疚感:會問究竟是否自己還不夠勤力?是否還有點懶散?看似是檢討,但真正的檢討是多方面的,例如那次默書零分,可能是睡眠不足造成記憶有點遜,又可能只是因為我是人,不是電腦,有出現疏漏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然而羞恥心所掀起的情緒,就是要千方百計「引證」是自己有罪,在思考過程中卻無提供讓自己下次做更好的建議,而是腦海中透過擔憂、提高警覺性、指令命令下次不準再犯。結果當然沒取得實質的進步,而是愈做愈差,愈多失敗經歷帶來愈多挫敗感和失去自信心,認為自己不只這方面差還有其他方面,形塑了「習得無助」、「我沒有用」、「這沒可能了」的心態。為了不再「挫敗」,那就不要接觸未掌握的事情,尤其是學習新事物。
由催促自己,到習得無助而不願接受新事物,開始進入第二個惡性循環:「逃避雖可恥但有用」,「有用」在於挫敗感好像消失了,尤其過了求學階段,在上班以外的領域可以選擇逃避什麼甚至依賴什麼,但當不學習新事物,避過失敗同時也錯過看到進步和建立成就的機會,對於身邊仍擁有的,就更死咬不放,害怕有朝失去了就不能生存。不過,社會環境是常變的,你始終有日得面對生活上的各種難題,那種挫敗感會比當初所面對的更大。
那些缺點是否真的缺點,挫敗是否真的挫敗?
所謂缺點、挫敗可以是主觀詮釋出來的結果,然後經過「自我應驗預言」而來。例如我考得不好,可以總結為我學習能力不好,所以學什麼都不會好,之後這「結論」得出來的信念,又導致接下來的不理想表達,最後「確認」了真的沒學習天份。
- 真正的自我檢討在於詳細分析,而非無論如何都先是自己的錯:我可不可以不就那次成績而下結論?但不評價自己好像有點難,不過可否再想多點,究竟有沒有其他因素所致?只是剛好考不好?睡眠不足?太緊張?別人或環境阻礙了自己?除催谷自己,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或者只需要睡多點,明天再嘗試,效果就自然好?
- 是否還堅持「一試定生死」的思維來評估自己?今天零分是否等於以後的零?能不能專注於更多練習,一段時間後才去看成效?不是看每次是否高分,而是看趨勢:看我整體而言有沒有進步。你會看到分數就是高低起伏不定,但再重返零分的機會已愈來愈少。
透過上述的思考,去接納自己的一切,開始不再介意、害怕再失敗,而是輕鬆面對新事物和更多練習。不會再因太緊張而阻礙進步的機會。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