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們在附近的公園玩,跳跳糖一如往常的衝來衝去,想要跑去攀爬架玩,正當他差不多要衝到攀爬架的瞬間,一個大他約莫一歲的小姐姐,迅雷不及掩耳的衝向跳跳糖,然後從背面揮手打了跳跳糖一下。
可能因為女孩的年紀小,兩個小孩都在奔跑中,所以小姐姐並沒有很用力地打到跳跳糖,比較像是揮到一下,也可能是跳跳糖從小沒被打過,還不知道那是什麼,跳跳糖一副完全沒發現剛剛發生過什麼事,一臉愉悅繼續往他的目標前進。
小姐姐的媽媽和我,都目睹這一幕,小姐姐的媽媽立刻把小姐姐抓住,嚴厲地說:「不可以打人!」我聽到小姐姐正在說什麼,但沒有聽得很清楚,就蹲下問她說:「怎麼了?」小姐姐立刻像找到救兵的樣子,急呼呼地說:「他插隊!不可以插隊!」小姐姐的媽媽也聽到了,焦急的回應說:「這是公園,所有玩具都是大家的,弟弟也可以玩!而且你剛剛已經跑走了,根本沒有在玩這個!」小姐姐完全沒有買單媽媽說的,於是我就問他:「弟弟插隊沒有讓你先嗎?」她點點頭,說:「我剛剛先到這裡,我先玩的,他跑來就直接玩,沒有排隊。」我回應說:「嗯嗯,我知道了,弟弟沒看到你先在玩這個,就衝過來玩,你不開心,不過,下次,你可以跟弟弟說,他要排隊,不用打他,也不能打他唷!」小姐姐似乎聽懂也接受這個回應,就又跑開去玩了。
我站起來,繼續看著這件事的另一個主角,若無其事的玩耍著。
小姐姐的媽媽看到自己的小孩,無緣無故地打了別人的小孩,我相信她當下一定嚇壞了!沒有什麼事比眼前看到自己的孩子欺負、霸凌、施暴其他小孩,還來得更讓父母驚恐的事了,這彷彿是立刻將她貼上了:『沒在教小孩的家長』標籤,似乎孩子一次的偏差行為,就完全抹滅了父母辛勞教養的努力!
我完全理解她的心情,我也沒有任何意圖要加重他的驚恐。然而我相信,孩子做什麼事都有他自己的理由,很少會有小孩為了想要打人而打人,保護我的孩子不受到暴力的威脅是很重要的事的同時,我同樣希望我的孩子,遇到突發不能理解的狀況,能試著理解別人的動機,未來更有機會避免遇到暴力的威脅。
因為這兩個信念,我特別想知道為什麼小姐姐會突然暴衝打跳跳糖,我很高興我做了對的選擇,當下蹲下來聽聽對方的說法,不論在成年人的世界裡,遊樂園是屬於大家的、遊樂器材誰都可以使用、都離開這個器材了怎麼能說別人插隊,這一切都是在成年人的世界裡合理而已,在孩子的世界裡,他們有他們特別的規矩、遊戲方式、認知世界的方式,而這些通常都與成年人的常識和直覺有出入,所以他們常常不小心,就做出令我們不能接受的舉動。
因為理解孩子的世界是如此的異於成年人,當爸爸媽媽、或是其他長輩,用成年人的角度出發,說之以理給孩子聽時,很多時候會多少有種挫折感,而這件事情的根本解決之道,不是期許孩子理解成年人世界的運作模式,而是心無成見、蹲下來、試著用孩子的視角理解這件事情的始末,再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同理、理解他之後,才能告訴他你建議的方式,或是你認為是不可改變的原則。
遇到公園裡打人的孩子,第一要務當然是確認自己的孩子有沒有事,第二,打人絕對不可以,但是或許他有什麼原因,理解一下,不是認同他可以打人,而是藉由妳的願意理解,有機會讓這個孩子下次不會用打人的方式與世界溝通;同時也讓你的孩子有機會理解,世界上有這麼多不同的人、想著不同的事,他或許有機會在下一次的行動時,多放進別人的觀點,避免掉不必要的衝突。
分享一下我不認同體罰的原因,任何形式的體罰,是在用身教的方式,告訴孩子:
- 因為我比你有力、所以你要聽我的;
- 因為我認為你錯了,所以你要被我體罰。
這兩種訊息,很容易被孩子學會,當孩子成為比較有力的人時,他也會比較容易訴諸「肢體力氣」讓別人遵守他的方式;或是當別人做出他不認同的事情時,他就以為自己有責任用體罰的方式逞罰別人,讓別人理解這個行為是不能被他接受的。
不論爸媽認為自己在執行體罰是多麽的合理,孩子也一樣,會用他們認為合理的方式,執行體罰別人的行為!
至於有沒有從來沒有被體罰過的孩子,卻會打人呢?
這當然也有!跳跳糖從來沒被打過,但是他有時候生氣的時候會打我。
每次遇到這種時候,我都很平靜地把他的手捉住,告訴他:「不能打別人,你很生氣的時候,可以打枕頭。」然後我會拿枕頭給他打。最近,跳跳糖在生氣的時候,會自己說:「可以打枕頭。」
孩子因為不懂事而犯錯時,父母需要引導和提供一些合理的替代方案,單純跟他說你不能這麼生氣,或是你不能隨便打人,不是錯的教養,只是可惜了一點,可惜了沒有協助孩子找到處理自己情緒的方法。
另外、面對年紀愈小的孩子,成年人提供說明的內容愈短愈好,小小腦袋吸收有限,不需要長篇大道理說明,有一個建議公式可以參考自己是不是說太多:孩子幾歲就不能講理超過幾分鐘,例如跳跳糖現在兩歲,我要唸他不能打人,就不能講超過兩分鐘。
有些時候,孩子很本能地做了一些暴力的舉動,例如:拉其他小孩的頭髮,這不一定是他在霸凌別人,很多時候是從來沒有人教導他,如何正確地與其他人互動,怎麼溫和地引起他人的注意。父母的示範這時候就更加重要,我一直希望跳跳糖不是小狗小貓恐懼的對象,所以在外面遇到主人說可以摸的小狗,我會先示範輕輕摸,一邊說「輕輕、輕輕、輕輕摸」,一邊動作;我不會拉著兒子的手去輕輕摸狗,因為要摸或是不摸是跳跳糖自己的選擇,但我會示範,並且在他伸出手摸狗狗的時候,繼續提醒他「輕輕、輕輕、輕輕摸」,同時如果他貌似要下手太重,我就立刻制止他,當他做得很好時,我也讓他知道這樣的摸法是正確的。
小孩們一起玩耍的時候也是一樣,成年人可以在很近的地方觀察,如果孩子對彼此的肢體動作有比較用力的時候,大人要立即制止介入,例如A在拉B的頭髮,大人立即制止,用大人的手在A的頭髮上輕輕摸,告訴他別人的頭髮要輕輕摸,同時也可以拿一個洋娃娃給他,告訴A,想要扯頭髮時,可以扯洋娃娃的頭髮,但不可以扯別人的頭髮。在我長期示範下,前幾天第一次遇到朋友家八個月大的寶寶,跳跳糖也用非常溫柔的方式,「輕輕、輕輕、輕輕摸」著寶寶的頭。
大人絕對不可以用力拉A的頭髮,希望他能夠理解頭髮被拉很痛而不去拉別人頭髮,這種成年人以為孩子能理解的「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教法」,孩子會接受到的訊息是:「天啊!他拉我頭髮!好可怕!」孩子面對挫折先是直覺性的反應,就事情本身,這是個恐怖的痛感,要隨著年紀增長、漸漸成熟之後,才會出現推理和同理心,所以這種「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教法」,很少有成功的機會。
我對暴力行為是完全不能接受,不論是大人打小孩,小孩打大人,小孩打小孩,大人打大人,這都是錯的!孩子最容易被引導和塑形的,我們成年人應該要努力用創意(因為大人跟小孩的邏輯真的差很多,需要大人的創意),去帶領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最後,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一家好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