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曙光待在臺北那幾年,是戰後臺灣文學昌盛之時。除了文學之外,戲劇的發展也不可小覷,期待透過舞台搬演,讓更多民眾了解社會現實與自身處境。在省立師範學院當中有外省學生組成的戲劇之友社搬演話劇,臺灣學生也組成「臺語戲劇社」,戲劇皆以臺語對話為主,曾在學校大禮堂演出《天未亮》,由社長蔡德本改寫中國劇作家曹禺作品《日出》,並於幾日後舉辦座談會進行討論。
學生們不僅鑽研戲劇表演,也常在「橋」副刊發表戲劇評論。後來便有社員提議另行自製刊物,《龍安文藝》因此誕生。林曙光擔任主編,邀稿龍瑛宗、謝冰瑩等人,亦同時幫忙籌措出刊費用。
《龍安文藝》原定4月2日出版,印刷完成後有同學先從出版社倉庫帶了一些回學校,然而,過幾天便因四六事件的爆發,眾人不願招來麻煩,因此各自蒐羅全數燒毀。原以為雜誌已全被銷毀,無法再看到《龍安文藝》的面世。經過五十多年,有幸在2002年重新找到,後來在《文學台灣》雜誌46期重刊。
《龍安文藝》中的詩作、文章為作家如龍瑛宗、林亨泰等人發表的第一份中文作品。刊物封面是雕塑家楊英風所製。
1949年4月6日,四六事件爆發。
肇因於十七天前師院與臺大兩位學生單車雙載,在兒玉町(今臺北古亭區)遭派出所警員認定違規上前取締,最後兩位學生被拘押回警局。兩校數百名學生得知後,罷課聚眾包圍警局,聲援同學。這場抗爭綿延多日,學生們在3月29日青年節這天更在臺大舉辦營火晚會,來自各地的學生加入聲援,使得這場學生運動的規模與組織更加擴大。
由於二二八事件後,對政府處置失當而失望的學生們相繼加入左翼團體,陳儀政府擔心左派學生趁機鬧大此事,原先預要誘捕該次學運中的學生領袖,消息不甚走漏,因而決定電訊警備總部派員鎮壓。海象就是這樣,說變就變,戒備與惶然縈繞不去。
初九的月,斜掛在天。凌晨,軍警夜襲包圍台大、師院宿舍,逮捕數十名學生。尚在睡夢中的學生既驚嚇又憤怒,有的來不及抵抗遭到扣押,有的堅決拒捕與警察拉扯、有的趕緊趁亂逃出宿舍。月光照著混亂狼藉的宿舍,扭打聲、喘息聲、喲呼聲直至天明,才稍停息。「橋」副刊主編歌雷及作家楊逵也在此時遭拘捕。省政府電令師院即日停課,要求所有學生重新登記學籍,並開始整頓學風。
民國38年4月20日《公論報》刊登「四六事件」後警備總部的逮捕結果。
林曙光復學後約一個月。1949年5月20日,政府宣布戒嚴。
特務無所不在,密切監控學生的行為與思想,無法再輕易信任身邊同學,恐怕講了不該講的話,隔日就被抓走。四周顧望,臨近的船皆與自己保持一段距離,無人可親近,也無話能說。學期將結束,林曙光察覺同學黃昆彬突然消失不再來上課,感覺怪異;又因母親重病,因此他放棄僅剩一年就可以畢業的師院學籍,南下回到高雄。
然而特務仍掌握林曙光的行蹤,在家門附近監視著,一日夜裡還找上門來搜索。機警的他便帶著幼弟前往前金大姨家避難。在那之後,林曙光在鄉間低調生活,從事淡水養殖漁業。日後,他寫就的文史書籍,包含許多水文、地理、養殖的記錄,也許與這段生活經驗有關。
***
1964年爆發霍亂大流行,因霍亂傳染途徑為受到汙染的水或糞便,還有未經烹煮的海鮮,因此養殖漁業大受影響,損失慘重。林曙光因而透過父親介紹,到三信高商(今三信家商)任職。
林曙光不僅兼任國文老師、也擔任董事長林瓊瑤的秘書及文膽,策畫處理林瓊瑤競選國民大會代表之事。1971年,林瓊瑤在林曙光以及作家陳冠學的力促之下,成立「三信出版社」,當時稱得上是高雄第一間具規模的出版社。他們秉持只問作品內容、水準,不問銷量的理想,出版他們認為可以推薦給大眾閱讀的書籍。孤單的船夫找到更大的船,感覺可以出航做更多的事了。
他們以「印刷廠養出版社」的方式,將印刷廠的營收轉給出版社作為營運經費。當時,三信出版社陸續出版葉石濤、李喬、鍾肇政等人的書籍,也發行叢書系列。林曙光曾寫過一封信給作家葉石濤,信中除問候作家之外,也會報告出版狀況,最後以「只要吾兄推介,本社自當不計盈虧,願為作家們效勞」透露林曙光一心為臺灣本土作家爭取出版可能的心意。
高雄鹽埕區曾有一間「大舞台戲院」,其多方經營包括大舞台書苑及大舞台出版社。其中大舞台出版社發行人是政治人物郭國基的兒子郭拔山,林曙光擔任編務負責人。原本成立目的是出版郭國基的傳記、言論集,後來也出版外國文學的翻譯作品。
此時林曙光與日後成為春暉出版社社長的詩人陳坤崙結識,帶他一同參與、訪問高雄政界或文壇人士等事務,也交辦他大舞台出版社的出版編輯工作,奠定往後陳坤崙自行成立出版社的基礎。
為臺灣本土作家出版書籍的同時,林曙光也騎著摩托車在高雄各處進行田野調查,蒐集在地文史資料,曾被稱為「高雄地方史的活字典」。1970年代末期,《民眾日報》主編鍾肇政與《西子灣副刊》編輯鄭春鴻也相繼邀請林曙光撰寫專欄,主題與高雄鄉土民俗、軼事有關。
1980年詩人陳坤崙成立春暉出版社,隔年印製發行《文學界》雜誌,亦邀請林曙光撰寫專欄。後來林曙光在凱旋路平交道與小火車發生車禍,導致腿腳不便,便較少出外蒐集素材。這時他受陳社長之邀,一面休養一面將他腦袋裡的故事寫出來,從叱吒高雄一方的人物評述到在地民俗、諺語、傳說等,逐步出版「鄉土學叢刊」系列。這艘見過許多風雨的船,也許已經可以靠岸,在岸上回顧著昔日與浪潮拚搏的往事。
1987年7月15日,臺灣、澎湖地區解嚴。一時之間,報刊言論雜誌如雨後竹林中的筍子般破土而出。我們離自由又更進一步。封印在記憶深處那些戰後初期的記憶,正在慢慢地鬆動、掙扎──存活下來的人已不多,原來還有機會再重現記憶中美好又哀傷的事物啊,林曙光因而在《文學台灣》持續寫著這些人與故事。
2000年林曙光逝世。文壇朋友們撰文悼念他──作家葉石濤說「林曙光是一個歷史學家,又是一個有敏銳感覺的文學家。」《西子灣副刊》鄭春鴻先生說「我總覺得曙光先生並沒有真的走了,只要我一豎起耳朵,就可以聽到他宏亮的說話聲。」
雖然我們再也無法聽到林曙光的聲音,然而透過他在《文學界》、《文學台灣》的專欄文字,描繪戰後初期臺灣文學文壇的樣貌,讀者也彷彿一同在老臺北的街道穿梭,與他一同相識雷石榆、歌雷、蔡德本、龍瑛宗、呂赫若、楊逵等作家。
打狗的「鄉土學叢刊」系列則呈現高雄昔日樣貌與風采。林曙光穿梭於鹽埕、前金一帶,甚或後勁、紅毛港,以眼睛觀察、蒐集資料,聆聽耆老分享記憶,比照今昔差異。他的文字彷彿有聲,在我們行走在高雄街道時,會在耳邊響起一位說故事的人絮絮叨叨地說著眼前之景的前世今生。
參考資料
[1]徐亞湘,〈戰後初期中國劇作在臺演出實踐探悉〉,《戲劇研究》,第12期,2013年7月,頁131。
[2]重刊《龍安文藝》,並由社長蔡德本撰寫〈《龍安文藝》終於找到了〉一文。《文學台灣》,第46期,2003,夏季號,頁174-251。
[4]謝一麟、陳坤毅,《海埔十七番地:高雄大舞台戲院》,高雄市政府文化局,2012年10月。
[5]葉石濤,〈高雄地方史的活字典──林曙光〉,《葉石濤全集9.隨筆集4》,頁257-260。
作家記事
林曙光(1926-2000),高雄鹽埕人。曾為記者、評述者、出版者、地方文史工作者。事實上,林曙光只是他的筆名,他的本名為林身長。他的生活足跡距離文學館很近。其實很難真正從一篇文章找到林曙光成長的過程。有關他的生命經歷,多是在他記述其他事物時,作為補充敘述或背景提要時出現,因此我們在不同文章抓出蛛絲馬跡,找到線索。
展覽資訊
說故事的人──林曙光與其消失的_____
展覽日期|即日起-111.06.30
實體展覽地點|高雄文學館2F高雄文學典藏圖書室(高雄市前金區民生二路39號)
展覽特派員/高雄文學館典藏專員_Y編
潘憶玉,高雄人。曾為獨立書店店員,現為高雄文學館典藏專員,喜歡研究器材設備、蒐集文學的小道消息,還有可愛小東西。以不正經的態度誤讀文學,生產多面詮釋,滿足腦內小劇場是個人興趣。正在高雄文學館尋找文學的地方想像,找到更多說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