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插畫集║ 教學與創作的反思,於框架中探尋自由的可能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從事教學的經歷,顛覆了過往我渴望抗逆的體制結構、不斷逃避的心態問題,使我重新釋義了學習及創作的內核,也修復了那些我在成長過程中留下的傷痕。
阻礙我們前行的,是外在的環境限制?還是內在的自我綑綁?
求學階段我並非是個好學生,體內的叛逆因子讓我的成長路途算不上正派,一路在碰撞與教訓中步步茁壯。這樣桀驁不馴的我,竟然走入教學體制,成為老師,大概是命運對我開過最諷刺的玩笑。

教學的掙扎,放手是自由或自毀

在教學初期,我天真的認為美術應該沒有限制與框架,期望他們在創作中「自由的成長」。結果,不僅學生對課程吸收狀況不佳,創作的過程也令孩子備感挫折。我的學生大部分是學齡期與學齡前的孩童,繪畫這種成人眼中簡易的行動,實則綜合了表達力、想像力,還必須訓練手眼腦的協調,對他們無非是項挑戰。
處於發展期的孩子,往往還沒建構出清晰的表達力,也尚未具備將所知轉化的能力;就算心中積澱滿滿的情緒、感知、想法,也不知道要透過什麼方法來傳達。無論是面對陌生的工具,觀察寬闊世界的各種形體,以及將所想所見給重新描繪詮釋,這一切的體驗,並不是輕易的。無拘無束的創作,對他們而言並非自由,倒像是將他們棄於荒野自生自滅。
我們需要準備,才能摒棄準備的一切。我們需要架構,也才能摒棄架構的一切。 ──彼得·布魯克
框架並非僅是限制,也作為內在感知的寄居地,讓我們的想像得以攀爬生長。
直到累積越多教學經歷,逐步的對教案調整,我慢慢領略美術教學是一種「 漸進式」的視野拓展。從媒材與工具的特性,色彩的疊加變化,繪製最基礎的線條變化,再延伸到幾何形組合,觀察與臨摹的練習,這些看似阻擋想像力的圍牆,卻是讓學生攀附的支架,使那些無以名狀的內在想像得以寄居,直到揉合生命經驗的片段,甚至踩碎框架的限制,才催生出他們心中的畫面。

難以逃脫的自我牢籠

在課堂中我見過許多學生的成長,有的能在收獲進步中感受喜悅,有的則享受揮灑想像力的過程,其中也有陷於框架迷失的孩子。對著畫紙默默啜泣始終不肯動筆,或憤怒的塗黑原先畫好的部分,甚至撕毀自己的創作。他們並非刻意製造混亂,而是創作的瓶頸令他不知如何是好,只能藉由消極的行為來表達這種無助。
明明熱愛一件事物,卻又透過逃避、毀壞、延遲抗拒它,這種矛盾的心態在旁人看來毫無邏輯,卻為深陷自我否定的人們提供某種暫時性的安全感。
選擇性的自虐式成長,是自由意志的展現?還是被功利主義操控的奴隸?
最難打破的便是人們加諸於自身的枷鎖。填鴨式教育的環境下,我們往往被培養了單一的模範標準,將考卷上「非黑即白」的準則套用於人生的許多面向;成敗、優劣、輸贏這些二分法的對立詞彙,便盤踞於我們審視自我的單位。這種思維的迷人之處在於這種評判中,以一種無形的加冕,讓我們相信自己無比獨特。一旦受到了它的蠱惑,無盡的「競逐」油然而生。
康德提出的「自由即自律」在競逐功名的現代,更被奉為進步的真理。「變成更好的人」彷彿是某種魔咒,讓我們保持源源的動力,伴隨著自我譴責、自我否定,逼迫我們前行;小心翼翼的踩在世俗定義「好」的框架,堅信著自己還未達標準,一切仍有進步的空間。我們放大身上每道瑕疵,看到的總是殘缺不完美,這種「苛責」既是助力也是阻力,推動我們往前的同時,亦使我們加倍恐懼失敗,深怕一點失誤便是萬劫不復。
我曾有過這樣的時期,將自己封閉於創作中,不斷犧牲更多的時間與娛樂,期望兌換成長。然而,我深深畏懼著框架中的審判標準,也害怕在限制中無法交出漂亮的成果;不斷塗改掉顏料的足跡,銷毀每一張繪製的心血,我期望著進步,又不願接納失敗的可能,深陷「實踐」與「摧毀」中掙扎,並在過程中自我耗損。

走出框架的可能

直到走入教學,那道割裂我心頭的創痛才有了癒合的機會。
教學是一項重新辯證思維的過程。為了將所知授予他人,要重新解構知識的脈絡,將做法行為一一驗證,不再是以第一人稱視角去面對事物,必須跳脫慣常的觀點,仔細觀察這份認知與行動。從它的形塑到演變,如何欣賞與學習,這份學識又為何值得被傳衍;教的同時也在學,學習靜下來去觀察,學習接納不同角度的觀點,也學習框架的意義,與跳脫的可能。
探詢內在及外在的邊界,理解框架的極限與侷限,也許我們才能找到逃脫的出口。
「我這樣畫是對的嗎?」
「畫畫沒有對或錯,只要是你想畫的,都是可以的啊。」
這是在課堂中偶爾會穿插的對話。這些對自己的創作有所猶疑、對於進步緩慢而挫折、對於達不到心中目標而沮喪的學生,都讓我看見自己曾經的傷口。美術課程的互動中,我能分享歷史上藝術家們的經典作品,能引導各種媒材的創作形式,但從不是我單方面的遞出標準答案,每一次的創作仍是他們探詢、創造回答的過程。我能做的,是盡可能提供越多的視野角度,讓他們明白永遠有更多美的可能。
藝術家需要足夠的時間思索、修改、探究各種方向、做出改變、奠定基礎。你必須建立起工作常規,必須能夠讓自己驚奇,而且最重要的是要犯錯誤。如果你是畫家,那麼你很幸運,因為繪畫包容這一切。──布里奇特·萊利
陪伴他們面對成長的情緒波折與瓶頸關卡,我也像回到過往,理清盤纏的心結,修復每道傷口。看著他們在一次次的嘗試中,更貼近心中的聲音、肯定自己的進步,我才明白創作的意義不是「完美的成品」、不是「更高的成就」,教學的重點也不是賦予「學會」,珍貴的從來都是片段的經歷,在堆疊的養成中,更辨析出自己內在的聲音,更了解自己前行的理由。
思辨插畫集《自由加鎖》
框架的存在,令我們得以寄託、攀爬、生長,亦令我們著迷深陷;可是框架中定型的成功模板、既定的模範標準,是否真正契合我們?又或者,我們是在磨難中使自己砌成框架的形狀?
這些問題的探究也許是漫長的荊棘之路,但唯有不斷地開拓自己的視野,同時挖掘內在的疆域,在探索嘗試與認識自我中,我們才有踩碎框架的可能,並於碎裂中生出自己的翅膀,得以展翅翱翔。

✨🪐✨✨
如果喜歡我的作品,歡迎以愛心與拍手5下作為鼓勵。你的支持能讓這間房間持續產出更多的圖文創作,謝謝你!
124會員
16內容數
  我始終是個多慮的人,喜歡自尋煩惱,並沉浸在問題中琢磨省思;主題含括生命價值、人性慾望、自由意志、心理創傷……等內容。思辨插畫集,便是透過繪畫創作的轉化,將這些問題以超現實的畫面詮釋,嘗試為這些問題做出思考答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房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等待的狀態,像是生活被按了暫停鍵。不管今日行程多緊湊、無關你的性情是急躁抑或嚴謹,等待就這樣悄然降臨,在你精心的安排中挖出一個空檔,要你緩下步伐。
  你以為你能擺脫它的糾纏。你穿梭於社交活動與社群軟體,並伸腳探入一圈又一圈的群體,你試圖被劃分入內,找尋共鳴或存在感;感覺棲身於群體中,就能躲避掉某些東西。但每當寂靜的深夜降臨、手機無新訊息提示,甚至即便你身處喧鬧的聚會中,它仍如影隨形的閃現,也許你不曾擺脫掉它。
  望著垃圾桶裡那具苟延的軀體,想起稍早,眾人還圍繞著將牠寵溺,這場乏人出席的喪禮,更顯得淒涼。最近一篇關於寵物盲盒的報導,讓我憶起這件小學時的黃金鼠憾事。
等待的狀態,像是生活被按了暫停鍵。不管今日行程多緊湊、無關你的性情是急躁抑或嚴謹,等待就這樣悄然降臨,在你精心的安排中挖出一個空檔,要你緩下步伐。
  你以為你能擺脫它的糾纏。你穿梭於社交活動與社群軟體,並伸腳探入一圈又一圈的群體,你試圖被劃分入內,找尋共鳴或存在感;感覺棲身於群體中,就能躲避掉某些東西。但每當寂靜的深夜降臨、手機無新訊息提示,甚至即便你身處喧鬧的聚會中,它仍如影隨形的閃現,也許你不曾擺脫掉它。
  望著垃圾桶裡那具苟延的軀體,想起稍早,眾人還圍繞著將牠寵溺,這場乏人出席的喪禮,更顯得淒涼。最近一篇關於寵物盲盒的報導,讓我憶起這件小學時的黃金鼠憾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龍德上師播客「生死思辨」Podcast,節目內容為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珍貴法義教授,為求生淨土必修的重要教法之一!
Thumbnail
前文說到有人願意投資「經濟思辨教育」是件好事,可是小編偶爾還是會緊張,達不成老闆期待怎麼辦呢???   從哲學、心理學連回經濟學:改變看待世界的方法 先跳回來解釋國峰怎麼思考。 哲學讀著讀著,國峰讀到心理學巨作《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 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是心理學教
Thumbnail
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第2版) Critical Thinking: 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 介紹如何形成批判性思維以及在生活上的實用原則
Thumbnail
馬克‧吐溫曾說:「當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站在一邊,你就應該停下來反思一下。」群眾共同從事的行為,不代表一定是理智上正確的,保有獨立思考的思辨力,才能安全自保。在AI這個大趨勢下,當機器可能只會根據數據和算法做出判斷時,人類的思辨能力和獨特的見解就成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中最有價值的武器。
Thumbnail
細數職場中的不公平,從薪資報酬、任務分配、升遷制度到考核獎勵,會發現不公平根本無所不在,更別說那些讓人申訴無門的暗箭中傷...
Thumbnail
回想起過往求學生活,幾乎都是在強記的地獄中度過,除了培養良好的語文基礎及基本的邏輯觀念之外,似乎沒有在記憶裡留下太多知識,反而是靠著自身的興趣而養成的閱讀習慣為我帶來了許多思想的翻轉與衝擊。 我的思辨啟蒙來自於父親,從小他就灌輸我們教科書上的內容有許多都是洗腦式的愛國思想,也掩飾了許多刻意不讓人民知
Thumbnail
要如何評估觀眾的體驗?這是個難題。觀眾走進來,參與了多少、學習了多少?當離開之後,又會記得多少?當然可以透過博物館的觀眾調查,但我現在希望大家能先問問自己:在生命當中,有什麼是令你難忘的經驗?
Thumbnail
家教日文。這天的學生卻特別不想上課(不是第一次上課)。 待他情緒稍微釋放後(就是在家裡漫遊),又自己回到了座位。 我說:「好啦,你不想上日文我們就先不要上了,我們來『講故事』吧!」
Thumbnail
看到有如法國大考的哲學性題目時,往往會羨慕這樣的考法更著重思維訓練的深度。這時候,不如回歸到我們對教育本質的思索,本篇綜合閱讀《思辨是我們的義務:那些瑞典老師教我的事》後,對照台灣教育得到的啟發。
Thumbnail
#至少週更的行銷筆記 #粉絲層級 ▍某一個平台這幾個月會一直改版!(我沒有說誰喔 )在2021品牌經營社群平台要如何變現? 當然第一個老問題依然是: #粉絲數真的是越多越好嗎?當然,在廣告、媒體業,粉絲越多當然越好!但品牌企業的經營方針上更要注意 #粉絲背後所代表的價值意義 就像是黑社會一樣,每個堂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龍德上師播客「生死思辨」Podcast,節目內容為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珍貴法義教授,為求生淨土必修的重要教法之一!
Thumbnail
前文說到有人願意投資「經濟思辨教育」是件好事,可是小編偶爾還是會緊張,達不成老闆期待怎麼辦呢???   從哲學、心理學連回經濟學:改變看待世界的方法 先跳回來解釋國峰怎麼思考。 哲學讀著讀著,國峰讀到心理學巨作《快思慢想》。作者丹尼爾. 康納曼 (Daniel Kahneman) 是心理學教
Thumbnail
思辨與立場: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批判性思維工具(第2版) Critical Thinking: Tools for Taking Charge of Your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Life 介紹如何形成批判性思維以及在生活上的實用原則
Thumbnail
馬克‧吐溫曾說:「當你發現自己和大多數人站在一邊,你就應該停下來反思一下。」群眾共同從事的行為,不代表一定是理智上正確的,保有獨立思考的思辨力,才能安全自保。在AI這個大趨勢下,當機器可能只會根據數據和算法做出判斷時,人類的思辨能力和獨特的見解就成了我們在這個世界中最有價值的武器。
Thumbnail
細數職場中的不公平,從薪資報酬、任務分配、升遷制度到考核獎勵,會發現不公平根本無所不在,更別說那些讓人申訴無門的暗箭中傷...
Thumbnail
回想起過往求學生活,幾乎都是在強記的地獄中度過,除了培養良好的語文基礎及基本的邏輯觀念之外,似乎沒有在記憶裡留下太多知識,反而是靠著自身的興趣而養成的閱讀習慣為我帶來了許多思想的翻轉與衝擊。 我的思辨啟蒙來自於父親,從小他就灌輸我們教科書上的內容有許多都是洗腦式的愛國思想,也掩飾了許多刻意不讓人民知
Thumbnail
要如何評估觀眾的體驗?這是個難題。觀眾走進來,參與了多少、學習了多少?當離開之後,又會記得多少?當然可以透過博物館的觀眾調查,但我現在希望大家能先問問自己:在生命當中,有什麼是令你難忘的經驗?
Thumbnail
家教日文。這天的學生卻特別不想上課(不是第一次上課)。 待他情緒稍微釋放後(就是在家裡漫遊),又自己回到了座位。 我說:「好啦,你不想上日文我們就先不要上了,我們來『講故事』吧!」
Thumbnail
看到有如法國大考的哲學性題目時,往往會羨慕這樣的考法更著重思維訓練的深度。這時候,不如回歸到我們對教育本質的思索,本篇綜合閱讀《思辨是我們的義務:那些瑞典老師教我的事》後,對照台灣教育得到的啟發。
Thumbnail
#至少週更的行銷筆記 #粉絲層級 ▍某一個平台這幾個月會一直改版!(我沒有說誰喔 )在2021品牌經營社群平台要如何變現? 當然第一個老問題依然是: #粉絲數真的是越多越好嗎?當然,在廣告、媒體業,粉絲越多當然越好!但品牌企業的經營方針上更要注意 #粉絲背後所代表的價值意義 就像是黑社會一樣,每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