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申請大學時節,經常遇到家長說:「我小孩有一些經驗呀,就是比較懶散,文筆不好所以比較吃虧啦。」下一句冷不防就會接著:「老師你可不可以幫他寫?」
每一次,我拒絕的理由都是,這不是文筆的問題。
如果沒有經過本人撰寫,再多「美化」也只是徒勞,包裝漂亮的空心球,那麼多比賽、社團、學習經歷之於一個人的意義是什麼,別人怎麼有辦法推測呢?文詞字句、編排或呈現方式或許能稍微加工,但意義還是只有本人說得出來。一份好的備審資料在於「串連」工作──這些經歷的次序如何影響你?它們在你的學習歷程扮演什麼角色?這些資料就如同我們的生命經歷,看似繁複,卻也一脈相承,甚至於「岔路」可能也有意義,只是你得解讀那些密語。
開始寫之前,先做功課
針對校系找資料
儘管申請時間急迫,先別急著開始寫,做功課查資料才是最重要的部分。對於想申請的學校與科系,得有基本理解,才知道要往哪個方向進行。每間校系的審查重點都不一樣,請先列出簡章上他們在意的項目、網站上的資訊等,進行分析,為自己訂定每一間準備方向,包含該校系的特色、科系的強項與較少發展的方向等。寫作時,針對特色與差異做調整,假如某間學校特色是實作,自傳也許就需要多呈現對此的經歷,甚至如果自己的專長既符合方向,又能為科系帶來新的刺激,就很有機會被錄取。大量查資料是為了幫助自己訂出準備該校系時需要呈現的主軸,以利後續寫作。
歷程一脈相承
關於自己的每一筆資料,包含期間的經歷、比賽、社團或其他自主學習、學習歷程等,需要「一脈相承」地篩選出可用的資料,將它們「串連」起來,結合到寫作目標──提出「我」是怎樣的人、為什麼適合這個校系。
這個過程從學習歷程檔案就開始了,除了上傳固定件數之外,這些檔案也是自傳中會提到的作品或經歷。針對要申請的科系,哪些歷程是可用的?這是一定要放進去第一類。接著,有些經歷與科系未必正相關,但依然能佐證個人特質或生命歷程,就是可能用上的第二類,比如從小學籃球,即便不是用於申請體育校系,也可以用來說明個人特質,或學習到的團隊調整能力等。為校系做的功課會幫助你篩選資料。關於用不到的第三類資訊,請大膽放棄,也許有些資料在第一間學校用得到,卻不適用於第二間學校。寫作時,不要過度生硬地去解讀每件事,我曾看過學生把退出球隊的經歷硬生生扣連到這麼做是因為英文成績下滑,所以要努力讀英文,這樣就有些矯枉過正了。
「失敗」經驗也可以是一種探索。某場比賽失利或者因為發現自己不適合而退出社團的經驗並非不能用,如果能同步呈現出你對自己的重新理解也很好。同理,某份做得未臻完美卻絕對與科系相關的學習歷程,依然是可以使用的,你可以提出當時為什麼沒有想到可以怎麼做、從這份不夠好的作業中學習到了什麼,教授會在意你的邏輯能力,比起滴水不漏,真誠地呈現學習歷程會讓人更了解你。
自傳怎麼寫?三點串連「我是誰」
透過自傳,交代過去/現在/未來的我,先有家庭與特質等背景資料作為印象基底,接著提及目前求學的經歷如何幫助自己探索,以及未來展望。三者之中,現在這項是寫作重心,好好交代你的特質與學習的關係、做過的探索,由於是申請大學,因此需要聚焦在高中的學習。而關於過去這項,建議多聚焦個人特質,家庭帶過就好,否則花太多篇幅強調父母的愛與啟發,可能削弱自己才是主體。
在寫每一個項目時,三點連成一段是好用技巧。當你想用一段寫個人特質時,列出最重要的三個點,比如愛手作、細心、積極,然後將它們串連成段,寫作過程中也許會把其他比賽或經歷的資料拉進來,輔助說明這個特質。寫作時,對非常重要的經歷詳談,多花篇幅,而有些訊息則可以省略或一行輕輕帶過。
讀書計畫
備審資料包含讀書計畫,它不容易寫好的原因通常是學生對校系的想像與理解太少。寫作自傳時已經展示了對自身的理解與省思,讀書計畫則要更進一步,展現對科系的了解,有系統地為自己規劃學習。
「申請動機」已在自傳裡提過了,這份讀書計畫裡就要有意識地說明將如何在學習上更進一步,也就是「具體來說」怎麼做。透過這份計畫,呈現你為了科系做過功課,一定要具體設定可執行的目標。試著判斷看看,以下哪個例子比較好?
- 許多知名設計師都是從OO校的OO系畢業,將來我也想成為其中之一
- 我從小喜歡繪畫,對於電繪有長期接觸,希望能更進一步,因此OO課程是我想點選的科目。
第二個例子是不是比較具體?讀書計畫的寫作原則如同自傳,需要有脈絡而且具體,最重要的還是「串連」。透過學習歷程與自傳,已呈現出你的個人特質與能力,在讀書計畫裡進一步深化這些印象,同時展示對學習的企圖心。比如自傳裡提到自己拿到烘焙丙檢證照,寫讀書計畫時可以再次提及這件事並進一步說明自己打算如何繼續朝著乙檢努力。
一般來說,讀書計畫有近程、中程、遠程三個階段,代表從現在開始到入學前、就讀時的學習計畫,以及畢業以後的方向,寫作主軸依然是個人特質與對科系的理解。入學前你會做些什麼呢?也許是幫助個人經歷的探索,也讓將來的學習更順利。中程可能會寫到就讀時想修的課、或是社團、活動、交換、雙主修等,重點不在多,而是如何深化自己。至於畢業後的遠程目標,或許在這個階段還不到非常篤定,只要有個大方向即可。這三個部分需要互相扣連,檢核你的近程與中程計畫,是否能與遠程目標銜接上。
所有的規劃,都會圍繞著自己想更深入的方向,透過查找資料,熟悉有哪些課是未來可以修的,為什麼是它們?這些資料可能會吸引教授在面試時詢問,對於這個科系的什麼領域特別有興趣,想要專精或進一步研究的是什麼,如何在大學階段達成它,都是可以思考的問題。
面試大魔王,不離書面資料
所有人都恐慌的面試,其實不過10分鐘左右,能問到多仔細呢?因此,面試的內容依然會依據書面已提過的資訊進一步詢問,多數都會是基本題,包含申請動機、興趣、對科系了解,也可能是針對自傳內容提出希望你做更深入說明的經驗,所以自傳一定要自己親手寫啊!面試時被問到自傳的內容,就是遇到送分題,對方發球給你打,把握機會自信地補充說明,一個人有沒有熱情、對這次申請多認真準備就展現在這裡了。
事前可以做的一個準備是,看著自己的自傳,列出可能被問到的問題並擬答,務必用紙筆寫下來記住。人腦的排列組合能力很強,當你對自己夠熟悉,清楚有哪些是可以強調的經驗,甚至想過哪邊是弱項該怎麼解釋時,即便到現場問題出現變化,也可以朝大致的方向去做回應,把A擬答拉到B問題解釋。萬一真的遇到事先沒想過的問題,臨場反應不來,也別灰心,不會有人因為一題淘汰你。我們在事前都很容易胡思亂想面試場上的千種死法,但會不會遇到超難的問題呢?只能說通常不會,對方也知道你是高中生,不會當場要求你算微積分的。
關於抽籤次序,多少會有影響,一號上場時教授們可能還沒開機完畢,大約到第三個左右最進入狀況,而如果當天面很多人,排在中間的號碼可能精神比較不好,這些都是真的。但我協助過面試工作所以非常清楚,即便同一天看過大量的人,最後回想起每個人的印象都非常鮮明。觀察對象是「人」的時候,記憶都會很敏銳,只要好好準備,就算抽到比較差的次序,教授也不會因此忘記你的。另外,超時還繼續被問或面試時間未滿,未必會直接影響結果,面試時間未滿卻第一名錄取的大有人在,別影響了自信。
備審資料的所有準備,都是就個人特色與校系要求進行發揮,將你的特質、求學背景、學習狀態,與申請的原因串連起來。申請科系的過程不只是單方面地被篩選,同時也是在找適合自己發展能力的地方。因此提及未來展望時,也在回應為什麼學校必需錄取你的問題,或許該科系的方向跟你很合,或是你擁有某項優勢,可以為該科系帶來新刺激……。回應時切中主題,具體、真誠、自然地表述即可,透過自傳書寫的過程,幫助再次確認自己想要什麼、適合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