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書中提到「時間方塊計畫」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分配時間給特定活動,聚焦在完成真正重要的工作。不是投入更多時間,而是投入專注力在當下的任務中,不論是工作還是生活,自然能找到個人化的平衡方式。
本質上,深度工作法就是工作上的時間和專注力管理,而且不該無止境的投入更多時間在工作上,除非那是你的選擇。但你知道,對於職場工作者來說,耗費最多時間與精力在哪裡嗎?
除非你有本事可以不回郵件、不參加會議,只用口頭報告工作進度;否則,我們都很難避免將大量心力投入在這些項目上面。
為了不讓這些耗用更多時間,影響到我們其他的工作時間、甚至是生活,我們都應該學會在有限時間內更好地完成這些工作任務。
裡頭提到的三個觀點,對專業工作者來說相當關鍵。
...
▌觀點一、工匠思維:以產出為中心
相較於激情思維,關注在世界給自己帶來的價值;工匠思維更關注在自己給世界帶來的價值。
工匠思維,意味著要有產品思維;完成比完美重要,即使是服務也要產品化。另一方面,行動比發想更重要,特別是幫助別人的事,因為能創造機會、帶來啟發。
...
▌觀點二、複利效應:職場上的交換與累積
你該累積的職場資本,包括知識、技能與信任。
做好了小事,總會有機會做大事,只怕你做不來;初入職場,你的時間和精力,就是你最不值錢的資本,因為沒經歷、沒視野、沒人脈,所以能交換到的只會是小事。
但任何事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只有到了一個點,才會爆發、被看見。在這之前的累積,是漫長痛苦而且不會有人看見,但是必須的;在這之後,累積的複利效應將會給予巨大的回報。
關鍵在於你相信,才能願意持續的刻意練習。
...
▌觀點三、刻意練習:出類拔萃的必要過程
不只是大量練習,而是獲得針對性的反饋和改善後的大量練習。目的是為了持續拓展自己的能力邊緣,也就是擴大舒適圈。
比起一萬小時的練習,一千小時的淬鍊更有價值,其中的方式與強度是持續提升的,反覆循環「做對的事」與「把事做對」這兩件事。
想成為更厲害的人,時間是資本,不是成本。
...
許多人不願意開始一個目標,是因為他們想要拿到滿分,如果中途發現無法達標(達到滿分)就會放棄、甚至是乾脆不要開始。
這樣的念頭成為了半途而廢或不願嘗試的藉口,只不過我們很少會承認這一點;反映在現實生活中的結果,就是我們一直在訂目標、做計劃。
想想你是不是每年都在訂不同的目標啊?
當你能這麼想時,就不會陷入「要麼完成、要麼失敗」的二分法,而是「多努力一下、就能多完成一點」來持續往目標推進。
書中的概念其實也很簡單
- 接受不完美的比例狀態
- 將目標拆解;如果不行,就給多些時間
- 拆解後的目標,選擇你能完成的重要項目
- 如果想完成,就讓它變得有趣
- 找一個簡單的任務滿足你的完美欲
- 不要害怕完成前的終點線
OKR也是這樣的概念,將目標拆解為更具體的關鍵成果,目標有沒有完成不是核心,關鍵是往目標推進了多少?如何還能再往前一點?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反思一個問題:如果你所做的事情少了些、或是多花了點時間,這個世界就會崩潰嗎?我想不會。你不一定要放棄追求完美,但可以換個念頭,關注一下在未完成的事情中,我們可以獲得什麼?
周末的夜裡,重讀了一本好書,也想起幾本相關聯的書,分享給各位朋友。
劉奕酉|知識型自雇者、暢銷書作者、企業培訓顧問
擅長邏輯思考、數據分析、策略規劃、資訊視覺化與商務簡報,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職場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大型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