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父執輩有個朋友的孩子,是個看起有點害羞、內斂的孩子,因為從小到大每次考試都考第一名,於是身邊的人開始都叫他「第一名」,我也從來不知道他的本名。
記得每次在長輩聚會場合看到「第一名」,他總是不太說話,默默地聽著旁邊的長輩說著「第一名」最近又在哪個考試考了第一名,「第一名」是如何優秀、如何厲害,而「第一名」除了露出害羞的表情外,好像也無法說什麼。一方面是他的「第一名」光環彷彿給了其他在旁邊的孩子一些無形的壓力;另一方面,除了「第一名」外,他似乎也不知道該讓其他人了解他哪些面向。
當孩子們聚在一起打電動時,「第一名」只是默默地在旁邊看,當我們問他要不要一起加入,他也只是搖搖頭,其他孩子們也沒多想,就自己繼續玩自己的。我們沒想到的是,會不會電玩就是第一名不太擅長的東西,所以他寧可不加入比賽,不讓自己有不是第一名的機會。
後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們也很少再聽到「第一名」的消息,也不太確定,他的第一名之路是不是還繼續著?是不是進入了人家口中最好的大學?畢業後到了龍頭企業上班?還是他的人生在之後是否有了什麼樣的變化?
進入職場工作後,有時候會在某些共事的人身上,看到那個第一名的影子,總是自律甚嚴、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可能也連帶要求別人),最早上班、最晚下班,不允許自己在老闆或團隊前面,顯露出一絲絲的脆弱和缺點。當面對一些可能的風險或突發事件時,這些職場上的「第一名」,往往也期盼著自己和團隊可以想出「第一名」的最好方案,也避免讓自己成為不是贏家的窘境。
在「第一名」的世界,除了永遠在這山望向另一座更高的山外,或許更希望的是,另一座更高的山的山頭上還沒有人插旗,而自己可以是那第一個。然而,第一名的世界,某方面來說也是極為平面的視角,想要征服且能排除其他路上的阻礙成為首要任務,任何路上可能發生的預期之外事件,都有可能變成讓第一名心中鈴聲大作的警報也是必須即刻解除的危機。
然而,在攀上更高一座山頭的路上,有各種天候、路況、身體狀態的變因,甚至迷路都是常見的狀況,而如何在這些意外發生時能夠自處與應變,往往是第一名沒有機會學會或沒修完的功課。
職場上的人際關係和工作互動,從來都不是讓「第一名」搶佔光環的地方,而更引人矚目的往往是能帶領出平均接近「第一名」團隊的人。每個職場人的知識、經驗和技能沒有一個是完全相同,而每個人的價值觀更是左右對事物判斷的指南針。
永遠的第一名,往往不知道原來除了自己心中的那個「標準答案」外,有更多的事情是沒有「完美的標準答案」,而只是在眾多選項中追求「最佳化過程」。
「最佳」的定義因人而異,也會因我們所共事的客戶、專案的時程、資源與預算限制等而有所不同;「過程」則是代表了在當中的每一份工作投入與反饋所互動產生的化學變化,沒有「完美」的方案,而是達到當下最「適配」的資源配置與投入,創造出限制內最理想的成果。在這之中,要競爭的從來就不是身邊的人,而是這些人的注意力與願意投入的程度。
在不完美的世界裡,持續追求更趨近美好而非完美的目標,或許是每個人都需要在工作與人生中思考的課題,拋下「第一名」的執念和光環,反而有更多空間和餘裕,在不同時空情境下去扮演「最佳版本」的自己。